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群:高海平的骨子里流淌着黄土高原的血液,创作起来得心应手

高建群(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我到高海平的工作室去看了看,大幅度的宣纸钉在毡墙上,海平在上面用焦墨枯笔勾勒。于是乎陕北的沟壑梁峁,刀劈斧斫一般造型出来。这需要两方面的功力:第一,需要对描写对象烂熟于胸。这一点海平是陕北的黄土地的孩子,凭生活底子创作;第二,线条是中国画的命根子,当今的美术课教育,由于受徐悲鸿美木教育思想的影响,不太重视这些线条,把中国画搞得不中不西。海平画面的勾勒,似乎受到的影响小些。我想这个原因是生活给他以帮助和佑护,他从小生活在陕北农村,农村生活给予海平创作的母体,他的骨子里流淌着陕北黄土高原的血液,创作起来得心应手。我自己的小说创作,常常也有这种情形,即是雄厚的生活积累帮助你捅破那层窗户纸。这位画家还年轻,他会有大的前景的,需要做到的是永远以敬畏之心,面对故乡,面对土地,面对笔下的描写对象。同理,海平的专著《陕北村落彩绘考察》也是如此,要细细品读。

高建群:高海平的骨子里流淌着黄土高原的血液,创作起来得心应手


李普文(原名李桂生,著名艺术理论家,博士,原广西艺术学院教授,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执行主编,现为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高海平出身西安美术学院,继承了王子云先生开创的美术考古传统,更兼亲炙李凇、李青等当代杰出学人,奠定了其严谨朴实的学风,《陕北村落彩绘考察》即其长期致力于田野考察的产物,各中艰辛,非亲历者不能体会。本书的成就与意义是多方面的。它让我们一窥宋元以来北方特别是陕北的美术传统,尤其是壁画传统。一般人对于唐代和唐代以前的壁画了解得多一些,宋元以来的壁画大多只知道山西永乐宫,再就是北京法海寺,此外则即使美术史专业的学生也了解不多。本书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汉魏以来的壁画传统绵延至清代,两千余年间从未中断。这个传统由以下几方面得以确证,首先是绘画风格方面,主要沿袭吴道子的画风,显示了这位中国“画圣”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崇高地位与持续经久的影响力。其次在绘画题材上,佛道依然是画面的主题,表明宋元以来三教合流、成为民间普遍信仰的风俗文化。再次就是民间画师娴熟高超的绘画技巧与卓越的艺术表现力。职业身份代代相承、技艺传承不断、画诀口口相传,保证了艺术传统的血脉相连。高海平在书中特别加入了对于现存陕北壁画粉本的考察解读,可谓深得其中三昧。

高建群:高海平的骨子里流淌着黄土高原的血液,创作起来得心应手


叶中锋(西安美术学院教授):高海平是西安美术学院培养的优秀学生,后在广西艺术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并获得首届国家奖学金。在校学习期间,勤奋努力,虚心向老师请教,参与了多项国家和省级研究课题研究,练就了一身本领。拜张小琴、刘文西为师,学习中国画,多次跟随黄土画派陕北采风写生,亲临大师指导,国画创作具有鲜明艺术特色。作为一名“80后”的青年艺术家,这次出版的《陕北村落彩绘考察》一书,是他跟随刘文西老师长期陕北考察写生的成果之一,这也只是高海平诸多学术的冰山一角,当然是很厚重的成果。他走遍陕北各县沟沟壑壑,考察提取200多处村落壁画,实地写生千余幅,查阅资料无数完成的。此书的出版填补了我省实地调研陕北村落彩绘的研究空白,对弘扬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料。我也衷心祝愿海平同志在艺术的道路越来越远!

