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不该被拍出来”的电影,让一百多位戛纳记者愤然离场!

影剧818,电影扒一扒!大家好,我是本期编辑小影。

说到这段时间最具争议的电影,回首整个2018年,大概再没有哪部可以超越《此房是我造》制造出的话题性了,这部遭遇观众冰火两重天评价的犯罪电影,到底拍出了什么?

这部“不该被拍出来”的电影,让一百多位戛纳记者愤然离场!

记得电影在戛纳电影节展映的时候,有一百多位媒体记者愤然离场,之后更是以“难以忍受”“不该被拍出来”“太恶心”此类言论评价电影和本片导演。但当时也有一半的观众留了下来,不仅看完了全片,还在影片结束之后自发起立鼓掌6分钟,致敬作者!

这部“不该被拍出来”的电影,让一百多位戛纳记者愤然离场!

本片在国内的评价也是两极分化,不过在豆瓣上依旧还是有7.4的分数,并不算低。那么这部备受争议的电影是该名留青史还是“遗臭万年”呢?下面小编就来跟大家说说这部《此房是我造》!

这部“不该被拍出来”的电影,让一百多位戛纳记者愤然离场!

首先说本片导演拉斯·冯·提尔,对他来说遭遇观众两极评价是家常便饭了,从他之前的电影《犯罪元素》到《欧洲特快车》,再到《狗镇》和《女性瘾者》,都没有把尺度放在眼里,血腥、赤裸、极端是他一贯的风格。

这部“不该被拍出来”的电影,让一百多位戛纳记者愤然离场!

他曾经还在2011年的戛纳大放厥词,为纳粹洗白,因而遭到了驱逐,不过他的导演天赋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这么一个“既有才华”又“疯癫”的导演,再《此房是我造》中又一次挑战了观众的底线。

这部“不该被拍出来”的电影,让一百多位戛纳记者愤然离场!

本片中的主角杰克(马特·狄龙 饰)是个工程师,不过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一个疯狂的杀人犯,他的梦想就是建造一所自己理想中的房子,于是他在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12年间杀害了六七十人,影片采用章回叙事的手法,讲述了杰克的五次作案经历!

这部“不该被拍出来”的电影,让一百多位戛纳记者愤然离场!

电影中有一个场景,杰克帮助一位车子出故障的女人,但因为在车上容忍不了女人的聒噪,用千斤顶一下子结束了女人的生命,血肉模糊的画面,一下刺激了观众的视觉,然而这还只是杰克疯狂作案的开始!

这部“不该被拍出来”的电影,让一百多位戛纳记者愤然离场!

尝过鲜血的滋味之后,他开始越发疯狂,之后诸如此类的案件一个个上演,他甚至没有放过自己一起打猎的女伴和她的两个孩子。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猎物,毫不留情了扣动扳机。

这部“不该被拍出来”的电影,让一百多位戛纳记者愤然离场!

他们都是杰克建造房子的材料,当然之后还有杰克漂亮的女友,因为吵架,杰克开始嫌弃自己的女友,这波嫌弃迅速发酵,于是杰克对女友痛下杀手。他甚至在折磨女友的同时感到了无限的快乐,活生生割掉了女友引以为傲的胸部……

这部“不该被拍出来”的电影,让一百多位戛纳记者愤然离场!

“恶心”成为了很多人看这部电影最直观的的感受,数次因为不适想关掉屏幕,但好多人却一次次忍住了,仿佛那变态残忍的一幕就发生在你的身边,让你毛骨悚然,但却无能为力。感官上面的刺激是一方面,另一案方面杰克展现出的反道德,反人类,反社会,却丝毫没有抱歉感,甚至被导演称为艺术。

这部“不该被拍出来”的电影,让一百多位戛纳记者愤然离场!

这种对生命的蔑视,随着影片的进行,达到了巅峰。他让死后的孩子摆出自己喜欢的表情;他用女友的胸部做钱包;他还因为洁癖开着汽车拖着尸体往前跑。

这部“不该被拍出来”的电影,让一百多位戛纳记者愤然离场!

电影中这种变态的行径被称为艺术,最终杰克也建造出了自己想要的房子,这种无下限的吹捧“杀人艺术”也难怪很多观众和记者会愤然离场, 影片完成了从感官到生理再到心理的三层渗透。让人感叹,有文化的变态真可怕!

这部“不该被拍出来”的电影,让一百多位戛纳记者愤然离场!

影片要也在最后给了大家谜底,片中和杰克一直对话的维吉,其实就是地狱使者。不过即使有一个坏人下地狱的结局,也依然没有抹掉之前导演对杀人艺术的吹捧。

这部“不该被拍出来”的电影,让一百多位戛纳记者愤然离场!

至于道德和艺术的关系,大家心中都有自己的评判,小编只是建议,大家千万不要在晚上看这部电影,不然真的很吓人,小编我是再也不想看这部电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