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中國第一面的“國旗”,它的產生源於“被迫”!

相信很多讀者看到中國第一面“國旗”竟然是在“被迫”中產生,一定很好奇,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產生的第一面真正意義上的國旗呢。今天小強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我們大中國第一面國旗是什麼情形下產生的。


被稱為中國第一面的“國旗”,它的產生源於“被迫”!

那麼我們中國歷史上第一面“國旗”是什麼旗呢,那就是代表大清朝的——黃龍旗

黃龍旗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面“國旗”,黃龍旗看樣貌也知道它是象徵的皇家權威,黃色一直以來都被皇家推崇。那麼是什麼讓象徵皇家權威的黃龍旗成為“國旗”的,我們都知道這時候的晚清北很多外強所壓迫中,這時候的晚清政府逐步被編入國際體系中,晚清政府為了適應這個國際體系中的禮儀才將黃龍旗作為“國旗”。黃龍旗在成為晚清的“國旗”後,隨著在國際的使用和中國人對“國旗”觀念意思的形成,這使得黃龍旗成為中國名族國家建構中的一個重要的政治符號。

被稱為中國第一面的“國旗”,它的產生源於“被迫”!

隨著西方列強的槍響,清朝閉關鎖國後大門被打開,清政府為了識別中外船艦

才有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面“國旗”黃龍旗的制定。

被稱為中國第一面的“國旗”,它的產生源於“被迫”!

閉關鎖國後的清朝,相繼在兩次鴉片戰爭中敗北,被迫同西方列強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這些條約中清政府被迫開放十多處沿海、沿江通商的口岸,並且條約讓西方列強取得了在這些通商口岸開辦工廠、定居的權利,他們的船艦、商船開始橫行在這些口岸及租界。西方列強的旗幟也隨著這些不平等條約進入中國。

被稱為中國第一面的“國旗”,它的產生源於“被迫”!

這樣的情況之下也帶來了懸掛旗幟的問題,西方列強以清軍沒有懸掛旗幟為由滋事,清政府意識到沒有自己的旗幟可能會讓中外衝突加劇。

862年曾國藩的湘軍水師船艦與英國海軍在漢口江面上發生衝突,結果湘軍水師的船艦被英國海軍燒燬。清政府曾多次向英方理論都無果,英國方面不但不承認,還以湘軍船艦沒有懸掛可供識別的、能辨明所屬國家的旗幟為由,不斷向清政府問責滋事。

被稱為中國第一面的“國旗”,它的產生源於“被迫”!

最終,清政府為平復英國人,只好將與此事相關的湘軍水師官員 “就近訓辦”,以此來息事寧人。

對於此次中英水師的漢口衝突,清政府意識到制定代表清政府旗幟的必要。針對此事,法國公使很快做出反應,並在同年的五月份向總理衙門發出公函,強調在船舶上懸掛能夠標識國別旗幟的重要性,希望清政府也能制定代表清朝的旗幟,避免再有此類衝突發生。法國公使稱:“外國船隻,皆豎立各國旗幟,易於辨認。若有動移其旗幟,即為犯該國之禁,可據理折服”。

被稱為中國第一面的“國旗”,它的產生源於“被迫”!

1888年,李鴻章在同西方列強談判、簽約、通商、互派外交人員等外交活動中,看到西方諸國莊嚴懸掛國旗,而中國卻陷入無旗可掛的尷尬,深感有失“天朝威儀”。於是上奏慈禧太后,提出在外交場合中需要有代表大清國的旗幟,請求頒制國旗。於是奏請慈禧太后,請求頒發一面能夠代表大清朝的旗幟。

慈禧命李鴻章負責設計圖案。經過多方徵集篩選,李鴻章上呈了八卦旗、黃龍旗、麒麟旗、虎豹旗等多種方案,供慈禧太后選定,最後決定採納過郭嵩燾的意見,使用黃龍旗為大清國國旗,並設計為四角龍旗。中國歷史上第一面國旗就這樣誕生了。

被稱為中國第一面的“國旗”,它的產生源於“被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