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八年袁大头

银币是用机械制造的银质钱币,在海南俗称“光银”、“光洋”。始铸于十五世纪的欧洲,明代万历年间流入中国。清道光年间在台湾始有仿铸,光绪初年在广东开铸“龙洋”,各省随后纷纷仿造。宣统二年,颁布了《币制则例》,划定银元为本位币,成为法定钱币。据海南珍藏界有关人士提供的资料,银币在我国可分为明清、北洋军阀、民国、中华苏维埃时期等四大类。其中,以晚清时期和民国时期刊行的银币品种和存世量为多。

今日藏品-中华民国八年袁大头壹圆

中华民国八年袁大头

藏品直径:约39mm

藏品重量:约26.8g

藏品背景:

民国时间此枚藏品由浙江台州临海市大田刘村地主持有,后其生下女儿,女儿长大嫁人时陪嫁之嫁妆,先留传至其外孙之手,只因现家有情况特殊,忍痛割爱,出手其钱币,以寻有缘人。

银币正面袁世凯侧面像,头像上方环“中华民国八年造”字样表示铸造年份。背面均是铸两条嘉禾纹饰,左右交互,下系结带,嘉禾纹清晰细腻,粗细分明,层次感强,中央有币值“壹圆”字样。

中华民国八年袁大头

中华民国八年袁大头

中华民国八年袁大头

钱币包浆自然浑厚,雕工精美,字体、人像及嘉禾图案都很精致。因袁大头壹圆银币币型划一,成色、重量有严格规定,很快受到了社会认同和接受,在国内金融市场上逐步取代了清朝的龙洋,成为流通领域的主币。因此,它在我国的钱币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收藏价值不言而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