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雕印象傳王勝利|聊聊玉雕人的文化修養

道教全真派祖師呂洞賓在《憶江南》詞中第一次提到了:“學道客,修養莫遲遲,光景斯須如夢裡。”呂洞賓認為修養是修行後的表象,修行是對內心思想和行為的改造,通過修行後表現出來的一種狀態。修為是修行的程度,而修養是修行積澱後的表象。而文化修養則是在不斷吸取、學習,夯實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將所得知識通過實踐,反覆的提煉、批判、反思乃至昇華而獲得的。

設雕印象傳王勝利|聊聊玉雕人的文化修養

在這個大時代中,每個人都應該有文化修養,而中國人文化修養的核心來自於積澱千年的中華文明,來自於“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自我提升。

設雕印象傳王勝利|聊聊玉雕人的文化修養

我們作為中國玉文化的傳承者、創造者,更應該不斷提升自己,讓自己擁有更高的文化修養。文化修養的提升需要實踐與時間的錘鍊。文化修養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我們認識、理解、創造玉雕作品的過程中逐步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我們的文化修養的提升需要依託玉雕作品作為載體,只有在提高了文化修養之後,氣質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自己的創作才有了思想的源泉,面對每一塊玉料,都能夠賦予它生命與文化的含義,這樣的創作過程才能夠得心應手,遊刃有餘。

設雕印象傳王勝利|聊聊玉雕人的文化修養


設雕印象傳王勝利|聊聊玉雕人的文化修養

有了文化修養,我們也就有了底蘊,就不再是千篇一律的作品的複製者,不再是會走動的雕刻機,而是有思想有靈魂的文化創造者,這樣就能夠根據在自己的理解,更好的解讀中華文化的精髓,進而將自己的所感、所吾、所想注入到玉雕作品之中,讓我們雕刻的作品有了生命,有了不一樣的文化展現,這既是對中華文明的傳承,也是對我們思想的詮釋。

設雕印象傳王勝利|聊聊玉雕人的文化修養


設雕印象傳王勝利|聊聊玉雕人的文化修養

多年來,我一直努力的在中華文明中尋找創作的靈感,其中有挫敗、有收穫、也有頓悟,一路走來,發現只有不斷的完善和提升我們的文化修養,才是德昌大道。

設雕印象傳王勝利|聊聊玉雕人的文化修養


設雕印象傳王勝利|聊聊玉雕人的文化修養

今天,面對每一塊玉料,每一件作品,我首先思考的不再是如何雕刻,而是這樣一件作品能夠承載什麼樣的內涵,如何將我對玉文化、中華文化的感悟注入到作品之中,我希望創作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一個符號,能夠傳承中華文明,能夠將我對中華文明的理解傳遞出去。(作者:廣東平洲設雕印象傳玉雕工作室創始人王勝利)

設雕印象傳王勝利|聊聊玉雕人的文化修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