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忠心耿耿,尔后权倾朝野,鳌拜最后居然死于一场婚礼

在中国皇权当道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很多忠肝义胆辅助君王的良臣将相,也有不少忤逆夺权的乱臣贼子。一般对于这些窥视皇权的异类,历来的皇上都是下手非常狠的。他们不仅本人会被各种残酷的刑法处死,家中直系亲属都会一并治罪。甚至还会将从曾祖父开始到元孙这一辈的族谱中人全部共同赐死,所谓株连九族。

曾经忠心耿耿,尔后权倾朝野,鳌拜最后居然死于一场婚礼

但是也有例外的,清朝名臣鳌拜就是这样的典型。鳌拜至今出生年月不详,因为清朝是从入关之后才学习汉人的立法纪年的。在皇太极清太宗的带领下,鳌拜参与了朝鲜战争、攻壳锦州,为大清开山立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曾经忠心耿耿,尔后权倾朝野,鳌拜最后居然死于一场婚礼

入关以后,皇太极驾崩,当是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早就看中皇上的宝座了,于是动用军事压力要求群臣让位与自己。但是忠诚于皇室的鳌拜以命相逼,最终让年仅六岁的皇子福临继承了皇位,保住了皇太极清朝血脉。1661年,康熙皇帝继位,鳌拜被拜为辅政大臣。但是这位置不好坐。

曾经忠心耿耿,尔后权倾朝野,鳌拜最后居然死于一场婚礼

首席辅政大臣是索尼,他是四朝元老,但是年老昏庸,凡事只求蒙混,不愿背负责任励精图治。位居第二的辅政大臣是苏克萨哈,他本身多尔衮的门下,结果忤逆状告多尔衮,反而受到顺治帝的重用,这等忤逆犯上的臣子是最让人看不起的,所以鳌拜非常厌恶与他共事。第三位大臣倭赫曾经是皇上身边的侍卫,因为护主有功,被安插在辅政大臣里,明里是和大家共同议事,其实就是一个监视器。

曾经忠心耿耿,尔后权倾朝野,鳌拜最后居然死于一场婚礼

算起治国能力,鳌拜确实又比他们三人强很多,所以从共事的第一天起,鳌拜就决心铲除异己,为自己扫清障碍。四位摄政大臣勾心斗角几年之后,索尼病逝,他去世的时候,还来了一招阴的,就是上书玄烨,说他已经年满14岁,应该可以独自管理朝政了, 所以务必登上帝位,清退四位摄政大臣。

曾经忠心耿耿,尔后权倾朝野,鳌拜最后居然死于一场婚礼

这一招可气坏了鳌拜,他辛辛苦苦替皇上操持了这么多年,虽然难免也暗地里中饱私囊赚了不少银子,但是对于大清江山从来都是忠心不二,呕心沥血。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可以享受权利了,居然让他解甲归田,这样也太离谱了吧!所以他不仅不走,仍然占据着辅政大臣的旧位,不肯交权。

曾经忠心耿耿,尔后权倾朝野,鳌拜最后居然死于一场婚礼

这令年轻的康熙十分窝火,因为鳌拜虽然忠心不假,但是十分自负。无论大小事件,都觉得自己的判断才是对的,对于康熙是一份权利都不撒手。甚至在最过分的时候,康熙批改完的奏折,还需要再次呈报到他这里再次批阅,如果觉得皇上做的不妥,他当即就修改圣旨,下官还不敢不执行。

曾经忠心耿耿,尔后权倾朝野,鳌拜最后居然死于一场婚礼

康熙忍了两年之后,羽翼渐丰,并且不愿再做傀儡。当时的皇太后孝庄文太后看在眼里,也觉得鳌拜为代表的旧臣势力太过茂盛,决心削减旧权,帮皇上夺回实权。于是她和皇上密谋了一场婚礼。首先将皇后的选择目标放到了鳌拜的死敌,索尼家族中。经过秘密挑选,她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秘密带到宫中,在未通知鳌拜的情况下筹办了盛大的册封仪式。

曾经忠心耿耿,尔后权倾朝野,鳌拜最后居然死于一场婚礼

鳌拜得知之后,气得胡须直跳,居然利令智昏的进谏给皇太后,说皇上封后的婚礼没有请示过他,不把他放在眼里,所选皇后无效。康熙立马抓住了他忤逆皇太后不孝的罪名,然后再加上一些其他罪名一共三十余条,将他囚禁于地牢监禁致死,真是死得憋屈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