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纪年》说:舜囚尧,舜野死,而与历史中的说法却相反,你相信禅让制吗?

子惠小幸运


“尧舜禅让”的故事,因为《史记》等先秦各种史料的记载,被我们耳熟能详,并且被后世传为美谈。而“尧舜时代”,也被古代王朝社会推崇为最高的政治版图。

但西晋时期从魏王墓出土的,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及战国时期的魏国史官写的《竹书纪年》,对尧舜时代的记载,却是另外一个版本。其中有“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这样的话。也就是说,并不是尧自动把帝位禅让给了舜,而是舜夺取了尧的帝位,还流放囚禁了尧。

(尧舜禅让)

那么,这两个如此截然相反的记载,究竟哪一个是真实的呢?

很多人认为,《竹书纪年》的记载应该是最真实的,理由有这么几点:

其一,《竹书纪年》比《史记》成书时间早。一般来说,成书时间越早,所记载的越接近于史实。

其二,经过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大量的史料已经焚毁。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更多来自于当时的传说、司马迁的推断,以及司马迁所要表达的“微言大义”的需要,真实性存疑。

其三,汉初的儒者,根据儒学发展的需要,已经对一些历史进行了大量的篡改。汉儒打造的“尧舜禅让”“武王伐纣”等政治样板,明显带有偏见性。

其四,长法马王堆出土的简册,与《竹书纪年》的记载比较吻合,反而与《史记》中的内容有很大不同。

这种说法对吗?

我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也是存在问题的。

(司马迁剧照)

诚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由于史料缺乏,又不是亲眼所见,确实存在想象的成分。但是,难道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官,就是亲眼所见,就有很多史料吗?就算那时候有许多甲骨文,但甲骨文是商代才出现的。甲骨文记载的上千年前的事情,难道不是经过当时的人口口相传的结果吗?

既然司马迁所得到的口口相传的结果有错,难道甲骨文记载,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官所得到的口口相传,就是真实的吗?

至于“微言大义”的记录方式,《史记》肯定是有的,汉儒们重新修订历史肯定是有的。毕竟司马迁及汉儒们所在的大汉王朝,是一个大统一王朝,需要稳定,需要秩序,反对暴力夺位而重新造成天下大乱。这样的想法,体现在史书上,体现在经学中,从而把尧舜时代的政治,写成温和的禅让方式,也是可以理解的。

(三皇五帝)

但是,难道春秋战国的史官们,在写《竹书纪年》的时候,没有想表现“微言大义”的想法吗?

春秋战国时期是分裂的时代,那时候讲的是优胜劣汰,是弱肉强食,是霸权主义。哪个国家强大起来了,他就可以打败别的国家,称霸天下,从而反过去欺负别的国家,而不是被别的国家所欺负。

说在尧帝德衰(也可以说是力量变弱,或者变老的意思)的时候,舜帝把他流放,并且阻止尧的儿子丹朱和尧见面(也可以说是联合反抗的意思)。这难道不就是在表达“微言大义”吗?不就是在表达春秋战国时期的君王必须要自强,若是不自强就会被别人给取代吗?

由此可见,并没有《竹书纪年》和《史记》哪个记载更真实的问题。只能说,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罢了。

再说了,“三皇五帝”在历史上是不是真的存在,这本身就是存疑的。因为都是口口相传下来的,而且到现在为止,我们都没有找到能证明他们存在过的考古学证据。因此,并不能肯定地判断《竹书纪年》和《史记》谁对谁错。


张生全精彩历史


尧舜禹所处的时代就是原始社会,所谓的部落首领其实就和动物世界差不多:在一个狮群里,肯定是强壮的公狮做首领,公狮老了,会有年轻的或外来的公狮来挑战它的权威,新狮子打败了老狮子,自然就成了首领。

尧老了,由年轻有为的舜接替他,并且还夺了尧的两个女儿当他的妃子。舜老了,由治水有功的禹接替,这都是顺理成章的事,但里面肯定包含了腥风血雨,包含了比拳头、亮肌肉的过程。舜当了首领,就有尧的儿子朱造反,大禹当了首领,他的儿子启就继承了他的位置,证明当时的禅让根本是后人虚构的,就是个骗局。

