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滄江釣起變種魚,個頭不大兩個尾巴,有點怪異不敢吃

魚是很多家庭必備的美食,野生魚更是肉質細膩,味道鮮美。

最常見的鯽魚、鯉魚雖然魚刺很多,但是用來煲湯也是很鮮美的。野生魚生存能力強,而且分佈很廣,每次野外釣魚,或多或少都能收穫一些,鯽魚、鯉魚常見而且很容易釣獲。

瀾滄江釣起變種魚,個頭不大兩個尾巴,有點怪異不敢吃

最近,有人在瀾滄江裡釣到一種奇怪的魚,身上鱗片很多,而且身體有點畸形了,還有一條魚長有兩個魚尾巴。

“以前也經常在瀾滄江裡釣魚,但是大多數都是鯽魚和鯉魚,最大的兩斤多,全是野生的很好吃,但是這次釣到的鯽魚很奇怪。”

瀾滄江釣起變種魚,個頭不大兩個尾巴,有點怪異不敢吃

釣起的兩個尾巴鯽魚和畸形的鰱魚,這是怎麼了?

這些魚生活範圍很廣,在不同的水域和地區都能生存,只是根據每個地方的氣溫環境,體型體色和大小都有差異。

養殖的鯽魚大多顏色泛黑,而且體型更大更寬,肉也更多一些。生活在河裡或大水庫的野生鯽魚,大多數通體金黃色,肉質也更好吃。

瀾滄江釣起變種魚,個頭不大兩個尾巴,有點怪異不敢吃

釣起的兩個尾巴鯽魚,應該是雜交的觀賞魚,或許有金魚的基因,這種魚體型是長不大的。十幾年釣齡的人都表示沒有遇到兩個尾巴的魚。

畸形的鰱魚或者鯉魚,大部分都是電魚導致的,幼魚的時候被電,逃脫後長大身體就會變得扭曲,或者嘴巴也很奇怪。

瀾滄江釣起變種魚,個頭不大兩個尾巴,有點怪異不敢吃

很多人都說,魚類變異是水體汙染,其實不是這樣的,瀾滄江裡的水質一直不錯。

不過這些年很多地方外來物種氾濫,我們最常見的清道夫、巴西龜、福壽螺在瀾滄江裡多有見到,而本土的面瓜魚、老鼠魚越來越少,很多稀有魚種更是不見了蹤影。

瀾滄江釣起變種魚,個頭不大兩個尾巴,有點怪異不敢吃

外來物種在自然水域很容易氾濫的,容易造成生態災難。

只是瀾滄江裡釣起的變異魚和畸形魚,眾人看後都不敢吃,最後釣起的畸形魚雙尾巴魚都放生到江裡了,只希望以後能少一些這樣的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