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的美,與年齡無關

幾千年前的人們,一日三餐都是用什麼來吃飯的呢?跨越時空,觀看美器的前世今生吧~

戰國銅餐具趣事:

東周時期,齊國實力強盛,經濟繁榮,政通人和的環境,帶動了學術的發展。當時唯一的學府稷下學宮裡學術氛圍濃厚,思想開放,各學派並存,稷下學士們在這裡可以自由的發表言論,討論國事家事天下事。

在國富民強的年代裡,學宮為了照顧各家學士的生活,所以為他們找到一位聰慧的廚娘夏姜,負責稷下學士的飲食。

由於學士們眾多,每個人的口味不盡相同,這下可愁壞了廚娘~

很快,到了學士們出遊的日子,為方便攜帶,廚娘將餐具放在了一個銅罍形器中,解決了燃眉之急。

“禮”的美,與年齡無關

時光如白駒過隙,歷經千年,當這種套合式銅餐具重新現世時,便刷新了世人對古人用餐的姿態。

這批銅餐具保存完好,儘管部分餐具經過時間洗禮產生了斑駁的鏽跡,但正是這鏽跡在靜靜訴說著千年的光陰故事。

這銅器看似小巧,實則內含乾坤。它能容納59件餐具,其中包括10個耳杯、10個小碟、10個盒子、4個碗、25個盤,外加罍形的餐具外殼,共達62件。

每件餐具之間套合緊密,環環相扣,稍有偏差,便無法再次裝入或取出。將所有餐具都放置在一個銅罍形器中,不僅方便實用,而且便於攜帶。這再次彰顯了古人的聰明才智和飲食禮儀。

“禮”的美,與年齡無關

民以食為天,中國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而食物自然需要器具來裝飾。清代袁枚在《隨園食單》也曾講到:“美食不如美器。斯語是也。” 可見器具的重要性,它雖為裝飾品,可沒有它人類的生活便不能進行下去。

我們總說愛美食,享受美食,卻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器具。如果精美的食物缺少與之相配的餐具,食物也會黯然失色吧。生活越來越富裕的我們,吃飯不僅是為了飽腹,更是需要享受吃的過程和方式。

“禮”的美,與年齡無關

而精美的器具能讓你吃的開心,還能讓你感受到受人尊重、得到重視。

比如,請人吃飯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有時候吃什麼不重要,反而是吃的環境和用餐的器具更讓人記憶猶新。

試想請人吃飯用一次性筷子或者是帶有印花的精緻瓷器,哪個更讓人舒心,一目瞭然吧。

“禮”的美,與年齡無關

這也正是中國古人最偉大地方所在,在簡單的一日三餐中融入了禮儀、規矩和人生哲學。古人有云:“

藏禮於器。”《禮記·禮雲》中也記載道:“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抔飲,蕢桴而土鼓,猶若可以致其敬於鬼神。

中國古人把黍米放在火上燒熟,把豬放在火上烤熟,在地上挖個坑當作酒壺,用雙手當酒杯捧著水來喝,用草紮成的槌子敲打地面當作鼓樂,這種虔誠的方式,便可以向鬼神表示敬意,從而得到神的庇護。由此可見,飲食禮儀,是人類最早的禮儀。

“禮”的美,與年齡無關

“禮”的具體表現也體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古代,社會等級森嚴,“禮”在這時候便作為一種規定,來主導人們的現實生活。例如,古人對鼎的使用:“天子九鼎,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

傳承千年的文明,即使是現代,講究的是人人平等,但“禮”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也不可僭越,比如跟長輩在一起吃飯,必須要長輩動了筷子之後,小輩的才能開始吃飯。夾菜的時候,不能用筷子翻來覆去,遇到自己喜歡吃的美食,也不能搶食,不能狼吞虎嚥,因為要顧及長輩、同桌人的感受等。

“禮”的美,與年齡無關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說,器具的出現促使了當時社會的發展、進步,社會的進步又使得禮儀、地位、尊卑、權利的出現。

這時候的器具被人們按照自己的願望賦予了“禮”的意義,而禮又以一種文化符號反過來約束著人們的生活和現實社會的秩序。

“禮”作為中華文化的符號, 它不會隨著時間的消逝而失去存在的意義,也不會隨著世事的變遷而成為過眼雲煙。

它流淌在每一箇中國人的血液中,根植於每一箇中華兒女的基因內,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便有“禮與器”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