原始社会因为距离我们过于遥远,没有文字资料记载,所以周公、孔子等人才美化虚构了远古一个个完美的君主、一个完美的制度,用来作为自己推行自己思想的依据。

我们看看后世几个有真实历史记载的禅让是什么样子,就可以猜出尧舜禹的禅让的真相了。

一、王莽篡汉。

王莽是个外戚,但幼年丧父。他的姑姑王政君先后成了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太太皇太后,他们一家子可以说在西汉末年都是横着走的人物。王莽年轻时装出一副善良、勤恳、孝顺的样子,博得了姑姑、叔父的好感,一步步走上了人生巅峰。

王莽掌握了汉朝的权力后,又立了个小皇帝,自己摄政,又指使手下制造了一系列的祥瑞事件,然后就让人假托皇帝之手写了禅位诏书,当上了新朝的皇帝。

二、汉献帝禅让给曹丕。

曹丕派人逼着汉献帝写禅让诏书,汉献帝被逼无奈地写了。曹丕本来美滋滋地接了诏书准备登基了,华歆等人却教唆曹丕把诏书退回去,反复了三次,曹丕才假装谦让不过,扭扭捏捏地当了皇帝。

当了皇帝的曹丕高兴地说:“我到现在才知道古代的禅让是怎么一回事了!”曹丕的一句话可以说道尽了禅让制虚伪的本质。

三、赵匡胤陈桥兵变。

宋太祖赵匡胤本来是周世宗柴荣的殿前都点检,也就是皇帝的御林军,是柴荣最信任的人。但当柴荣英年早逝,8岁的小皇帝柴宗训继位后,手握重兵的赵匡胤和他的手下就动起了歪心思。

赵匡胤让人假传消息,说有契丹入侵,他自己率领大军假装出征,走到陈桥驿,一帮子手下给他披上黄袍,他就当了皇帝。然后又率领军队回去,逼人家孤儿寡母禅让。

从以上三个所谓的禅让事例就可以看出,哪有什么真心实意的禅让呀,都是被逼迫的呀。要不好好的皇帝、首领不干,脑子锈掉了,要让给一个外人。历史上绝大多数的皇帝老了也不退位,非要干到死不可,让给自己的儿子都不愿意,何况要让给一个不相干的外人。

禅让,你信吗?反正我不信!朋友们,你怎么看古代的禅让,欢迎留言讨论。


雪堂说史


公元279年,在今河南汲县出了一桩大案,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大墓被盗。土夫子名叫不准,他在进入墓室后由于里面一片漆黑,就点燃散落在地上的竹简来照明。事后不久,不准案发被抓。墓中的这些竹简被整理出来后发现,它是一部战国时期晋国史书,三家分晋后被魏国所得,这就是《古本竹书纪年》, 又称《汲冢纪年》。

照理说呢,这部史书由于躲过了秦始皇焚书,以及秦末农民起义所造成的破坏,再加之年代久远,可信度应该远高于几百年后的《史记》。非常可惜,这部弥足珍贵的史书在宋代以后就彻底遗失了。

到明万历年间,在著名藏书家范钦的藏书阁里出来一本《竹书纪年》——这个就是《今本竹书纪年》,所谓的舜杀尧、禹杀舜、启杀益等耸人听闻的内容就是出自这里。

由于记载的内容太过另类,所以有人就要忍不住和它较真了——清道光进士朱右曾,把自晋以来、明以前的诸古史典册中,凡索引过《古本竹书纪年》的内容都收集了出来,发现并没有任何关于舜杀尧、禹杀舜的记载。朱右曾于是将收集的这些内容编撰成了一本书,叫《汲冢纪年存真》。

▲这是“复活后”的《古本竹书纪年》,俗称《存真》。

《古本竹书纪年》中还记载了一起耸人听闻的事例——伊尹篡位,太甲杀之。伊尹是助商灭夏的大功臣。“尹”是他的官名(相当于现在的总理),类似于现在的“李处长”、“刘秘书”的叫法。《古本》说尹总理欺商汤的孙子太甲年幼,想取而代之,却被太甲所杀。就跟《鹿鼎记》里康熙爷杀鳌拜一个样。可这些是真的吗?

目前出土的甲骨文证实,所有跟伊尹有关的内容都显示伊尹是个大大的忠臣,后世商王对其评价极高,而所谓的篡位自立纯属子虚乌有。

现在有些人为了抓读者眼球,故意断章取义来迎合大众的猎奇心里。至于舜杀尧、禹杀舜可不可信,《古本》《今本》与甲骨文哪个更加真实,您说了算。


雨轩7992


一直以来,公认的最可靠最真实的历史史书记载都是司马迁的《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有着“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美誉。但是,随着现代考古的发现,史记所记载的内容也并非百分百准确!

