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吃吃的爱》不行?它真的只是影迷级的作品?

我不知道蔡康永的影视水平如何,因为他给我的印象就定格在“康熙-来了”的节目上,虽然已经收官了还是会不时的回头再去看一遍。不过从他的电影《吃吃的爱》里可以看得出来,有非常明显的就是影迷拍电影的特点。

蔡康永《吃吃的爱》不行?它真的只是影迷级的作品?

大s和小s的粘连性,成为了剧情的一条主线,串联起很多的人,包括了评价她们的也是蔡康永本人。当蔡康永在“康熙-来了”的12年长跑即将结束的时候,他说他要以小s为女主角来拍一部影视,他自己也就成为了这一篇故事的创始者。这次,这些康熙的铁粉会有前所未有的参与感。

蔡康永《吃吃的爱》不行?它真的只是影迷级的作品?

坐在影院里,看着追了12年的“康熙-来了”的主创者们,想着他们会给我们端上一盘怎么样的菜,也可以看的出蔡康永对小S的爱是有多么的深,我们也是在这个故事里扮演了一个很好的角色,那就是电影院里见证了蔡康永对小s的表白。这一部电影也有让我们失望的地方,它并不是部有饱和色彩的电影。但是它有让我们不失望的地方,那就是蔡康永对小s的爱是真真切切的。

蔡康永《吃吃的爱》不行?它真的只是影迷级的作品?

首先可以看得出,导演在叙述的镜头语言运用上,要比一般的跨界导演要成熟的多。一个剧情就可以看得出来,林志玲在下车的时候一个摇镜晃到狗仔车上的那一个镜头,一看就是对电影有了一定了解的人才才可以设计的出的。但是下降到剧本上去谈的话,那就有一些不一样了。

蔡康永《吃吃的爱》不行?它真的只是影迷级的作品?

我有的时候也会去想一些故事去闹着玩,但是真正下笔去写的就很少,很多时候也就是想了一个构思然后把他存在一个备忘录里。偶尔也会一时兴起说一大堆的故事给朋友听,但是事后回头再去看的话,也会发现基本上其实没有什么创意的,因为在别的电影上总是可以找到相似的桥段。但是故事这个东西吧,它分析着容易,真的去编的话那就是要有一定的量、一定的功底去写作的,这样才能写出好的作品。

蔡康永《吃吃的爱》不行?它真的只是影迷级的作品?

如果要是你们有这个机会去接触到些剧本的话,那么你就会发现“拿来主义”的人就会特别的多,一些作者都会觉得自己是在写悬疑惊悚科幻的神作用的其实都是一些通俗的语调,然后拍出来的都是一些连五流都称不上的烂剧烂片。而且这一些剧本还是都有一样的特点:你别看他的框架很大还有模有样的其实都是唬人的,还有你继续往下看就会发现人物的设计没有营养,还没有具体的内容,加上台词也很老套,而且喜欢随便地套用热词。

蔡康永《吃吃的爱》不行?它真的只是影迷级的作品?

那是因为这一类的影迷写作时,也只是通过在观影里学到了电影剧情片面上的框架,却没有看到学到编剧在细节上的精髓所在。说实话就是没有把累积和实践做足做好。《吃吃的爱》在剧情故事上也是给人这样的一种感受,大致一看,也是个俗套小人物的励志向上故事情节,情节也是好像在哪里见过一样的感觉,还有就是它越看越没有东西可看,就像是编导系的大学生上交的大纲作业。

蔡康永《吃吃的爱》不行?它真的只是影迷级的作品?

这样的一种烂故事,其实是可以拍得再稍微好一点的,也是可以感动观众的,也完全可以打造出让观众们一边拿纸巾抹泪一边痛骂剧情狗血的效果。然后可能再做一个低配的滚蛋肿瘤君,因为在情节上缺乏灵动感,剧本的结构也是在各部分长度的把控上也是很糟糕的,《吃吃的爱》很长的一段时间都还是在重复小人物的失败,然后到了姐妹对抗和事业拼搏的真正重要的剧情时,竟然在十分钟之后就一笔带过了。然后又直接地跳到了韩剧形式的绝症素材中。

蔡康永《吃吃的爱》不行?它真的只是影迷级的作品?

如果要把《吃吃的爱》分成三幕剧的形式解的话,你就会明显的看到第一幕还有第三幕都很长,而第二幕却几乎没有剧情,这样的剧情和三幕剧基本上恰好是相反的。这可能就是蔡康永或者说是编导的能力不足吧,但是在我觉得更有可能的是,他把电影比作了一场左右互搏。前奏很长,可能是因为里面充斥的就只是单纯给徐熙娣耍宝的戏份,好似在拿着大喇叭在声明:我们才是正宗的康熙-来了,小S依旧是那个小S。没有意义的搞笑场景都只不过是在满足粉丝的。但是后半段才真正是蔡康永拍自己想拍的一些东西,一部影片。

蔡康永《吃吃的爱》不行?它真的只是影迷级的作品?

虽然它是狗血又无聊的,但是这个也是一部电影。可是到了这一部分,蔡康永能力不足就更加的明显了,笨拙的煽情。甚至让小S和林志玲表演剧情也都变得很糟糕,即便是随后用庄周梦蝶的这一个鬼点子来包装那也于事无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