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辭後,我用理財收益賺回工資”

裸辭,你想好了嗎?

前兩天,有個網友在微博上的樹洞留言說:“我再也受不了了!我想裸辭。”

看這網友的語氣和頭像,感覺剛工作不久,有一股特有的朝氣和熱血,也同時帶著對自己能力的傲氣和不甘。

什麼是裸辭?我問了一圈身邊的朋友,大概是說:“我有一份工作,但是不想幹了;不過,我還沒找到下家,看情況再說。”

也就是說——赤條條,來去公司無牽掛,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聽著很瀟灑,但我本能想問的是:你房貸還了嗎?算一算你的賬戶,交房租夠嗎?你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交了麼?

可能有人會說:你這人這麼沒勁?現在不是流行說“你的死工資,正在拖垮你”嗎?機會那麼多,賺錢的方式總是有的。

“裸辭後,我用理財收益賺回工資”


你的死工資,正在拖垮你?


賺錢的方式有,但是在哪裡?

“你的死工資,正在拖垮你”——這句話,不知戳中多少人的隱痛,和現代人已經被焦慮折磨得不堪脆弱的那根神經。

可這句話,細細想來,就跟沒了婚姻這座墳墓,愛情就死無葬身之地了一樣;死工資是會拖垮你,但沒有了死工資,你等不及被拖,立馬就會垮。

我認識一個原來在外企做前臺的姑娘叫小麗。她開始覺得,當前臺吃青春飯,沒什麼進步和上升空間,而且每天大部分時間就是坐著無所事事,太蹉跎光陰了;後來同學叫她去出國旅遊,她一衝動,就辭職了。

度過一段無拘無束的日子之後,小麗立馬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首先就是房租,以及日常生活的各種開支;從前有工資的時候還沒感覺,但一旦沒了收入,錢包的縮水,能直接掏空一個人,所有的精氣神。

後來,小麗實在沒辦法,又不願意跟家裡要錢,就想到透支信用卡,拆東牆補西牆,同時不敢好好吃飯,不敢生病。

好在,她最終找到了一份工作,雖然不比上一份好多少,但起碼結束了“噩夢”一般的“空窗期”。

沒工作=沒錢?

我們都不甘心用生命來換錢,更不甘心工作就是為了錢,但錢,又成了我們的緊箍咒,看不見摸不著,平時感覺不到,一旦你“不聽話”,就能立刻讓你生不如死。

我聽過一個建議:辭職前,如果你沒有下家,那起碼要準備18個月的生活費。可如果是坐吃山空,哪怕是36個月也遲早見底。而且,更深一步的問題是:我們如何擁有不工作,也能賺錢的能力呢?

說到底,有錢,才能有說走就走的豪邁;有錢,才有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勇氣。

這個時代,賺錢難也不難。

說不難,是因為賺錢的方式有很多,只要你抓住就能逆襲;說難,是因為很多人不願意嘗試,更不願意相信。

我經常聽到有人說:“我月薪就2500,你讓我怎麼辦?”或者說:“這種說理財賺錢的,還不是因為本來有錢、有資產,呵呵!”

一句“呵呵”,斷送了多少可能性?

理財,不是因為有錢才去理,而是不放棄任何變有錢的機會。

在我看來,金錢,是一個人的經濟命脈,你不去認識錢,掌握錢,而是稀裡糊塗的,想著把錢的希望寄託於別人,這就等於把自己的‘命脈’交給別人,不管這個‘別人’,是發你工資的老闆,是你的父母,還是所謂的‘人生另一半’。

如果你能守住家裡的錢,你就能守住一個家的基石;如果還能讓錢生錢,那麼恭喜你,你絕非“池中之物”,你的未來必定大有可為,即使是裸辭你也能用理財的錢賺回工資。

最好小恆想說的是財富的積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是偶然的事件,一定是日積月累的結果,而這種日積月累,更多的情況下需要人的良好習慣,希望大家都能擁有良好的財商和習慣,今後不為錢所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