《史记》里记载舜经过了尧的考察,得到肯定,于是在祖庙进行禅让仪式,尧死后,舜来管理国家。《竹书纪年》则记载舜得到权利之后把尧囚禁起来,还不让他的儿子和他见面,于是舜取得帝位!战国时韩非子也有如此说法: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可见韩非子也是怀疑禅让制度的。

其实,中国历史上西周以前的事主要靠传说,没有文献资料加以论证,《竹书纪年》加上韩非子所著在尧、舜、禹这帝位传承上似乎《竹书纪年》比《史记》更具有逻辑性,但是《竹书纪年》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作品,距离尧舜禹时期依旧很长,也未必可靠!

各史书记载截然不同应该和学说有关,韩非子的韩国和《竹书纪年》的出地魏国都属于三晋之地都倾向于法家思想,而到了汉朝汉武帝时期就开始以儒家思想治国,儒家学派按照自己的理想构建的禅让制度,而在法家眼里就成了黑暗的勾心斗角的权利争斗。

也就是说尧、舜、禹帝位传承只能按照符合他们的学说来写,都不一定是真实的!


骑驴仗剑看世界


目前从陶寺遗址考古发现,该遗址为公元前2300~1900年,遗址面积280万平方米,文化属性为龙山文化,是龙山文化目前已考古发发掘最大遗址,从年代看尧帝所处年代为公元前2281~2163年,考古学家基本认为陶寺遗址为尧都,而陶寺遗址受过多次毁损,最后在公元前1900年徹底毁灭,说明了在尧时代暴力斗争非常剧烈,有些考古学家认为陶寺毁灭的外界暴力来自石卯遗址,在那暴力主导的时代不可能产生权力禅让,而且从历史传说及舜帝墓看,舜帝应是洞庭湖流域的首领,与尧帝无关,而且舜帝一族受到受到长江以北的军事压力,舜帝意在为族人找个安全地方搬迁,从洞庭湖向南寻找安身之处,走到广西蒼梧地方,结果被当地土族打死,随从将之遗体运回湖南,匆匆将舜帝埋葬在九疑山下,后随从告之其妃子娥皇,女英,她俩找到九疑山,但九疑山九峰峰相似无法找到舜帝墓,哭至滴血落在竹子上,成斑竹,后有毛主席诗中写有:“

九嶷山上白云飞,

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

红霞万朵百重衣。”名句。


手机用户4956637504啊


连近代的人物事迹都有人乱加毁谤来哗众取宠,以博眼球(如雷锋精神,被调侃做事不留名却用笔记本记录,来误导大众对乐于助人精神是带有某种不可告人的目性的),何况上古时期的人物事迹。

《竹书纪年》是战国时期的作品。战国时期是一个礼崩乐坏,诸侯混战,士大夫窜权的非常时期,为证明自己的政权合法性,难道不可以篡改历史以证明自身的合法性?魏国是三分晋的其中一个士大夫家族,其也是参与放逐晋国最后一位君主晋静公的士大夫家族。其立的魏国下的史官难道就不能为魏国立国找"合理"?

记录历史是为让后代明白道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所以才会有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是为警醒后世当权者所著。也是让后世当权者明白,所作所为会有人记录,功过是非将会留给后人评说。

历史上改史最有名的唐太宗,其历史功绩彪炳,但也无法掩盖其逼父弑兄篡改历史的污点。这就是记录历史的目的性---警醒后世当权人物注意自己的行径。

为什么《竹书纪年》不存世留传?除开真假辨别,很大程度上来说其丧失了警示教育后世当权者的最主要目的,不符合对当权者约束机制,更不符合农耕文明的文明特点---稳定和谐发展生产,少点动乱,所以中华大地一直以统一为最终目的,不论那个民族入主中原。


AZG155


说到司马迁所编撰的《史记》是中国一套规范的巨著,也是因为没有其它相类似的作品可以提供参考吧。同时,人们也提出了《史记》的成书依据的一个最可能的说法——史前那段,主要是来源传说,也就是人们讲故事的方式记载下来的。这难免会出现一些失真的成分,更不要说到了汉武帝时代,儒学已经得势。这种战胜者的历史,有多少不是为当政者服务,还是值得今天的我们这些阅读者质疑的。

