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不該被拍出來”的電影,讓一百多位戛納記者憤然離場!

影劇818,電影扒一扒!大家好,我是本期編輯小影。

說到這段時間最具爭議的電影,回首整個2018年,大概再沒有哪部可以超越《此房是我造》製造出的話題性了,這部遭遇觀眾冰火兩重天評價的犯罪電影,到底拍出了什麼?

這部“不該被拍出來”的電影,讓一百多位戛納記者憤然離場!

記得電影在戛納電影節展映的時候,有一百多位媒體記者憤然離場,之後更是以“難以忍受”“不該被拍出來”“太噁心”此類言論評價電影和本片導演。但當時也有一半的觀眾留了下來,不僅看完了全片,還在影片結束之後自發起立鼓掌6分鐘,致敬作者!

這部“不該被拍出來”的電影,讓一百多位戛納記者憤然離場!

本片在國內的評價也是兩極分化,不過在豆瓣上依舊還是有7.4的分數,並不算低。那麼這部備受爭議的電影是該名留青史還是“遺臭萬年”呢?下面小編就來跟大家說說這部《此房是我造》!

這部“不該被拍出來”的電影,讓一百多位戛納記者憤然離場!

首先說本片導演拉斯·馮·提爾,對他來說遭遇觀眾兩極評價是家常便飯了,從他之前的電影《犯罪元素》到《歐洲特快車》,再到《狗鎮》和《女性癮者》,都沒有把尺度放在眼裡,血腥、赤裸、極端是他一貫的風格。

這部“不該被拍出來”的電影,讓一百多位戛納記者憤然離場!

他曾經還在2011年的戛納大放厥詞,為納粹洗白,因而遭到了驅逐,不過他的導演天賦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這麼一個“既有才華”又“瘋癲”的導演,再《此房是我造》中又一次挑戰了觀眾的底線。

這部“不該被拍出來”的電影,讓一百多位戛納記者憤然離場!

本片中的主角傑克(馬特·狄龍 飾)是個工程師,不過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一個瘋狂的殺人犯,他的夢想就是建造一所自己理想中的房子,於是他在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12年間殺害了六七十人,影片採用章回敘事的手法,講述了傑克的五次作案經歷!

這部“不該被拍出來”的電影,讓一百多位戛納記者憤然離場!

電影中有一個場景,傑克幫助一位車子出故障的女人,但因為在車上容忍不了女人的聒噪,用千斤頂一下子結束了女人的生命,血肉模糊的畫面,一下刺激了觀眾的視覺,然而這還只是傑克瘋狂作案的開始!

這部“不該被拍出來”的電影,讓一百多位戛納記者憤然離場!

嘗過鮮血的滋味之後,他開始越發瘋狂,之後諸如此類的案件一個個上演,他甚至沒有放過自己一起打獵的女伴和她的兩個孩子。把他們當成了自己的獵物,毫不留情了扣動扳機。

這部“不該被拍出來”的電影,讓一百多位戛納記者憤然離場!

他們都是傑克建造房子的材料,當然之後還有傑克漂亮的女友,因為吵架,傑克開始嫌棄自己的女友,這波嫌棄迅速發酵,於是傑克對女友痛下殺手。他甚至在折磨女友的同時感到了無限的快樂,活生生割掉了女友引以為傲的胸部……

這部“不該被拍出來”的電影,讓一百多位戛納記者憤然離場!

“噁心”成為了很多人看這部電影最直觀的的感受,數次因為不適想關掉屏幕,但好多人卻一次次忍住了,彷彿那變態殘忍的一幕就發生在你的身邊,讓你毛骨悚然,但卻無能為力。感官上面的刺激是一方面,另一案方面傑克展現出的反道德,反人類,反社會,卻絲毫沒有抱歉感,甚至被導演稱為藝術。

這部“不該被拍出來”的電影,讓一百多位戛納記者憤然離場!

這種對生命的蔑視,隨著影片的進行,達到了巔峰。他讓死後的孩子擺出自己喜歡的表情;他用女友的胸部做錢包;他還因為潔癖開著汽車拖著屍體往前跑。

這部“不該被拍出來”的電影,讓一百多位戛納記者憤然離場!

電影中這種變態的行徑被稱為藝術,最終傑克也建造出了自己想要的房子,這種無下限的吹捧“殺人藝術”也難怪很多觀眾和記者會憤然離場, 影片完成了從感官到生理再到心理的三層滲透。讓人感嘆,有文化的變態真可怕!

這部“不該被拍出來”的電影,讓一百多位戛納記者憤然離場!

影片要也在最後給了大家謎底,片中和傑克一直對話的維吉,其實就是地獄使者。不過即使有一個壞人下地獄的結局,也依然沒有抹掉之前導演對殺人藝術的吹捧。

這部“不該被拍出來”的電影,讓一百多位戛納記者憤然離場!

至於道德和藝術的關係,大家心中都有自己的評判,小編只是建議,大家千萬不要在晚上看這部電影,不然真的很嚇人,小編我是再也不想看這部電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