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逻辑”全国研讨会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举行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逻辑”全国研讨会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举行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逻辑”全国研讨会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举行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逻辑”全国研讨会现场

1月6日,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和郑州大学共同主办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逻辑”全国研讨会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第一报告厅举行。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尹书博,河南省高校工委、教育厅思政处处长李培俊,中共中央党校原校务委员、一级教授韩庆祥,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沈壮海,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长刘文锴教授,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贾少鑫等领导和专家出席。来自全国60余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副书记、院长、副院长、专家学者,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研究生,以及各学院教师代表4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副书记马书臣教授主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逻辑”全国研讨会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举行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尹书博在研讨会上讲话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尹书博在讲话中指出,进入新时代,如何梳理中国发展之道,总结中国成功之因,遥望中国未来之势,如何坚定中国道路,构建中国理论,凝练中国话语,成为摆在社科理论界、思想界和学术界面前的重大课题。此次研讨会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逻辑为主题,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价值逻辑、世界逻辑等方面进行研讨,对于研究好、阐释好、解决好上述课题具有重要意义。尹书博指出,此次研讨会既是2019年河南社科理论界举办的第一场全国性学术盛会,更是一次河南社科理论界向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学习交流的难得机会。希望河南社科理论工作者深入研讨、广泛交流,多向全国的同仁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水准、学理厚度、学术品质。希望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不吝赐教,传经送宝,为河南带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逻辑的最新研究动态,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逻辑”全国研讨会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举行

河南省高校工委、教育厅思政处处长李培俊在研讨会上讲话

李培俊在讲话中指出,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同时也是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思想、话语体系的生力军。他提出了三点希望。第一,要提升政治站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第二,要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不断增强学术创新意识和创新工作的能力。第三,珍惜学习机会,深入交流借鉴,共同发展进步。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逻辑”全国研讨会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举行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长刘文锴在研讨会上致辞

刘文锴在致辞中指出,长期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团队建设,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以及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性问题,在学习、研究和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在理论研究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下功夫,在提升意识形态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本次研讨会大师云集、群英荟萃,不仅为我校创造了难得的学习机会,而且增进了各单位间的深入交流合作,必将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激荡出智慧的光芒,必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展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逻辑”全国研讨会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举行

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贾少鑫在研讨会上致辞并主持主旨报告会

贾少鑫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郑州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扎根中原大地,坚持立德树人,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战略高度,不断为建设一流大学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和政治保证。郑州大学将强化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加强理论研究和阐释,努力回答时代和实践给我们提出的重大课题,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决策咨询。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逻辑”全国研讨会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举行

中共中央党校原校务委员、我校特聘教授韩庆祥作主旨报告

韩庆祥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六维逻辑》的主旨报告。他指出要从六个维度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逻辑,第一,从势的维度把握;第二,从道的维度把握;第三,从术的维度把握;第四,从行动的维度把握;第五,从世界历史的维度把握;第六,从领导力量的维度把握。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逻辑”全国研讨会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举行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沈壮海作主旨报告

沈壮海教授作了题为《“研究中国”的主体性与中国学术的真繁荣》的主旨报告。他主要围绕什么是学术的真繁荣、如何实现这样的真繁荣、为什么要强调“研究中国”的学术主体性、为什么现在又要提出“研究中国”的主体性、到底还存不存在研究中国的主体性不足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中国学者研究中国主体性不足的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等七个方面展开论述。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逻辑”全国研讨会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举行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逻辑”全国研讨会会场

在会议主题发言阶段,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逻辑”主题,中央党校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陈曙光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教授,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仁忠教授,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渠长根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段虹教授等作了主旨演讲。此外,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郭彦森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梅教授,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新玲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思政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王德军教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党建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万银锋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建新教授,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宏伟教授,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艳涛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关锋教授,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郭红军教授,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福运教授,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科社部主任田宪臣教授等28位学者作了大会发言。大会发言分别由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玉良副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饶明奇教授、社会科学处副处长杨国斌教授主持。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逻辑”全国学术研讨会各位专家学者的报告讲政治,主题鲜明、主线清晰、系统全面、深入浅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逻辑进行了诠释,视野宏大、内涵丰富,既有理论高度,又有思想深度,高屋建瓴、气势磅礴,受益良多,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机会参加这种学术盛宴。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高度重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党委书记王清义教授提出“三个第一”的要求,即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第一学科、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第一学院、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第一课程建设。学校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已经初见成效,思政课“四课联动”教学改革已坚持多年,正逐渐成为最受学生喜爱的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实力不断增强。校党委书记王清义对举办本次研讨会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亲自部署并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逻辑”全国研讨会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举行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融媒体中心出品 -

监制|党委宣传部 韩玉洁

统筹|党委宣传部 傅文骏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图片|党委宣传部 傅文骏

审核|融媒体中心 罗忠旭 吴小瑄

-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