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率才5%都抢不到标,P2P网贷投资尴尬何时破?

“连续3天,XX贷(某头部平台)5%-6%年化收益的标我都抢不住,气人,哼……”

“多长期?”

“1个月、3个月、6个月,全试了,没戏”

“没天理了,这么低的收益还买不到?”

“嗯,快给我说说你每天在支付宝抢的那只基金叫啥,几点开售?”

“工作日上午8点整,提前2分钟做好开抢准备。顺便提醒一下,限额1万哈。”

“得嘞,明儿试试。”

收益率才5%都抢不到标,P2P网贷投资尴尬何时破?

自2018年P2P网贷行业全面爆雷以来,网贷投资人的投资日常对话就从原本探讨的哪个平台不错,收益高、活动多、还经常加息,变成如今的哪个平台安全、靠谱,怎么才能抢得到。即便是躲过了密集的雷潮期,有些投资人还是瑟瑟发抖,宁愿放弃高收益,选择银行和基金类理财产品。比如上面对话里的俩人,其中一个每天蹲点抢支付宝里蚂蚁财富提供的万份收益1.2元左右的30天定期理财产品;另外一个还少量持有3个网贷平台的标的,到期的网贷投资份额无处安放,收益5%左右的短期网贷产品一概抢不到,只能转向风险低、收益低的其他类理财产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和投友探讨出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普通投资者手里钱少;二是可供普通投资者选择的投资渠道少。

  • 普通投资者手里可供长期投资的资金不多,能有50-100万已然是大额,多数选择P2P网贷的投友手里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基本在50万以内,可用于P2P投资的资金就更少,基本在30万以内,虽说对大户而言,这些钱算少的,但对于每一个个人和家庭而言,哪怕是10万、5万、1万都是大额,毕竟是辛苦付出或省吃俭用攒下的,来之不易。而对于多金的投资者来说,不会选择P2P投资,他们更青睐海外置业。
  • 普通投资者是厌恶风险的,他们一方面希望通过投资理财跑赢通胀,获得财富增值,另一方面又极其厌恶风险,不希望本金有丁点损失,即便损失也希望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10%?20%?30%?还是……究竟多少,因人而异。所以,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可供选择的投资理财渠道和产品的确少之又少,银行稳定收益低,信托收益可观门槛高,股票起伏不定外行不敢进,剩下的只有基金和P2P网贷了。
  • 但是,基金想要博得高收益,须坚持长期定投,至少以3年起步,否则难得理想收益。而P2P则一言难尽,作为金融创新的典范,它曾给急需资金周转的企业、个体经营户,甚至个人解决了燃眉之急,同时也为有闲置资金理财需求的出借人提供了可观的收益。然而,这种金融信息中介撮合借贷两端的模式被不断复制,直到变异,成为不法分子非法谋利的手段,上虚假标的、设资金池、玩跑路,不仅置投资人于恐慌中,也将真正致力金融创新的同行置于漩涡之中。为了加强监管,肃清整个网贷行业,金融监管部门推出一些列整改举措,从早期的备案整改通知到近期的网贷分类处置175号文和推进合规检查1号文,明确了退出平台标准,加速整个行业洗牌,正本清源,去伪存真。

春天来了,但P2P网贷行业仍过着寒冬。经过洗礼的P2P行业留给投资人的平台可能不足100家,甚至只有50家;年化收益率将降至8%,甚至更低;对借款人和出借人的要求也会愈发严格,再也不是零门槛投资了。毋庸置疑的是,病树前头万木春,未来呈现给投资人的将是更规范的平台,更健康的行业,更安心的投资理财环境,期待打破眼下尴尬投资局面的那一天快快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