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貼標籤”的路上,是否有你?

1. 給自己貼標籤,

某種程度是在給自己找託辭和藉口。

老公心血來潮,買了兩隻烏龜回家,還給烏龜買了一個超級大的水缸和一大推食料。他說兒子喜歡烏龜,要培養孩子和小動物的情感。我接受他為兒子做的努力。可問題來了。

首先,孩子太小,無法自己完成養烏龜的過程,定期換水必須大人提供幫助。其次,老公在外地上班,照顧烏龜的瑣碎小事全部都落在我的頭上。

對此,我表示很不滿。對他說,你知道我是一個被照顧型的人,不是照顧型的人,為啥你要我去照顧兩個烏龜?

老公不慌不忙的說:為什麼你要給自己貼上這樣一個標籤,非黑即白呢?

我一下明白他所表達的意思。雖然只是照顧烏龜這樣一件小事,但由於我不願意,因此給自己貼上了“非照顧型”的標籤,這樣我就可以有恃無恐的拒絕照顧烏龜,多了義正言辭的正義感。

我是非照顧型的人,因此我不願意照顧烏龜;

我不願意照顧烏龜,因此我是非照顧型的人。

什麼是因,什麼是果?

似乎陷入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無限循環裡。

給自己貼上標籤,是說明自己只能有一種選擇,以片面籠統的方式概括了所有的可能性。

我說自己是被照顧型的人,那麼在各種人面前我都可能享受到被照顧的樂趣嗎?

其實未必。

相反,在關係裡未曾達到自己內心的期望,反而會體會到更多的憤怒和委屈。

也許我會想,本來我就是小公主,為什麼你們不來照顧我,遷就我,把我捧在手心?

也許我還會想,你都知道我不是照顧型的人,為什麼還不體諒我無法把你照顧得很周到、很得體?

然而,沒有人能夠在關係裡一直得到他想要的東西而完全不付出。

反思我自己:我並不是如自己所說的“非照顧型”的人。

在和朋友相處時,常常不由自主的去關注他們的感受、情感起伏和需求。

在和老公的關係裡,也常用心的給予他所需要的情感支持,通過實際行為傳遞出來。

在和孩子的互動裡,在他力所不及處,提供生活上的照料,承擔養育責任。

那麼,我給自己不假思索的貼上“非照顧型”的標籤,好像以為這樣就可以不去完成老公交代的任務,從此高枕無憂,但卻阻礙了我進一步去了解自己不願意照顧烏龜的心理動機,是對自己曾經費盡心力去照顧別人的事實的極大否定。

比如,我就是懶,不愛動,這樣就可以不去運動了。

比如,我做事就是粗心,大大咧咧,這樣就可以不拘小節,不必承擔責任了。

比如,我就是思維不敏捷、邏輯能力不好,這樣就可以不用學習和訓練了。

……

太多太多給自己貼的標籤在主導我們的生活。

事實是,這樣的託辭和藉口只能是南轅北轍,無法解決問題,無法修正自我,也無法完成自我的成長。

2. 給孩子貼標籤,某種程度是在發洩自己的情緒,

附加自己的期望,看不見孩子。

一個家庭裡有兩個孩子,都是女孩。一個上初中,一個上小學。本來冒著很大的風險生了老二,期望是個男孩,結果未能如願。所以老二和老大由於排序的不同,獲得的對待方式也不同。

女孩的婆婆焦慮的告訴我說:老二以後上學肯定沒希望,她成績不好。

我瞭解到他們家庭對待兩個孩子的方式,對待老大基本沒怎麼管,自己學習、生活,很有獨立意識和自我想法,對學習也有自己的目標。但對待老二,明顯的感覺他們給孩子貼了各種標籤。

而她上學肯定沒希望,無疑就是一個具有殺傷力的“負面標籤”,猶如壓在孩子身上的大石頭,無法動彈。

仔細分析會發現,老二從一出生就承擔了成人的失望、傷心情緒。他們心裡可能會埋怨,為什麼你不是男孩?即使不是男孩,也要做到和姐姐一樣優秀,甚至超越姐姐,像個男孩一樣。這樣家裡人才能得到寄託和安慰。

而姐姐站在妹妹面前,弱小的妹妹感覺到了高山一般不可逾越。

越是對妹妹的要求高,越是無法對妹妹滿意。

“負面標籤”便成為妹妹從養育者身上獲得最多的信息,婆婆說自己上學不行、成績不好,姐姐也說自己笨。

久而久之,孩子真如婆婆說的那樣,成績不好,學習不好,沒有出路。

他們在用“貼標籤”的方式驗證了自己的“假設”,成為無法打破的死循環。

在老二的養育方式上,他們並沒有看到孩子的成長規律和獨特性,把更多無法排解的情緒釋放在孩子身上,對她抱有極大期望的同時,又用“貼負面標籤”的方式一次次打擊和否定孩子,讓妹妹遍體鱗傷。

很多人對這種方式已習以為常,但細想起來,卻能讓孩子一生都活在姐姐的陰影下,活在低價值感和自我否定中。

所以,給孩子貼“負面標籤”,如果只是在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在傳遞自我的期望,對孩子真實的個性視而不見的話,那麼對孩子是極不公平,極不負責的做法。

我們期望孩子能夠生活得好,是要給TA一種可以接納的家庭環境。

無論TA的性別如何,身高膚色如何,長相如何,都是無人可以取代的,都是可以無條件接納的。

所以,不可以隨意的貼上標籤,來寄託我們的希望,承擔我們的情緒。

在“貼標籤”的路上,是否有你?

要知道,一個標籤,就能夠讓孩子定型,還能讓孩子失去修正的內在動力。

比如,我家孩子就是不好好吃飯,那麼他好好吃飯反而成為非正常了。

比如,我家孩子總是拖延,讓他做點事,就是慢吞吞的,那麼這種拖延可以成為不去做的最好理由。

比如,我家孩子就是好吃,吃本來是人活著的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反而被貼上“好吃”的標籤,那他是否就應該每天沉迷於吃,而無所事事?或者是在“好吃”這件事上和你鬥智鬥勇?

一個標籤,讓我們快速果斷的給孩子分了類。

難以看到孩子的真實樣子。難以去察覺關係中的問題。難以自我反省。

給自己貼標籤,給孩子貼標籤,給別人貼標籤,都在阻礙我們和他人之間真實的親密關係的建立。

偏見的產生也許不需要理由,但貼標籤無疑會讓偏見離真相十萬八千里。

所以,在貼標籤的路上,我們究竟還要走多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