高建群:高海平的骨子里流淌着黄土高原的血液,创作起来得心应手


屈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海平先生对陕北黄土地充满深情,这里纵横交错的沟壑,不仅在地理上属于生他养他的故乡,更是他学术研究的精神家园。他以一个陕北后生特有的朴实与执着,历数载之甘苦,以扎实的田野调查方法,著成《陕北村落彩绘考察》,将这些隐藏于陕北乡间庙宇、古刹与村落中的艺术展示于世人面前,勾画了一幅陕北民间彩绘壁画的历史图卷,唤醒了隐藏于黄土之中深沉的历史记忆,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

周路(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我与海平先生,素未相识。偶在网上得知大作《陕北村落彩绘考察》一书问世,便产生浓厚兴趣,原因有:一,我研究陕北村落十余载;二,绘画是我的本行,故而冒昧求索,孜孜拜读。海平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陕北人,常年行脚于黄土高原的沟壑峁梁、悬崖峭壁、圪崂山涧,这种辛苦的工作我是有深刻体会的,更可敬的是这一举动不是即兴的、偶发的,而是常年累月的坚持,这种治学精神是当今做学问的人应该很好地坐下来反思学习的,那些依靠网络攫取,斩头去尾、东拼西揍的文章,有几篇不是垃圾?如今洋洋大观的博士论文,有几篇货真价实?鲁迅先生说:“吃别人嚼过的馒头没有味道。”唐僧不畏艰辛,万里西天跋涉,方才取得真经。海平先生能有这般毅力和智慧,日后一定能成大业。

杨剑文(当代青年作家、诗人):这些隐于陕北村落、庙宇、古刹中的壁画,它们可能来自宋代,也可能来自元、明、清,没有人知道它们看过了多少次晨曦夕照,也没有人知道它们听过了多少次风雨声雷鸣声,它们似乎就要淹没、消失于鸡鸣狗吠炊烟升起的村庄和遗忘、失落于人声鼎沸霓虹闪耀的城市,但是幸好有高海平十多年的潜心探析、研究,让这些经历了百年、千年或许更久远时光的壁画,在新时代有了新的夺目光彩。村落壁画是来自民间的艺术,高海平就是在用《陕北村落彩绘考察》为民间艺术代言、立传;为堆积陕北艺术“高原”,为传承陕北民间文脉,构筑起一部民间彩绘壁画艺术的简略史。当然,由此高海平也为自己的艺术创作和研究,打开了别开生面的、更加广阔的天地。

高建群:高海平的骨子里流淌着黄土高原的血液,创作起来得心应手


李东风(西华师范大学教授、硕导):乡土的记忆永远无法抹掉,村落的情感总会找到载体,洒落在村落中的寺庙壁画就是乡土记忆的主要载体之一。陕北村落壁画是海平的记忆,也是怀有乡土情怀所有人的记忆。陕北寺庙的壁画历史悠久,与其民俗信仰有关,以“三皇庙”为例,“三皇庙”几乎遍布陕北的每个村落,就是“三皇五帝”传说的遗存,是农耕文明背景下的民俗信仰。庙宇是信仰活动的重要场所,庙会是精神释放的主要活动,寺庙彩绘笔画是直观的视觉文化。海平的《陕北村落彩绘考察》就是一次精神涤荡的采风,从书中手绘稿的插图可以看出他的投入,正是对乡土的留恋和升华,完成了这本著作。村落彩绘壁画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带有醇厚、质朴、真实的感情色彩,是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融合。村落壁画所蕴涵的丰富资源,滋养了一方水土一方人,从文化、道德、历史、风俗、生产等全方位的教化民众。在城市化进程中,遗落在村落的传统乡土美术正在消失,海平用自己的行动记录了这一笔美术遗产,无疑也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在这里感谢海平的奉献。

田荣军(博士,西安中国画院画家,西安石油大学教授):《陕北村落彩绘考察》是我国民间美术研究领域很有代表性的一部著作。它以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为研究方法,重视第一手资料的搜集和整理,重视实证,具有民间美术研究方法论的重要意义;同时将视线聚焦于过往从不为人所关注的乡村彩绘,将民间美术纳入美术史的研究序列,对于丰富和深化美术史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刘天琪(博士,西安中国画院研究员,西安工业大学中国书法学院教授):海平兄是我在西安美院读博时认识的好朋友,为人朴实而厚重,不事张扬,勤于思考,多有著述。作为地道的陕北人,他以学者的视野与责任心,关注到陕北村落彩绘的留存与保护问题,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间,他潜心于此项研究,以美术考古的学术方法对陕北寺观院、宫观、庙宇等宗教场所遗留下壁画进行实地踏察,获得了一笔重要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不仅改正了以往学术研究只关注名气大影响深的壁画的弊端,同时也给今后相关或相似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标本,其意义远超出他目前已出版的《陕北村落彩绘考察》这本书的本身。因此,我乐于推荐这本书,也期待海平兄继续坚持自己的理想,开创自己的学术领地,在美术考古研究领域争得一席之地,我有很高的期待。

