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本文作者/宋苗(转载需作者授权)

上世纪七十年代,大学老师对我讲:“治学要先博后约”,意思是做学问知识面要广,研究专题要深入。

摄影同理,虽然涉猎面广,但是出彩的还是身边熟悉的人和事。

我行走蔚县十年,兴趣点在古堡、戏楼、庙宇、壁画等方方面面,逐渐的展开。

本文谈谈对水陆画的理解。

水陆壁画是专为水陆道场而绘制的神像,属于寺院壁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陆道场分为两类:

1. 寺庙水陆法会,全名是“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盛会”。人们请僧人道士念经,拜敬神祇,祈福平安,追思长辈,礼忏众生。

寺庙的水陆法会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举办,会场有内坛和外坛之分。内坛一般设于大殿或法堂,安放有供桌、献品、法器及仪轨,上下堂挂神像,放置牌位。外坛设于配殿或临时场所,配合内坛不停的念经。

法事活动一般要进行七昼夜,这期间还有奉浴、请赦、说戒、放生等内容。

2.私人开设的水陆法会。为家中故去的亲人,在家中供奉神佛,受法施食,得以超度亡灵。

水陆法会是我国流传久远的民间习俗,不能用迷信、四旧之言而避之。如若少了这些传统的说教,便少了爱心,缺了诚信。

当今,不劳而获的子女,为了房产,打的不可开交,各种离奇古怪的故事层出不穷,正是无法无天,常纲不在的结果。

水陆画是古代寺庙或私人举办水陆法会时,在水陆会场中供奉的宗教人物画,分为壁画和画轴两类

水陆壁画自元明时期逐渐盛行。一些寺院里专门修建了水陆殿,在殿内四壁上绘制了供养的各路佛、神、仙、道的画像,这样就是水陆壁画。

水陆画轴先于壁画出现,方便地方私人家庭修设的水陆法会,少者36轴,在寺庙举办的大型水陆法会上一般为120轴。

水陆画只有举办法会时才悬挂,会后收藏保护起来,以备下次使用。

在我国甘肃、山西曾经存有大量的水陆画轴。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对研究我国的佛教史、儒释道三教融合、民俗信仰、服饰变迁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甘肃河西地区的水陆画,和敦煌壁画一脉相承,是中国著名的绘画大师和民间工匠共同创作的艺术结晶。现存的水陆画虽然创作于明清时期,但是佛、神、菩萨、天王、金刚等形象却和敦煌壁画唐宋时期的造型风格十分相似,这是因为民间画师的粉本是从敦煌延续相传的结果。

蔚县重泰寺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蔚县重泰寺


蔚县的壁画遍布在每个村堡的庙宇、戏楼之中,虽然不被众人熟悉,但是,其中的精妙绝对不输那些闻名天下的精品。蔚县的水陆壁画,又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在蔚县,所见几处保存较好的水陆壁画,均属于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我第一次见到水陆壁画是在蔚县重泰寺的水陆殿内。当时对其所示的内容及文物价值一无所知。

重泰寺内水陆殿的东、南、西墙上绘制着水陆壁画,北墙绘的是十大明王。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重泰寺水陆殿西墙壁画


东、西墙上的壁画均为上、中、下三层。西墙壁画的上层为四海五湖、陂池井泉、江河百川等水府众神。中层为各殿地藏王、城隍社庙土地、吊客丧门耗日等冥府众神。下层为生老病死、嫌怨抱恨、投崖上吊等怨鬼孤魂。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无色界四禅天众、天蓬大梵天王、运年命五福天真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年、月、日、时功曹使者


蔚县故城寺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蔚县故城寺


为看故城寺的水陆壁画我去了六次。2016年正月十五当天,寺院仍然紧闭着大门。经过不断地询问,找到第三个人时,终于拿到了故城寺的钥匙。

故城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代正德二年(1570年),现存释迦殿和三间禅房。释迦殿内保存有完好的水陆壁画,内容丰富,工笔重彩,画工精美、众众人物,栩栩如生,在全国也属凤毛麟角。

壁画分上堂和下堂,图绘内容含儒、释、道三教,明确反映了宗教互相影响和渗透的理念。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东北墙的壁画


故城寺北门两边的墙上绘有佛教上层人物,十大明王、菩萨、护法天神。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蔚县大故城村故城寺东墙水陆壁画


下堂为东、西、南三墙,绘制的是儒、释、道各路神仙。真君大帝、日月星宿、道教祖师、君臣父子,文武官僚、四海龙神,地府王官等。

画中的人物,无论捧笏朝拜,还是行进的方向,都是面向北方,朝拜佛祖,体现了唯佛至尊的理念。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西墙水陆壁画(局部)《秦广五王圣众》图

每幅画作中人物的右上方都有榜题,左下方还注明了供养人,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实物材料。