真心地讲,人性自私是与天俱来的,这是动物对求生存的本性使然。所以,才会有“儒学代表人物的“善”与“恶”之争,最终是“性善论”一派登上文化圣殿获得了胜利。然而,就是我们今天的人们阅读到此类作品时,也不禁得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既然人与天俱来就怀有“善良之性”,又何故需要对世人“劝善之教”呢?既然“人之初,性本善”了,有何能被“习相远”之环境所带坏了呢?君不见:一个出生婴儿为了能够从他的身边获得温饱,不自觉地与其母亲或其他人争抢食物的表现呢?从这一点来看,荀子的“性本恶”论,才是人类社会需要持久开展教育的真正内因所在。因此进入奴隶社会的时代的奴隶主的人出现,正是人性私欲膨胀之结果。而这个时代的当权者不惜用自己和他人的性命去争夺大量利益,以达到自己与其族人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会以禅让的方式把既得利益拱手让人吗,而且相让的对象还不是同一族的人?仅这一点就值得为我们这些阅读者慎思。

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进程来看,政权的更替无不是用大量的无辜生命的鲜血换来的结果。其内中缘由不正是一再向我们揭示这样的结论:人类的本性——私欲——在促使与加激争权夺利之战火不断扩大与惨烈吗!因此,从这点来看《竹书纪年》所记录的史前历史是无可辩驳的可信的。更何况此书是出自于战国时代的魏国,比《史记》更早了许多。

话又说回来,司马迁的《史记》中所记载的史前政权“禅让”的说法,不能否认是一种儒学具有的“劝善”的说教苦心,它具有了原始民主的善心。


上坪农夫


禅让制,确有其事,只是发生的年代搞错了!

以智人4万年的发展历史而言,权力交替制度均与财产所有制直接挂钩。

这四万年里财产制只有两种形式,对应的权力交替也只有两种形式:

一,距今约4万年2万年以前,不存在私有制,财产和新生人口均属于整个部落,部落整体生存是头等大事(几乎是唯一大事),这时候,权力的作用是纯服务,这个时期,不存在争权夺利这个概念,这个时段的权力交替确实是禅让的。

二,距今约2万年以来至今。私有制存在,财产和新生人口不再属于整个部落,早期母系社会的时候,财产和孩子归女性,距今8000年开始至今财产和孩子归男性。这时候,权力的作用由纯服务转变为争权夺利 (所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毁人所爱如食其骨肉”)这个时期,“争权夺利”之下的权力交替只能是以暴力为基础的交替模式,改朝换代是直接的明面的暴力,朝代内部改元的权力交替也是以暴力为基础的,在绝对暴力的压迫下完成的。

大禹之前的几代,早就不是禅让制了,只是后世人们出于美好的愿望,把远古的禅让制套在他们头上而已。


longwen居士


要知道历史真相,便要看所记历史符不符合逻辑。我们先来看看史实。《皇极经世书》记:“帝尧71年(经世之酉二千一百五十八癸丑),帝尧求禅,明明扬侧陋,始征舜登庸。历试诸难,厘将二女于沩汭,作嫔于虞,以观法焉。乙卯,舜言底可绩,帝以德荐于天,而命之位。”从这段话可以知道当帝尧明确知道帝舜确实德才兼备之后,把两个女儿同时嫁给了她,这时就已说明尧有让位于舜之打算,否则谁会把二女同时许一郎,后来也事实证明舜的所作所为完全可以担当君子之任,可以交付末来,毕竟洪水茫茫下的唐舜朝要领着百姓生存下去若没有一个和自己一样的贤君是万万不可以的,这是关乎民族生存天下兴亡的大事,洪水下的唐尧朝我看能生存下来了己是不易,至于财富嘛我看已毁灭在滔滔洪水中,等着继位的帝王们只有待整顿的河山,待开辟的世界,待需要治理存活下来的百姓,此时的天下还有谁去刻意争夺,有贤君接手已是不易,好在此时我中华还有贤良,帝舜他毫下犹豫的接下了这个烂摊子。而结果他确实不负重望,不负帝托,他终是:“舜受命于文祖,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类于上帝(帝尧),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辑五瑞五玉,班于群后。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四时行巡狩,协时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象以典刑,流共工于幽州。放骥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涵鲧于羽山。四罪正天下咸服。他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咨十有二牧,命九官。以伯禹为司空,稷司农,契司徒,皋陶司士,垂司工,益司虞,夷司礼,夔典乐,龙司言。此九人使宅百揆,三载考绩,黜陟幽明,庶绩其凝。”从这段史实记载帝舜他最终是把国家打理的有条有理,且他所用之人也都是能人贤人,比如伯禹即后来继他位的大禹;稷便是跟着禹治水的周后稷(周武王之始祖);契即敫契(敫成汤之始祖);益则是禹欲之继位之功臣,只是诸候觉得益之功还不足于继帝之位,最终他们选择了帝禹之贤子夏后启,这一切说明此时是一个君贤臣良的时代,也正因为这样伯禹最终能领着臣民把洪水治好而成为古今中外第一冶水能人,也正因其贤其能舜又把整治国家的重担移交了给唯一能完美胜任的大禹,而经过千辛万苦把山川河流冶好的大禹也最终接下了重担,正因为其贤其能从此夏朝从废墟上得以屹立了起来,这是三帝共同的千古之功德,没有尧舜禹三帝之贤能,要把华夏从废墟中拯救出来,走向未来谈何容易,这是非贤君可以做到的,正因为有此贤帝世界历史上才有赫赫之夏朝开辟世界之末来的丰功伟绩。没有他们就没有后来的世界文明。而若三帝象网络谣言所说他们在乎权位就不可能有规模的夏朝的建立,这可是史后历史上第一个有规模的朝代,西方文明的建立只不过是夏末华夏民族西迁而建立的,其证据繁多,这里不再例举。

