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中的名貴品種:“清代孔雀綠釉燈臺”

	陶瓷的釉面是千年來瓷器藝人一代又一代的積累,是他們用雙手、智慧、汗水甚至生命澆灌煅燒而成,且永恆不變。孔雀綠釉的出現,突破了中國傳統低溫綠釉的那種深沉的青綠色調,以其明翠雅麗的特點,而成為中國綠釉瓷中的珍貴品種。傳說孔雀綠就像一位身穿美麗衣裳,在焰火中跳著孔雀舞幻化而成一樣傳神和美麗。 

瓷器中的名貴品種:“清代孔雀綠釉燈臺”


孔雀綠釉又稱“法翠釉”、“翡翠釉”、“吉翠釉” 。一種以銅為著色劑的低溫色釉,起源於宋、元民窯,最早見於宋磁州窯;明成化時,景德鎮窯燒製成熟。孔雀綠釉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是難得一見,極為名貴的品種,目前珍藏於我國各大博物館的實物標本資料也極為有限稀少,因而確實彌足珍貴。
瓷器中的名貴品種:“清代孔雀綠釉燈臺”


綠釉最早見於漢代,從漢代的鉛綠釉陶開始,低溫綠釉的燒製一直都沒有間斷過,宋代的磁州窯和定窯等都有燒造,定窯所燒的綠釉被稱為“綠定”,彌足珍貴。金代扒村窯和元代磁州窯都有綠釉釉下彩褐彩的製作。元代景德鎮在優質的瓷胎上燒製成了孔雀綠釉釉下青花的新品種。明代的綠釉以孔雀綠色釉為主,早期有呈色似瓜皮的“瓜皮綠”,永樂年間有淡綠色釉。
瓷器中的名貴品種:“清代孔雀綠釉燈臺”


“清代孔雀綠釉燈臺”一件,此藏品底部12.3釐米,高19釐米。此燈盞由油盞、託柱、承盤三個部分組成。藏品通體施孔雀綠釉,釉質晶瑩,釉面溫潤老舊,細開片玉質強,造型古樸穩重,渾厚大器。器表面包漿老化跡象自然,時代風格及使用痕跡明顯,具有鮮明的歷史特色。整體煥發出一種歷史的韻味,流傳至今可謂寶中之寶也。
瓷器中的名貴品種:“清代孔雀綠釉燈臺”


孔雀綠釉瓷器本身就彌足珍貴,孔雀綠釉瓷器通常掛釉後經1300℃左右高溫燒製而成,但由於工藝複雜,燒製溫度極難控制,要燒出理想翠綠色釉面瓷器,成品率極低。所以存世量非常少,是古代瓷器中的名貴品種。其價值在收藏界佔有不可低估的地位。

點擊下方觀賞更多你沒見過的瓷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