李晨辉(广西艺术学院硕士、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编辑):此著作首要的意义在于,通过田野考察收集了大量零散分布于陕北村落的彩绘壁画作品,如石窟壁画、寺庙壁画等,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纂成体系,并对其阐述。这些作品并非同山西永乐宫壁画《朝元图》一样声名藉甚,不少还并未进入当前学人的研究视野。大量的彩绘作品及对其的考察既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便捷而可信的资料,也使本书具有极强的观赏性。著作还提供了对壁画粉本的考察,这对研究彩绘作品的图像、风格与传播都有显明的意义。

张慨(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常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既往对乡村文化的视觉艺术研究中,较少关注彩绘壁画。高老师以其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理解,采录其图并就此展开研究,颇有意义。文化的呈现和乡土观念的视觉表达,是我们文化表现和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创作主体的每一根线条和每一片色彩都展示了乡土艺术家对当地文化的认知、理解。高老师的研究还打破了以往艺术史研究中较多关注图像本身,忽略作品所处空间及其与环境空间关系的考察,而环境空间恰恰是我们今天认识艺术表达多样性不可或缺的内容,因为空间的差异性就会带来艺术风格或者样式的不同。

刘春晓(西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深圳陕北商会会长):最近有幸拜读海平的《陕北村落彩绘考察》一书,我看了以后很是震撼,感谢海平为陕北文化艺术作出了贡献!这么长时间整理陕北壁画艺术资料,和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从全书看海平是很下了一番功夫,光在陕北塔湾镇就发现几处这么精彩的壁画,我要重新认识塔湾这块土地。陕北是一座文化富矿,亟待发现和保护,有海平这样的艺术家来挖掘,形成专著出现我是第一次见,为此我由衷的高兴。希望海平在以此书的基础上继续书写陕北的艺术,为陕北的文化艺术继续发扬光大。

高建群:高海平的骨子里流淌着黄土高原的血液,创作起来得心应手


高明(博士,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近期研读海平的作品很有感触,因为我也在做相关的壁画研究,所以我们在交流的过程中,我觉得他发现这处壁画非常不错,在陕北来说我也鼓励他能够继续的深入下去,在这处壁画的发现和研究上,之后他确实继续从事了相关的研究和发现。海平是我们陕北人,他有非常深厚的陕北情结,这本书我们能够看出来海平他的一些研究认识,他研究的非常的深入,就是对陕北的村落进行了全方位的很深入的考察和研究,通过考古学的角度给它进行分类、分期,图像学的角度进行了一些辨析、识别和解读,使我们读者在看的过程中对于“陕北村落彩绘”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深入的认识。我相信他将来会在这条路上会走的更远,而且会做的更好。

刘合心(陕西省文物局文物鉴定组专家、研究员):纵横观察海平近几年的成果,他对陕北地区的彩画调查作了大量的工作,也为文物部门今后文物保护上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海平严肃认真到实地考察,克服了种种困难,在困难面前从未退缩,反而迎难而上,这种精神值得赞扬,在他的几本专著中都有体现。他研究横山大寺坬石窟壁画,后来他在陕西省文物局主办的《文博》杂志上这篇《陕北新发现几幅古代壁画的考察与研究》(见《文博》2008年第1期)文章发表了,我看了感到很高兴,也很吃惊!这个陕北还能有这么好的一座石窟寺、石窟壁画,绘画技巧、绘画技法画的很不错,在咱陕西境内来说这个壁画都算是一流的。因为我研究陕西的壁画比较多,也调查的比较多,也见的比较多,但是像这么一个石窟壁画确实是我第一次看到。我总的觉得海平对陕北的彩绘壁画这块研究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仅是给榆林地区,也对陕西省文物做出了贡献。

