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农村电商服务商们都失去了“自我”?

我最新出版的书《新知青日记:行程三十万公里的农村电商思考》,曾在经历三个多月的“磨难”,经过三编三校后,砍去六万字,最终得以出版。

为何农村电商服务商们都失去了“自我”?

《新知青日记》

在农村电商领域,我向来是“直言直语”,甚至还有点“我行我素”、“自以为是”。看来,要变成出版的文字,还真有点“不合时宜”。只是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快奔五的人了,又在体制外,有什么好担心的?但当我拿到出版后的书稿后,却发现所谓的“尖锐”、“偏激”甚至有些“反动”的文字,已经被删除得干干净净,留下的都是“四平八稳”、“大而化之”的观点与段落。我有些困惑,这还是我吗?可能是由于国字号出版社的原因,《新知青日记》出来半个月,迟迟不见上架销售。难道他们还是有顾虑,担心文字不妥,被列为“禁书”目录而影响声誉?我不知道,但细想还不至于。既然出版了,我就不等了,自己掏钱买上一些,开始赠给自边的朋友阅读。同时,在公司旗下一个小微店里销售。

就在我有点“灰心丧气”的时候,不管是我赠阅的,还是大家自己在微店里拍下的,朋友们读后的热烈反馈却出乎我的意料——有大呼“过瘾”的,认为是“满满的干货”;有感同身受的,如遇“知音”一般;有掩卷感慨的,同情着我等“苦行僧”这些年的不易……我的老朋友魏延安,更是不吝笔墨,写下了洋洋洒洒的数千字的书评——《跟着操盘手看农村电商的K线图》(大家可以到微信公众号“魏延安”里调阅)。圈内的大师、大咖,也都以不同方式,或转发序言,或点赞,或直接帮我卖书,多少为我这本书的出版给予了鼓励与支持,着实是一种安慰,谢谢大家。

为何农村电商服务商们都失去了“自我”?

其实,这本书首先是我对自己过去这三年的一个“纪念”。我以时间和观点两个维度,将自己上山下乡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汇集成册。从农村电商的发展进程来看,这三年无疑是“波澜壮阔”的,我作为其中的一个见证者、思考者、参与者,但我更愿意以一个“记录者”的身份,将农村电商发展进程发生的一切,无论精彩与落寞,无论高潮与低谷,无论鲜花与眼泪,都转化为一段段文字,哪怕只是供自己老得昏花时回忆,以延缓痴呆时刻的到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出版这本书,不只是为我自己,我也是希望从“主观”的角度,刻画出我们这个群体在这个时代的“众生相”,诚如魏延安在书评所说的:

作为一个农村电商操盘手,他走过的路真切地体现了这些年农村电商服务领域的演化轨迹。在最初的时候,全国到处都在举办论坛,到处都开千人电商大会,所有专家马不停蹄奔走在各个电商大会的路上。然后有一些专家就开始组建自己的电商队伍,帮着进行县域电商的运营,然而到运营之后才发现,自己公司的那几个人做好一个县的电商运营就十分困难,何况一口气还签了那么多县,这怎么可能呢?所以,从第二阶段开始,大家已经不再那么疯狂的奔跑,开始注意引入外力共同参与电商运营,而把自己的重心放在了电商服务上,比如做培训,打通供应链等。但看似正确的方向在现实中依然遇到极大的困难,县域电商服务同样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事情,就像在沙漠上种树。于是,到了第三阶段,县域电商服务商了开始向更具体的事情靠拢,有的去做农产品上市,有的去配合平台做相关推广运营,有的转化为专业的文创设计,也有的深入田间地头整合资源,等等。而就在这些还没有做完的时候,大家又仓促地应对“新零售”的到来,探索第四阶段的转型。老莫在实践中一步一步趟出来的体会,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农村电商绝对像我们最初想象的那样简单,它不仅复杂而且迅速演变、分化,向互联网+农村、县域数字经济迈进,将来不会成为一个独立的线上经济现象,注定要与线下融合。
为何农村电商服务商们都失去了“自我”?

既然如此,这本《新知青日记》的风格与内容,应该是真实的、真切的、真诚的。我在编写、汇集之初,就抱有这样的初心。好在,即使编辑再“修饰”、“删减”、“替换”,即使裁去六分之一的文字,这本书的灵与魂还是我的。在这种情形下,大家还是认为有“干货”、“有料”,说明多少还是有点用,不止成为让大家“催眠”的一本书。但一如魏延安在书评里所言:“对于行内的许多现象,有的人视而不见,有的人颔首不语,有的人隐忍不发

”,书中所涉的人与事,并非大家不知、不识、不觉,只是由于我的“不世故”,硬是成了一个老资格的“愣头青”了。我为何要这样做?

马云只有一个,农村电商再怎么闹腾,也搞不出另一个淘宝来。在这个注定“社会效益”要远大于“经济效益”的领域里,我没有太大的商业理想,只想好好抒发自己郁积已久的家国情怀,只想好好理理自己遍布大江南北的三教九流的人脉圈,只想保持“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独立思考。一句话,绝不“迁就”,保持自我。说得直白些,年轻时都能撂下这名与利,我都敢“炒”了老东家,更何况摸爬滚打了几十年,我还有啥不敢“放下”?!在这本“日记”里,很多章节与段落,我反反复复要表达,正是“独立思考”这四个字。不管大家承不承认,一昧地“委曲求全”、“溜须拍马”换来的一纸合同,多少在执行中出现“虎头蛇尾”、“善始却不得善终”的局面?要知道,我们做综合服务,面对的大多是经历了多少人与事的县太爷,在他们面前,越没有“自我”,就越难赢得他对你的尊重!同时,江湖里“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高手在民间,伪装自己、装逼、做老好人,你以为别人看不出来?当然,你可以说“不要同钱过不去”,不就是要赚钱混人缘么,何必搞得自己处处成了一个“刺头”!这话没有毛病,但在原则问题上,大家或许都有自己的方式,我只是坚持做真实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