《秦广五王圣众》图左下角的供养人是“本村吴王门阮甄氏、樊樊门范郭氏”。

供养人是有财力的百姓,他们无力面对自然灾害,将脱离苦难的希望寄托在佛陀身上,捐建寺庙,供养佛陀,求得护佑。

从供养人的文字中可以读出三层意思:一. 故城寺是由四里八乡包括城中百姓供养的,二. 村里用“门”区分同姓的宗族,三. 当时妇女没有自己的名字,取夫姓和娘家姓,后缀“氏”就是称谓了。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东南墙壁画


“军阵杀伤、房倒水淹、九流百家、女官道士、比丘僧尼”等众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西南墙壁画


“自作横死、疾病饿鬼、车辇身亡、冤枉苦死、孝子烈女”等众


蔚县暖泉华严寺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蔚县暖泉华严寺


蔚县有三座华严寺(上院在南马庄,中院在苏官堡),位于暖泉的是下华严寺。

下华严寺始建于唐代,现存建筑重建于明洪武三十二年(1399年)。大殿的木建构架是唐宋时期的举折筑法,屋顶由若干折线构成,举折平缓,出檐深远,斗拱硕大,结构舒朗。

殿内原有四米高的释迦摩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三尊佛像及大量的悬雕小佛像,在文革中损毁殆尽。

华严寺因长期作为暖泉粮库,水陆殿内保留下了完整珍贵的水陆壁画。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蔚县暖泉镇华严寺水陆壁画


华严寺殿内保存有“水陆壁画”,分上、中、下三堂。上堂为诸神、菩萨、五帝、天仙,中堂为天王、护法、龙王、阎王,下堂为烈士、贞女、孤魂、野鬼。

超度者和被超度者齐聚一堂,大约600位人物。请神拜仙,供养斋食,礼忏经文,使鬼神得以超脱,凡人心安理得。

这堂水陆画有独特之处,每组人物间用线框分割开,其中一人物持着幡,上面注明神仙或民众的来路。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北墙绘制的十大明王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华严寺水陆壁画(局部)


壁画中绘的是《文武财神一切神位》。中国民间信仰文财神为比干和范蠡,武财神为赵公明和关云长。画中文财慈眉善目,武神威武庄严。


山西繁峙县公主寺


公主寺位于繁峙县城东南15公里的杏园乡。寺庙坐北朝南,一进三院,共有各种建筑物33间。除了大雄殿的塑像和水陆壁画价值连城,老爷庙(关圣殿)保存完好的整堂文物和壁画也尤为珍贵。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山西繁峙县公主寺水陆壁画


大雄殿内供奉着三世佛彩塑,中间释迦摩尼,右边阿弥陀佛,左边药师佛。

彩塑绚丽光彩,使用拔金点翠的手法更显明代高超的工艺,佛像保存的完好无损,在国内已经极为罕见了。

古代各朝的塑像都有着独自的风格,北魏的秀骨清像,隋唐的雍容华贵,两宋的典雅端庄,到了明、清,逐渐走向了世俗平凡,今日新塑的佛像已经无言表述了。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大雄殿内保存有明代的水陆壁画,为我国现存最为精彩的古壁画之一,也是我所见到艺术性最高的水陆壁画。

壁画总面积98.99平方米,共480多位人物。全殿画面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儒、释、道三教一体的水陆画。

高约2米,光明普照的卢舍那佛位于东壁的中间位置。形态各异的各路神仙分布五层,整体布局对称统一,构图严谨层次分明。

东壁整体布局如下图。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四大天王众和东岳、南岳、中岳众神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大梵天王


《大梵天王》图位于卢舍那佛右下侧第一排。天王右手持金色权杖,左手拈起一粒似莲子之物。紧随其后是一男一女的侍从。女侍从双手捧着红盘,身体微微前倾,以便天王可以轻易的用左手拿到,这种动势给人以更多的遐想空间。男侍从双手打伞盖,白色的飘带随风而动,顿时有轻风习习拂过的感觉。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东南壁的《客死他乡众》图


在没有照相技术的古代,壁画中的民众形象和生活工具,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寥寥几笔,将人物的心态体现的淋漓尽致。持幡回头的孩子,虽然没画眼睛,但是回眸关注之情跃然图上。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往生的男女众”,形态惟妙惟肖,给人以美的感受。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军茶利明王阿弥陀佛


军茶利明王是中国民间小说中的人物陈塘关李靖的大儿子金吒的原型,三头六臂,能降魔息灾,驱除病障。


山西浑源县永安寺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浑源县永安禅寺


永安禅寺始建于金代,后毁于火灾。元初,浑源州都元帅高定父子进行了复建。元延佑二年(1315),高定之孙高璞捐资在寺内修建了传法正宗殿,其他建筑均为明清遗构。2001年定为第五批全国文保。

禅寺又称为丛林、禅宗寺院,是中国佛教禅宗的修行道场。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存有水陆壁画的传法正宗殿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十大明王》和《水陆法会》图


浑源永安寺的十大明王像和浑源荆庄大云寺、蔚县重泰寺的明王像比较类似。

据《天地冥阳水陆仪文》记,十大明王为佛、菩萨变现的忿怒身。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传法正宗殿内的《水陆法会》局部


