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開火35家,單店月收20萬,這個爆款是怎麼來的?

專注奶蓋茶細分品類,僅一款烏龍芝士奶蓋茶,一天就賣出近6000杯。這個品牌是如何用為數不多的產品,成功鎖定年輕消費群體的?

發現:新晉網紅奶蓋茶品牌,一年開火35家門店

週末,鄭州360國貿商場,七樓。

一個年輕女孩指著一家名為“不是蓋的奶蓋茶”的門店,和同行的男孩說:“這家的奶蓋特別好喝,特別是烏龍奶蓋。”

作為新晉走紅的茶飲品牌,不是蓋的正成為年輕人消費的時尚熱點。創立至今1年,開出35家生意火的茶飲店,成為新的“打卡聖地”。

一年開火35家,單店月收20萬,這個爆款是怎麼來的?


產品:打造爆款,一天賣出近6000杯

先來看一組數據:

在不是蓋的門店,單品爆款“四季春烏龍芝士奶蓋茶”,一天賣出近6000杯。其中,商丘萬達商場店,面積8㎡,開業當天,這款奶蓋茶賣出200多杯。

一年開火35家,單店月收20萬,這個爆款是怎麼來的?


之所以取得如此成績,不是蓋的聯合創始人王濤認為:產品市場切的準,不是蓋的門店菜單上,有4個系列的產品,分為奶蓋茶、鮮果茶、奶茶以及芝士水果系列。

從菜單分佈上,可以一眼看出奶蓋茶是主推產品,位於左邊第一行。有芝士奶蓋茶、草莓奶蓋茶、低脂奶蓋茶,三種大類奶蓋茶又細分成四種不同的口味,佔據產品總數的二分之一。

這樣就能給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是蓋的的奶蓋茶很好喝。

“創立之初,就想和傳統的茶飲店做出區別,產品少做幾款、做精。”王濤介紹說,產品太多,顧客會陷入選擇疲勞的狀態,反而降低購買意願。只有做出結構,步步優化,不僅能降低管理成本,也能提高復購率。

經過幾個月的市場反饋,芝士奶蓋茶系列最受市場歡迎,其中四季春烏龍芝士奶蓋,成為消費者點單爆品。

一年開火35家,單店月收20萬,這個爆款是怎麼來的?


標籤:茶飲和潮流元素相結合,強化品牌記憶點

奶蓋茶崛起的背後,是不斷迭代的市場和消費者挑剔的眼光,特別是新一代年輕人,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喜愛嚐鮮。

王濤認為:讓消費者記住品牌,“標籤”很重要。

縱觀當下的茶飲行業,不難發現,每一個叫得上名字的品牌,都有著它們鮮明的記憶點。

比如,喜茶的“排隊”、奈雪の茶的“小清新”、因味茶的“融資”、荼啡茶的格調......這些擁有鮮明定位的品牌,都有著強大的IP原創能力,讓品牌在產品之外有了記憶點與傳播點。

荼啡茶的新中式是在敬重厚重的茶飲文化,不是蓋的則是用一種年輕化的潮流範去烘托產品的質感。

一年開火35家,單店月收20萬,這個爆款是怎麼來的?


“好喝的奶蓋茶就是不是蓋的,不是蓋的就是奶蓋茶的代表品牌。”王濤說,不是蓋的誕生之初,就以“茶飲年輕化”為目標,融入潮流元素,不斷創新研發。

在不是蓋的產品理念中,“不是蓋的”代表對產品主義的極致;而將其用於形容人們性格時,它又代表著強大、優秀等特點。

同時,以一種輕鬆的口頭化方式呈現,契合年輕人的流行文化。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不是蓋的的品牌基因與品牌氣質頗有不謀而合之處。真正契合品牌典型的“標籤”會讓品牌產生自然的關聯,與品牌的特質相得益彰。

營銷:賦予產品和品牌鮮活的生命,建立和顧客的情感鏈接

關鍵詞一:故事

提起不是蓋的、奶蓋茶,很多人都會不自覺將其和“蓋世英雄”聯繫在一起,自動腦補出大話西遊的經典劇情。

為此,不是蓋的《蓋世英雄主題店》落地生成,喊出“喝杯不是蓋的,做自己的蓋世英雄”口號。

以金箍棒、緊箍咒等元素為杯身圖片,搭配大話西遊經典語錄,覆上七彩的奶蓋,打造一杯產品的故事,勾起人們兒時的記憶,加深顧客對品牌的印象,進而吸引消費。

例如,“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總有一天他會踩著七彩祥雲來娶我。”、“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等。

關鍵詞二:借勢

品牌營銷的關鍵,在於能否借勢。這個勢,大到行業趨勢,小到一個節日、一部劇,甚至一句流行語。

以當下大火的影視劇《延禧攻略》為例,爾晴是劇中最反轉的角色之一,腹黑到人人誅之,不是蓋的就借勢推出七夕特輯,並喊出“確認過眼神,你就是那個我想祝福的人(爾晴除外)”。此外,為慶祝順嬪下線,門店推出秋季新品“鳳梨·好個秋”。

一年開火35家,單店月收20萬,這個爆款是怎麼來的?


關鍵詞三:有趣

不是蓋的策劃了一個活動:5秒之內連讀繞口令三遍,語音發送至微信公眾號後臺,可獲得暢飲季卡一張。

這句繞口令就是“不是蓋的的奶蓋茶蓋的奶蓋真的不是蓋的”。短短兩天時間內,就有1239人參與了此活動,其中356人通關。

這種兼具挑戰性和趣味性的遊戲,既可以激發人們的獵奇心,又能吸引顧客注意,加深他們對品牌的記憶點,可謂一舉兩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