北大荒并不荒

东北是个好地方,森林广布沃野千里。老话讲"棒打孢子瓢舀鱼,野鸡落到饭锅里。"说明东北这疙瘩物产的丰富,人烟较稀少。实际上东北地区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是中华民族先民们生息的地方,辽宁省的红山文化把中华文明史向前延长了一千多年。在古籍中对东北有过明确记载《周礼-职方氏》:"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山海经》:“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之国。"

北大荒并不荒

公元前二世纪一公元494年),东北地区出现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扶余国.,前期王城在今天的长春市宽城区小城子村,后期迁到扶余城(农安县)。《后汉书-东夷传》描述了扶余国疆域:"北玄菟北千里,南有高勾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地方千里,本秽陌地也。"扶余国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发达,东汉时期开始向中原王朝进贡,有三万戶,人口约20万。扶余国存在了七百年左右,后来被高勾丽国吞并。

北大荒并不荒

高勾丽国(公元前37年一公元666年)是东北地区出现的第二个地方少数民族政权,西汉建昭一年(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在汉四郡中的玄菟郡高勾丽县建国(辽宁新宾永陵镇南)称高句丽。高勾丽经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到唐高宗李治时被灭掉,立国七百余年。高勾丽疆域东濒日本海,南控汉江流域,西北跨辽水,北抵辉发河,第二松花江流域。首都丸都城后迁到平壤,有军队六十余万。唐朝平定高勾丽后在其故地设安东都护府。

北大荒并不荒

唐朝时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靺鞨分为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两部。康设黑水都督府管辖黑水靺鞨居住地。粟末靺鞨人大祚荣建立大震国(713一926年)唐玄宗加封大祚荣渤海郡王,渤海国是东北地区存在的第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地方政权,设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号称海东盛国。其西部军事经济重镇扶余府有人口五十多万,说明这个时候东北地区人口并不稀少。92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灭渤海国,立东丹国,长子耶律倍为国王。东京道黄龙府(扶余城)统五州(益州,安远州,咸州,清州,雍州)三县(黄龙县,迁民县,永平县)是辽国重要军事经济重镇。

北大荒并不荒

1115年,完彦阿骨打建立金国,定都会宁(阿城南)又迁都黄龙府,置利涉军节度使,对东北地区进行有效管辖。十三世纪蒙人兴起后,东北地区成为蒙古人游牧之地,东北地区成为辽阳行省和岭北行省管辖地。明朝建立以后在东北地区设奴儿干都司和辽东都指挥使,下设卫所。“岁有羡余,数千里阡陌相连,屯堡相望”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富裕地方。

北大荒并不荒

东北北区是扶余,肃慎,东胡,契丹,鲜卑,契丹,高勾丽,靺鞨,蒙古,女真,汉等各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清朝兴起后为保卫"龙兴之地",“参山珠河之利"对东北地区封禁,设柳条边严禁汉人进入东北地区,大量满族人內迁,造成东北地区人烟稀少。十九世纪中期沙俄开始窥伺东北地区,清朝道光皇帝开始逐渐允许东北地区开肯增赋,河北和山东等省农民掀起闯关东高潮,有三千多万人迁入东北地区,使东北地区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

北大荒并不荒
北大荒并不荒
北大荒并不荒
北大荒并不荒
北大荒并不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