山西阳高县云林寺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山西阳高县云林寺


云林寺坐落在阳高县城内西门的南侧,俗称西大寺。寺院建于明代,清光绪宣统年间修葺扩建,该寺的价值在于主殿的塑像和三面墙的水陆壁画保存完好。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云林寺大殿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阳高云林寺胁侍菩萨和十八罗汉像,墙壁绘有《水陆法会图》。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罗汉和《水陆法会图》


山西大同市法华寺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法华寺修复的《佛会图》(水陆壁画)


大同法华寺的《佛会图》(水陆壁画)虽然是新绘制的,但是体现了现代最高的制作水准。

受大同市政府邀请,从2008年起,中央美术学院组建了壁画复建团队。参与绘制人员有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生、研究生,这是从古至今学历最高的一批壁画工匠。他们先后调研、设计、绘制了大同关帝庙、法华寺、文庙、纯阳宫、文昌帝君庙等古迹的壁画。

从华严寺绘制的壁画可以看出,团队严格的按照了古代壁画的最高标准,选用的是矿物质颜料,画面颜色鲜艳,不易变色。大量的沥粉贴金用纯金箔制作,显得富丽堂皇。

当下,只要简单一些,善良一些,沉下心认真做事,离成功就近了。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往古孝子顺孙众》


石家庄市毗卢寺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石家庄市毗卢寺


毗卢寺位于石家庄市中心西北12公里。寺院初建于唐天宝年间(742年—756年)。寺内毗卢殿的《水陆壁画》是我国四大精品壁画之一,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北京法华寺《帝释梵天图》、山西芮城永乐宫《朝元图》共同驰名中外。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玉皇大帝、金刚等众


毗卢殿为寺内正殿,元末明初重建,前后抱厦,平面呈十字形,又称五花八角殿,殿内供奉泥塑毗卢佛一尊,旁有明代石佛二尊,佛座台下有唐代八尊罗汉石雕像。

殿内四面墙上的宗教壁画有三大特点:一、佛、道、儒三教合一,508位神祗人物栩栩如生,二,绘画技巧精湛,线条类型丰富多变,三、运用了沥粉贴金技法,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立体感。

中国古代的宫室、殿宇、寺庙、道观的墙上几乎都绘制有壁画。

造画的墙壁先用粗泥打底,稍干后,再用竹蔑刮毛,以掺入麻、棉的细泥盖平,以上用泥五重,厚一分五厘,后收压十遍,令泥面光泽。

供绘制壁画的墙面做好之后,还要涂刷含有胶的白垩土一层,再刷矾水,在此基础上作画绘制。

先将所绘壁画的内容画在粉本上,依画线用锥子钻出小孔后为“谱子”,平铺到墙面,以装有色粉的小布袋拓印墙面,后用木炭条勾出轮廓,最后描稿上色。

为追求辉煌及立体感,人物的冠饰供器幡盖等处,采用了沥粉贴金的工艺。

1977年,摩尼殿落架对这些壁画进行了揭取和修复,在墙砖上发现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题记,故而殿中的壁画皆于明代绘制,也算时代的珍品。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往古宫人女官》、《往古贤妇烈女》、《五湖百川等众》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旷野大将等众》、《四凟龙神等众》


流动的水陆壁画


2018年12月27日,我专程去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参观《移动的壁画—甘肃河西水陆画展》,进一步加深了对水陆画的了解。

甘肃河西地区的整堂水陆画以单幅画轴组成,被称作“可移动的壁画”。这些画作虽然创作在明清时期,但是佛、神、菩萨、天王、金刚等形象却和敦煌唐宋时期的壁画风格十分相似,因为敦煌画师流落到民间,所有的绘画粉本是代代相传的。

这些艺术精品无论从数量、规模、内涵和研究价值,在国内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文殊菩萨(明代)

文殊菩萨骑于狮上,服饰华丽,神态安详,线条流畅,色彩斑斓。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多宝佛


《法华经》中之佛名,此佛为东方宝净世界的教主,又称多宝如来佛。上部左右绘有六祖佛(毗婆尸,尸弃佛,毗舍婆佛,拘楼孙佛,拘那舍佛,迦叶佛)。下部左右绘有官民众生十九人。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多宝佛画的右下部绘有“信弟子吴起龙、吴起成、吴起云,延男信官吴鉴”题榜,清楚地表明了出资作画的供养人。

中国被忽视的民间艺术瑰宝,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

三官四圣图


三官(天官、地官、水官),四圣(天蓬大元帅真君、天猷副元帅真君、翊生保德真君、真武灵应真君)。

总而言之,水陆画不能简单地归为封建迷信,也不仅只是反映个人的悲观沉浮,水陆画是扬善抑恶,净化心灵的教化书,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近些年,各地初步恢复了水陆法会道场。“善恶报应”的理念正在逐渐恢复。其实,宗教是我国传统精神文化之一,其中蕴含着深层的思想文明。

只要心存敬畏之心,孝顺父母,谦逊礼让,修身诚信,,则可齐家治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