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给孩子看”VS“说给孩子听”

我一姑妈,有一个小孙子,小明。

常常听到她这么说:“不听话。”

孙子要自己勺子吃饺子,不听话。

孙子要自己走路不愿意背,不听话。

孙子要玩玩具弄得一团糟,不听话。

孙子想下楼找小伙伴玩,怕被欺负。

……

“做给孩子看”VS“说给孩子听”

当她想让孙子做/不做一件事情时,

常常都是用嘴说,希望孙子听话。

而她却忽略了,自己也在用筷子勺子、在走路。

她最大的期望就是:

孙子能静静的看一整天的电视,不折腾。

就这样安静的待在自己的身边。

“做给孩子看”VS“说给孩子听”

现在,小明“听话了”。

去哪里都要奶奶背,可5岁的他越来越重,奶奶都快背不动了。

吃饭的时候,还要一边看电视,一边要奶奶喂。

“做给孩子看”VS“说给孩子听”

小明父母白天都在上班,晚上才回家,原来觉得问题不大。

但小明妈妈还是发现了,5岁了孩子还是这样,显得不太正常。

于是,开始利用晚上的时间引导孩子。有时孩子霸道,她也忍不住把孩子呵斥哭了。另一方面,她跟小明奶奶沟通,有时候说不通,也忍不住数落几句。

但,把孙子宠上天的奶奶,哪里听得进去?不仅如此,还讨厌起小明的妈妈来。但因为小明妈妈是家里的半根顶梁柱,收入比小明爸爸还高。尽管心中不服气,但心里早就生出嫌隙来了。

只能在背后,教导孙子跟自己亲近,不要跟妈妈亲近。只有奶奶才不会打骂他、爱护他、心疼他。

“做给孩子看”VS“说给孩子听”

但,孩子并没有就这样轻易被怂恿了。

因为,小明妈妈,更多的是用行动来教会孩子要怎么做。

每天花时间,睡前给孩子讲绘本故事,教会孩子各种道理。

并且给孩子“自由”,让他想用筷子吃饭就用筷子,想用勺子吃饭就用勺子。

……

想要把孩子教育好,身教尤其重要!

家长们,你们是做的比较多,还是说的比较多呢?

-----------------------

和孩子进行“亲子共读”,是一种很好的陪伴孩子的方式。关注【南宁麦迪森】,后台回复“童书”,我会给你发送0-6岁童书书单的获取方式!

END

南宁麦迪森:早教不是一种刻意的行为,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融入我们跟孩子相处的每一刻。南宁麦迪森欢迎您带宝宝来一起融入宝宝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