赵晓荣(著名画家、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工作室主任、教授):我们相处这么多年来,我清楚海平在教学方面极其严肃认真,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海平抽了大量的时间研究美术理论,所以在这些方面他除了教学意外,这些年写出了自己的专著《陕北村落彩绘考察》,不仅如此他除了出书以外,还用大量的时间走遍陕北的山山峁峁、沟沟壑壑,从他的写生作品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中国画的理解是有一定的深度的,在陕北的沟沟坎坎当中逐渐形成了他自己山水画表现的独特方法,他的那种焦墨对陕北的那种深情厚谊选择的这样一种方式有一定的高度。海平本身是陕北人,他自身具备了陕北人那种忠厚、朴实,同时在学术上面又非常有灵性,对学术前沿的明锐是常人不具备的,近观他的作品,说明他对传统中国山水画的基本功是相当的扎实,独具面貌,能够扛起并独当一面是非常不容易的。最近这些年他在课余时间在教学之外画了大量的写生收录在《榆林印迹》、《延安印象》和《高海平速写集》中,这个在美术界有一定的影响。

王渭清(宝鸡文理学院关陇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副教授)

:西安美术学院“黄土画派”青年画家高海平先生穷十余年之力,对陕北村落壁画彩绘进行调查研究,出版了专著《陕北村落彩绘考察》,此书具有三个特点:首先,作者第一章将陕北村落壁画置于中国彩绘壁画史的大视野中进行描述,具有宏阔的历史意识。作者根据陕北村落壁画绘制的年代,对照同时代壁画史的资料,进行同步描述,既给读者追溯了面上的壁画彩绘美术史知识,又有点上的陕北村落壁画遗存数据的资料,点面结合,既彰显了陕北村落壁画的历史地位,同时也丰富了壁画史的个案研究。其次,建立在深入田野调查基础上的个案分析非常精到。此书第二章作为主体部分,作者选择了6处较有代表性的壁画进行考察分析。有的从构图、线条色彩进行纯美术考察,有的从现场遗存文物测绘到具体一幅幅绘画题材故事进行精到分析,还有的是通过具体访谈,从历史变迁中考察其演变。总之,能针对不同对象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方法,研究出不同的结果,从不同角度补充了本地壁画在形制记载、题材内容、艺术表现等方面的价值。第三,坚持文化视角的分析方法。作者在对陕北村落壁画彩绘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还注意从民间信仰角度,分析其绘画人物的儒、道、佛文化内涵,尤其具有陕北地方村落民俗研究的资料价值。最后一章对壁画粉本的考察和点评也能够注意发掘其文化内涵,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一般读者对壁画中题材内涵的认知,读来颇有趣味。总之,此书在历史、实证的结合上对民间美术进行考察和分析,是从美术角度对陕北“地方知识”的一次精彩考古发掘,必将对区域美术史研究和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调研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本文原题为“区域美术考古与地方性知识的成功打捞——读高海平《陕北村落彩绘考察》”)

高建群:高海平的骨子里流淌着黄土高原的血液,创作起来得心应手

魏育龙(宝鸡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高海平先生是个实践和理论双修的画家。他的《陕北村落彩绘考察》这本书一方面对陕北地区历代的村落壁画和寺庙壁画如数家珍般的进行了仔细考察和研究;另一方面作者能够结合宗教、历史、统计、民俗等其它学科知识对其进行深入的解读和阐释。这些都为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丰富和深化了美术史的研究,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将自己关于陕北村落壁画和相关地域环境的手绘作品与实景相照,这样既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巧妙结合,又给人一种形象生动的艺术之感。我相信,勤奋踏实,善于思考的海平先生,今后的艺术之路将越来越宽,成绩斐然的。

杨紫轩(河北科技大学教师,博士):高海平先生是西安中国画院画家,有兼西安美术学院刘文西工作室专业教师,其所著《陕北村落彩绘考察》一书系统论述了陕西北部的延安和榆林两个地区的25个县区的传统壁画彩绘艺术,全书洋洋大观,图文并茂,时代分期、地理区划、表格数据等都详细如数家珍,把陕北文化艺术尤其是壁画彩绘艺术作了细致分析论证,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随着视觉文化的转向艺术史学家将目光再次转向壁画艺术,近些年壁画研究火热,海平兄的论著迎合学术圈的锋面效应,具有对比研究的可能。古人画壁画“刊石纪功,图像存形”。今人海平兄“田野美术考察,论著存”。此书的意义在于立足于艺术史和地方性知识双向的结构分析陕北壁画艺术两千年来绵延的文化脉络,田野扎实、资料完备,填补了中国壁画艺术史上的一处空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