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街头广告:电器类最多,银行储蓄最形象


每天走在街头,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城市乡镇,都少不了广告的身影。1987年的昆明街头,一个十字路口的巨型广告就让人眼前一亮:一个是彩色黑白电视机,一个是关于电梯的。简单的画面设计下,满满的历史时代气息。

记得那时候的商品广告,都比较简单,形式也比较单一。一般都是在街头人流量大的地方,张贴醒目的广告牌。图中一个关于两面针的设计画面就十分醒目,从上到下足足有一栋房屋那么高。

图中墙壁上,一个细品慢饮的妙龄女郎,加上手上醒目的啤酒瓶子,就构成了一个啤酒广告大致样子。那时候明星效应还不显著,这些广告中的人物多数都是虚构描绘的。

80年代的众多家庭,虽然远远没有实现电气化,却也已经逐步有了变化。电视机,电冰箱这些事物已经不再新鲜,真正让人好奇的则非电脑莫属了。1988年广州一家产品贸易中心,一条宣传电脑的大横幅就格外张扬。

图中这张汽车广告牌子,现在看起来没什么新鲜的,设计甚至有些落伍,几十年前可是少见得很。对于一个月工资几十块百来块钱的家庭来说,购买这样一辆新式汽车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1987年的广西南宁大街上,一张宣传手表电子的广告牌也挺简单。打出几个外表光鲜的石英手表,写上生产厂家,寥寥数语也没有明星代言。这种简单的套路现在可是不多见了。

图中所示是80年代的一张宣传银行储蓄的广告:老百姓把积蓄存进银行,跟着就获得利息可以购买洗衣机电视机收音机等电器产品。设计思路很形象,也很有创意。

最后看起来有些熟悉的,大概就是1986年上海街头理发店的广告彩页了。摩登女郎的发型,时尚潮流,放到现在也不显的过时。现在人们生活水平好了不少,街头电器类广告反倒不多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