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宜昌這19個農民火了!助力農村產業扶貧,禾元甲在列!

驕傲!

宜昌19人被表彰為2018湖北“百名傑出新型職業農民”,很榮幸,咱們宜昌禾元甲中藥材合作社也光榮上榜哦!

好消息!宜昌這19個農民火了!助力農村產業扶貧,禾元甲在列!

好消息!宜昌這19個農民火了!助力農村產業扶貧,禾元甲在列!

禾元甲中藥材合作社經營天麻、白芨、竹節參、重樓、珠子參等名貴藥材,致力於農村產業經濟發展。合作社由一群80後創業者團隊組成,擁有中藥材種植專業農藝師一名,電子商務師一名,農業管理農藝師一名,技術員數名,目前擁有三百多畝示範基地,十個標準化的育苗大棚。2019種苗可擴展種植面積300畝。

好消息!宜昌這19個農民火了!助力農村產業扶貧,禾元甲在列!

合作社一直立足本土,助力實體;放眼全國,輸出技術。不遺餘力在中藥材發展和產業扶貧路上貢獻綿薄之力。

1. 發展林下經濟、草本藥材,優化本地貧困區產業結構

下堡坪地處鄂西山區,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傳統產業以種植玉米、水稻為主,傳統經濟產出為茶葉和天麻。水稻、玉米、茶葉勞力投資大,產出低;天麻畝產過萬,但是需要耗費大量的木材山林資源。考查本地有野生白芨、七葉一枝花、乾巴菌、天麻、黃精、竹節參等藥材,因地制宜,合作社在林下規範種植這些藥材,山中有綠樹,鬱鬱蔥蔥;林下有藥材,生態和諧,既保障了藥材的地道藥效,又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

2. 荒地改良 綜合利用

農業後繼乏人問題日益凸顯,農業兼業化、農民老齡化、農村空心化現象日益嚴重,今後誰來種地問題十分突出。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大力培育種養專業大戶是必然趨勢。由於種植普通農作物的經濟效益低下,農村年輕人很多外出務工發展,導致農村荒地很多,無人經營種植,這是國情,也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這些田誰來種植?合作社充分利用土地資源,開荒整地、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發展大田藥材經濟50畝。本地氣候環境非常適合白芨、川烏、黃精等藥材的發展,因此本基地的大田以此類藥材為主體。逐步讓荒地換髮新顏,變廢為寶,走在鄉間小道,一派朝氣蓬勃的景象。

3. 創新思維 突破繁育難題 保護野生資源

白芨“幾何倍增產量高,止血美容工業膠”,用途廣,需求量大,白芨野生資源瀕臨滅絕,傳統塊莖繁殖週期長,市場需求量大,合作社技術人員在2015年開始研究“白芨有性繁殖直播技術”。在三峽大學生物與製藥學院多名教授專家的指導下,合作社技術人員採用植物有性繁殖方式,進行仿野生白芨、七葉一枝花、竹節參的育苗,成功研究出一整套仿野生白芨、七葉一枝花、竹節參的繁育技術,該技術經多位專家論證,適合規模化育苗、規模化栽種。合作社建設了育苗基地,合理利用當地山林資源,因地制宜,指導發展社員擴展林下中藥材種植,現核心基地面積達到300多畝。

4.以短養長 年年收益

一般名貴藥材週期長,短期處於投資管理階段。如:白芨需要2-4年,重樓竹節參4-7年,收益緩慢。在此背景下,合作社帶領社員同時發展收益快產量高週期短的暢銷藥材,併成功實現大田藥材套種。如:川烏生長期一年,畝產量新鮮塊莖可達2500-3000斤,市場價格平均3-6元,毛收益可達萬元以上,除去人工成本等淨利潤有5000元以上,相對於普通農作物而言,畝產效益是5-8倍,適合大眾化老百姓種植致富。柑橘茶葉及玉米地,套種白芨重樓竹節參,綜合發展,以短養長,讓社員年年有收益。

5.為百姓服務 增收增產

為種植戶解決銷售問題,實現創收。同時為本地及各省市的廣大農戶提供技術支持,教授“白芨直播技術”,"竹節參播種技術”“竹節參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管理”等技術。今年白芨直播苗移栽面積可達200畝,2019年重樓和竹節參、白芨可移栽面積可達300畝,全國各地政府官員和農戶陸續考察基地,並達成相關合作協議。

合作社將新型職業農民相關知識與理念運用到實踐中,結合本鄉下堡坪鄉地道藥材資源與“電商小鎮”的特色,藉助智慧農業平臺、電商銷售平臺,完善種植銷售體系,帶動本地農村經濟發展,助力社員脫貧奔小康。

好消息!宜昌這19個農民火了!助力農村產業扶貧,禾元甲在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