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VS特斯拉,我們該如何思考“創新”?

在如今這個時代,創新總是充斥在我們身邊,特別是在技術IT領域,“雲創新”、“AI創新”等詞語甚至已讓人聽得厭煩。似乎“創新”真的是一件很簡單的事,那麼真的如此嗎?什麼又是真的創新?我們不妨先將視線從IT領域中轉移出來,就創新本身來看看福特和特斯拉這兩家代表性汽車製造商的故事。

從表面上看,兩家沒有什麼可比性: 福特是一家全球性的知名公司,其產品和品牌在很大程度上定義了什麼是汽車,而特斯拉則是一家只有幾款車型而相對小眾的電動汽車公司,並且該公司現在業績並不出色,它每個季度虧損數百萬美元,外界也不乏各種指責的聲音。但目前特斯拉的市值為540億美元,而福特的市值約為330億美元。究其原因,是因為它通過創新真正在電動車方面創造了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特斯拉還發布了一款由內部工作室設計、售價1,500美元的衝浪板。在很大程度上,它只是一款做工精良、頗具吸引力的衝浪板,價格卻與特斯拉品牌相差甚遠,它不是電動的,也不是特別創新的,只是一個與汽車無關的市場上的高質量產品。

特斯拉CEO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早些時候也推出了一款火焰噴射器,鑑於他生活在總是會受火災侵襲的加州,這個想法看起來很是瘋狂,但是他成功賣出了1000萬美元的銷售額。與汽車、隧道、火箭或其他馬斯克特別關注的事情無關,這只是一個普通的高利潤產品,可是為馬斯克他們帶來了收入和利潤(甚至該產品的利潤比特斯拉的那些電動車還高)。

而福特呢?本週,福特汽車推出了一款隔音能力極強的主動降噪概念狗屋 “Quiet Kennel ”。每一個養狗的人總是會擔心自己的“狗主子”受到噪音問題的打擾,而這款產品在保證狗狗能夠處於安靜環境的同時,還展現了很多的“福特技術”,福特甚至想借此聯繫到自己可能會在未來推出的以寵物為核心概念設計的多功能車,並將自身品牌與家庭更好的結合起來。不過,儘管這看起來比馬斯克的噴火器和特斯拉的衝浪板要靠譜得多,但福特可能並不會真的會把概念變成現實。

有執行,才是創新

福特公司本身並不缺乏好創意,他們的實驗室和研究團隊可能遠大於特斯拉的研究預算。他們的狗舍就展示了這種能力,而似乎特斯拉和他們無聊的產品只不過是公關噱頭,與它們所承載的品牌沒有什麼聯繫。但馬斯克把自己的想法最終推向了市場,而福特卻不想冒這個風險。

在Palm(著名美國手持設備製造商)內部,曾有一個團隊就認為智能手機會是未來趨勢,這是一款專注於娛樂而非商業的大屏幕手機。但Palem管理層認為這個想法相當愚蠢,沒有為其提供資金。後來的故事我們都清楚 :iPhone讓蘋果成為了第一個市值突破萬億美元的公司,而Palm則成為了歷史。

在微軟,也發生過一件非常類似的事情。毫無疑問,相較於iPod,微軟在Plays for Sure上的工作是失敗的。一群高管和研究人員提出了一個以娛樂為重點的大屏幕手機的想法。但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否決了這個想法,稱他們需要的是更好的iPod。

諷刺的是,至少在表面上,他們真的推出了一個相仿產品Zune。但這個產品相當失敗, 人們無法在其上面播放電影或電視節目,而且當只有在雙方都進行了音樂訂閱後才可以進行共享,人們還甚至不能從iPod那裡轉移播放列表,因為他們擔心蘋果會對此進行起訴。

讓我們再回到iPhone身上。 當它第一次出現時,人們普遍報以“diss”的目光,因為我們最初的想法是Apps將運行在我們現在所稱的“雲”中,而智能手機市場將由強大的玩家主導,這暗示蘋果沒有成功的機會......並且每個人都認為以娛樂為重心的設備是很愚蠢的。 然而,iPhone在市場中徹底擊敗了Palm,諾基亞和微軟,並迫使黑莓也轉型到了軟件服務。

要創新,你不能只有偉大的想法

實際上,有很多令人難以置信又及其出色想法,最終都從未見過天日。大家都知道,蘋果之所以成為今天的蘋果,是因為喬布斯在施樂帕洛阿爾託研究中心(Xerox PARC)看到了一場關於GUI和鼠標的演示,當時施樂的人對此並不上心。但正是,這些想法最終構建了整個PC行業。

馬斯克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儘管他可能處於瘋狂的邊緣,但他有執行力;同樣喬布斯給人的印象也是一個“瘋子”或“偏執狂”,但他也是個高效的執行者,如果他想要去做什麼事情,他一定會去做。

同理,當雲計算剛出現時,曾有人向Siebel提出做雲服務的建議,但Siebel嗤之以鼻,而當Salesforce們崛起後,這家曾在CRM領域中叱吒風雲的明星廠商最終也淪為了Oracle的一部分。而說起Salesforce,創始人貝尼奧夫這樣的故事又有很多,比如自仙童公司“叛逃”出來的AMD和Intel, 自IBM“叛逃”出來的SAP......

總之,如果你想讓你的公司進行創新,但最終付之東流,其很可能不是因為沒有人具有好主意。安於現狀的人總是遠遠多於投資於變革的人,而高管們既脫離實際,又極度厭惡風險。

創新常伴隨著風險。但如果你不願意冒險,你就不能創新。

https://www.computerworld.com/article/3329786/digital-transformation/ford-vs-tesla-thinking-about-the-problem-of-innovation.htm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6741966953709583&wfr=spider&for=pc

——請掃描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查閱T研究2013-2018年最全研究報告合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