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2019年土地首拍迎來“開門紅”

揮別2018年,全國多城特別是一線城市的土地市場迎來“開門紅”,但熱鬧的背後也“因城而異”。

日前,北京土地市場迎來新年首拍。經過19輪報價競爭,豐臺區花鄉9號線郭公莊區域1518-L01地塊被京投與郭公莊投資聯合體以37.2億元拿下,溢價率13.5%,最高銷售單價不得超過每平方米71087元。

最近,北京土地市場已經屢次釋放利好信息。就在去年12月底,北京首次計劃推出三宗集體建設用地,全部用於共有產權房及配建設施。由於減去了土地徵收等環節,三宗地塊的起始樓面地價明顯低於周邊國有土地,這意味著開發商在同等銷售價格外有了更大利潤空間,將有助於吸引更多開發商加入共有產權住房的開發建設。

就在1月24日,上海迎來新年後首宗商辦地塊出讓。市場公開信息顯示,這宗位於上海頂級商圈之一的南京西路商圈的商辦地塊,在3個競買人經過長達2小時、526輪競價後,由華潤置地、上海北盛企業發展有限公司、萬得信息組成的聯合體,以總價58.02億元、溢價率23.05%摘得。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雖然上海土地市場降溫,但上述地塊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地塊價值十分稀缺,受到實力房企的追捧在情理之中。

在深圳開年首場土地拍賣中,華僑城以底價23.34億元競得坪山商業用地,地塊內將建一棟不低於300米的高樓。

不過,上述地塊原定於去年12月4日出讓,但去年11月20日一份補充公告將地塊出讓時間推遲至去年12月11日,2018年12月10日又發補充公告將地塊出讓時間推遲至2019年1月11日出讓,且兩份補充公告對競買人資格條件要求均有調整,最終將競買申請人條件由深圳註冊的企業法人調整為中國境內或中國香港註冊企業。

此外,第二份推遲公告將競買申請人持有兩家以上(含兩家)五星級酒店物業51%以上產權,並持有五年以上(含五年)的條件,改為競買申請人僅需持有五星級酒店。

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總監何倩茹認為,近兩年深圳的土地市場競爭不太激烈,主要是出讓條件日趨嚴格,多以底價出讓,且以商業辦公和工業地塊為主,單宗土地的成交總額並不高。

在廣州,曾在一天之內一口氣出讓5宗用地。此外,武漢、鄭州、石家莊等多個城市也完成了2019年首次土地出讓。業內人士表示,2019年一些城市依然保持土地供應的高節奏,在有效供給房地產市場的同時,也應密切注意去庫存不足等問題。

中國指數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300城市土地出讓金總額為4.1773萬億元,同比增加2%。一線城市土地出讓金為5517億元,同比下降12%;二線城市土地出讓金為20520億元,同比減少1%;三四線城市土地出讓金15736億元,同比增加15%。

其中,北京與深圳降幅較為明顯,土地出讓金分別為1682.9億元與445億元,同比2017年下滑40%和45%。而廣州去年土地出讓金同比增長了12.7%。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全國300個城市成交樓面均價為每平方米2159元,同比下滑11%。全國300個城市土地平均溢價率13%,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

此外,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一二線城市合計住宅土地流拍高達382宗,創下近6年來的最高紀錄,同比上漲167%。

克而瑞研究中心認為,由於房企已經逐漸迴歸理性,對拿地的態度更為謹慎,不少企業在內部都提高了拿地前測算階段的投資回報率,且資本市場環境走弱的預期依舊,2019年土地整體價格預計將持續走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