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入局,數字資產託管或成行業新風口

資產託管是指具備一定資格的第三方機構作為託管人,為客戶監督、保管資產,並提供相關投資管理服務的業務。網購時,支付寶就是一個第三方託管平臺,既為客戶保管資產,也為用戶提供餘額寶等投資服務。

數字資產託管現狀

目前數字貨幣的託管有三類,分別是自主託管、交易所託管和第三方託管。

自主託管主要是將數字貨幣存放在數字貨幣錢包裡,這種託管方式的弊端在於容易遺失。根據區塊鏈數字取證公司Chainalysis的研究,截止到2017年11月,已有近400萬比特幣永久丟失。

巨頭入局,數字資產託管或成行業新風口


交易所託管同樣存在風險。2014年,交易平臺MT.Gox被黑客攻擊,用戶將其託管在該交易所的75萬枚比特幣及交易平臺自己的10萬枚比特幣全部被盜。

巨頭入局,數字資產託管或成行業新風口


第三方託管採取在線和離線結合的存儲方法,專門為機構投資者提供託管服務,例如持有大量比特幣或其他加密貨幣的對沖基金、交易所、項目方等。美國證券監管部門確要求,擁有價值超過15萬美元的客戶資產的機構投資者必須將持有資產存放在“合格託管人”處。對於整個數字貨幣生態來說,只有通過第三方託管解決了監管及安全的問題,傳統的機構投資者如養老基金、零售券商等才有可能入場。

巨頭入場

今年7月,Coinbase宣佈正式向機構投資者開放Coinbase Custody,為比特幣、比特幣現金、以太坊、萊特幣的持有者提供託管服務。該服務要求客戶必須至少存儲1000萬美元,且每月會收取0.1%的服務費以及10萬美元的設備費。除此之外,Coinbase Custody還宣佈了包括XRP、NEO、Steem等在內的40種數字資產的託管計劃。

2013年,BitGo推出“多重簽名比特幣錢包”;今年1月,BitGo收購數字資產託管公司Kingdom Trust;今年9月,美國監管部門批准比特幣安全平臺BitGo開展加密資產託管服務,BitGo也因此成為第一家拿到牌照的託管公司。目前BitGo可託管的有比特幣、以太坊、比特幣現金以及包括ERC20系列在內的超過75個幣種。

巨頭入局,數字資產託管或成行業新風口


區塊鏈公司將矛頭瞄準了數字資產託管,華爾街巨頭顯然也不願放棄這一塊大蛋糕。

今年10月,管理著超過7.2萬億美元客戶資產的全球第五大資產管理公司富達宣佈成立數字資產服務公司,為數字資產提供託管和交易執行服務。

事實上,華爾街銀行巨頭高盛也通過投資BitGo入局了數字資產託管。另據知情人士介紹,摩根大通、北方信託公司以及美國八大銀行之一的紐約梅隆銀行也正致力於數字資產託管服務的研究。

數字資產託管對國內投資者的現實意義

11月1日,香港證監會發布虛擬資產監管新規,規定要求平臺應該對虛擬資產交易相關風險做出充分的信息披露,所有提供數字資產託管服務的平臺都應取得相應牌照。

其中,對於個人託管來說,平臺需要對個人專業投資者用戶進行虛擬資產知識水平的評估。

而對於交易所託管來說,聯網的熱端賬戶需要做到100%風險覆蓋,而離線存儲的冷端部分需要做到95%的風險覆蓋;交易所在代為保管用戶的法幣和虛擬資產時,必須做到獨立賬戶管理。

監管要求絕大多數的虛擬資產應當通過離線存儲的方式來管理(監管建議為98%),以避免出現黑客入侵造成損失。

監管細則明晰了對數字資產託管的要求,不管是數字貨幣錢包、交易所還是第三方託管機構,都將會迎來更明確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