《皇极经世书》还有一段记载:“经世之亥二千一百六十丙辰,帝舜求代,以功荐禹于天,而命之位。丁巳,正月朔日,禹受命于神宗,正天下水土,分九州九山九川九泽,会于四海,修其六府,咸则三壤,成赋中邦。戌午、已末、庚申、辛酉、壬戌、癸亥。经世之子二千一百六十一,甲子,夏禹八年。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帝舜陟方,乃死。”从这段话我们可以得知帝舜是在帝禹继位后第十八年后才逝世的。此时已继天下的帝禹完全没有必要致舜于死地,而只是此时的帝舜确实老了,根据上面的记载可以算出帝舜从继位到去世经历了85年,也就是说他此时至少有一百岁,虽然上古人年长,但也到了老去的年龄,所以他在外游中驾崩符合情理,我们的秦始皇不也是驾崩在外游的途中吗?。

另有《拾遗记》载:“自稽考群籍,伏義至于轩辕、少昊、高辛、唐、虞之际,禅业相袭,符表名类,未若尧之盛也”。从这段话可知尧时禅让制度最为盛。

我们再来看看别人关于此问题整理出来的史实,且看下图。其中第五段文讲的是舜受禅时的仪式。

所以说古代三帝之间的禅让不仅有理有据也符合民间传说,更符合上古的道统文化。







仰望802315


禅让的真相真的这么美好吗?

其实,在实行禅让制度之前,实行的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继位制,这套继位制度已经非常成熟而且合理。黄帝传位于长子少昊,少昊死后,由黄帝的孙子颛顼继位;颛顼先传位于嫡长子孺帝;孺帝早夭,帝位由颛顼族子喾继承;帝喾传位于儿子帝挚,帝挚禅位于异母弟尧。


到了尧竟然传位于舜,这种情况可以说是非常的突然。而且,禹的父亲鲧治水失败,被舜流放到羽山而死,后才由禹担继任治水之职。这样说来,禹父亲的死就有舜间接的原因,舜怎么会传位给禹?禹又会对舜忠心吗?


据历史记载,尧有丹朱等九子。丹朱是尧长子,\t相传,因为丹朱不肖,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之位禅让给了舜。但是其他八个儿子都选不出一个继承人吗?据《史记》所载,尧去世后,舜让位于丹朱,但是天下诸侯都去朝见舜,却不理会丹朱;打官司的人也都告状到舜那里,民间编了许多歌谣颂扬舜,都不把丹朱放在眼里。舜觉得人心所向,天意所归,无法推卸,遂回到都城登上天子之位。


相同的事情又在舜死后发生,禹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但天下的诸侯都去朝见禹,在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王位。这种情况似曾相识,曹丕、司马炎、王莽这些人,他们在接受禅让之前,也都是像这样“谦让”的。

禅让制度最早出自儒家经典。尧舜都是中国人公认的德行出众的君王,禅让的故事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思想内涵。

我是头条作者同道棠,每天分享一些历史故事,欢迎评论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