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9萬!中國老賴5年翻153倍說明啥?


1329萬!中國老賴5年翻153倍說明啥?


中國老賴有多少?答案是:13290141例。

這是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最新公佈的失信被執行人(俗稱:老賴)名單,時間截至2019年3月10日。

5年前的3月10日,《人民法院報》公佈的這一數據為87079人。簡單算一下,和5年前相比,現在的老賴人數翻了大約153倍。

1329萬!中國老賴5年翻153倍說明啥?


為何5年間增加這麼多?

1

按照法律術語,老賴是指被執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一群人的總稱。通俗講,就是他們擁有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但是出於某種原因拒不償還債務。

老賴突然增多的原因是之前社會信用體系不健全,很多人都是“借了錢我就是大爺”“不還你也拿我沒辦法”的觀念肆意妄為,如今,徵信體系完善了,當老賴們接二連三的被公示後,就會感覺老賴變多了。

其實,從根本上說,老賴增多,有以下幾個深層次原因:

第一、社會信用和社會大眾的意識出了大問題。

因為中國還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信用體系,仍然沒有完全建立起來。這給了老賴生存空間。如果整個社會的信用體系建立並完善了,處罰措施到位,老賴自然會大大減少。

因為制度不健全,甚至有人利用這種漏洞來騙取別人的錢財,以前有句話叫“笑貧不笑娼”。甚至有人戲稱:“我憑自己本事借的錢,憑什麼還?”

第二、債權人的意識不夠,打官司怕麻煩。

當初很多人在和老賴打交道的過程中,並沒有能力識破老賴的本性和還款能力,債權人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護自己的利益。事情發生後,也沒有及時到法院起訴,就造成很多人成了老賴。

第三,誤判了形勢,經營困難造成。

以上兩種更多的是“主動”成為老賴,但還有一些人並不是想成為老賴,但確實還不上錢了。當初預計的情況太樂觀,形勢太好,後來的變化太大,大環境決定了他的經營無法正常,比如ofo的戴威。

2

“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史記》中記載的漢代季布的誠信故事,讓世人明白,誠信堪比百斤黃金。

2010年,《感動中國》將獎項頒給了“信義兄弟”孫水林、孫東林。在哥哥孫水林一家五口人身遭車禍去世的情況下,弟弟孫東林不遠千里將工人的工錢及時送到並按時發放。

但是,現實中失信的案例不斷見諸於各種媒體,我們身邊也經常會碰到失信的行為。更有甚者,有人採用轉移、隱匿財產、逃避執行等方式拒不履行法院判決。

賴帳行為不只存在於陌生人之間,熟人之間更多。

老賴賴帳的套路基本上是一樣的:錢一“借”到手就開始有意冷淡疏遠,如果債權人不好意思開口催要,它們從來不會主動提還錢的事,等債權人實在忍不住張口時,就各種藉口拖延,催的慢了不理不睬,催的急了便惡語相向,甚至各種暴力威脅、黑惡勢力恐嚇,最後電話微信拉黑、搬家跑路,斷絕一切聯繫,玩失聯。

不起訴要不回錢,“急什麼,又不是不還你”;一起訴又成了老賴的藉口,“有本事你告去啊”、“你都告我了,我還還什麼錢”、“這不是逼死人嗎,有錢不早就還你了”……

以上好多都是老賴的原話。“沒錢”成了它們理直氣壯的理由,且底氣十足,借錢給它們用反而成了它們怪罪的理由。

按照這些人的邏輯,別人的血汗錢都應該白白地奉獻給它們揮霍才行,一要賬立馬就成了惡人、罪人。即使經過法律判決,很多債權人依然拿不回自己的血汗錢。

3

近幾年,國家對老賴的整治費勁了功夫。

據中國執行信心公開網信息顯示,截至3月10日,法院限制老賴乘坐飛機19735120次,限制老賴乘坐火車5647687次。

懲制老賴的方法越來越嚴,可實際上賴賬行為並沒有減少?

3月7日,由楊洋擔任法定代表人的上海楊洋影視文化工作室,因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而被法院判決強制執行,楊洋被列入被執行人名單。

同日,黃太吉主體公司暢香利泰(北京)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被北京朝陽區人民法院列入失信執行人名單。

3月8日,全國執行信息平臺顯示,暴風集團已在3月7日被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

…….

失信被執行人頻頻見諸報端,這又是為何?

從去年9月18日,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公佈的十大拒執犯罪典型案例或許能找到答案。

海南高院分析,這些被執行人拒不履行生效裁判主要有轉移財產、欺騙法院、抗拒執行等表現形式。造成抗拒執行的原因很多:

有的被執行人認為法院判決不公,故不願履行,抵抗情緒明顯;

有的被執行人負債比較多,即使設法去履行也無濟於事,乾脆“一賴到底”,就不履行了;

有的被執行人不主動履行,而是坐以觀望,以法院執行的力度來決定履行的態度:如果法院執行時沒有找到或在執行時力度不大,就變著法子能拖則拖,即使有錢也先不給;一旦看到法院採取了強制力,就會變被動為主動,將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履行完畢。

更有一些被執行人自認為社會關係好或所處地位高,通常表現為一些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還有一些具有特殊身份的人以及在社會上所謂的能夠呼風喚雨的“能人”,期望通過自身或他人的權力、關係“打招呼”,要求法院給予他們特別保護,漠視法院執行的嚴肅性等等。

另外有網友也給出了答案:這是因為懲罰太輕了。

一般失信被執行人仍然可以乘坐動車普通座位,可以乘坐汽車,可以自行駕車等,對其日常出行的影響有限。

其次,失信被執行人有其他辦法可以規避聯合懲戒。如可以借用其他人的身份證去銀行貸款或讓其他人代其擔任公司高管職位等。

有分析人士還建議把“‘惡意借債不還’”納入刑法。

4

壞消息是,被公開的老賴越來越多,好消息是,國家已經開始對嚴重失信行為“亮劍”。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3月6日表示,要從根本上扭轉失信問題高發的態勢需要標本兼治,下一步的措施將突出“三個著力”。

一是著力加大失信聯合懲戒力度。將凝聚社會合力,及時對嚴重失信行為“亮劍”,加大跨地區跨部門的聯合懲戒力度,使相關的市場主體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願失信。

二是著力拓展守信聯合激勵。在加大失信聯合懲戒力度的同時,今年將重點完善“讓守信者處處受益”的體制機制,讓守信有價、讓守信有用、讓守信有感。

三是著力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監管機制。加強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信用服務體系建設,強化公共信用評價和社會監督。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最近也表示,現在徵信很多都用到了社會領域。“我們看到很多女兒找男朋友,未來的岳母說,你得把人民銀行的徵信報告拿來看看。”

這看起來是個玩笑,但如果你真的失信了,可能會寸步難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