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8:慢下來,靜下心,只做一件事

我的2018:慢下來,靜下心,只做一件事

感覺2018年我還沒有過夠,就已經結束了。每到年末和年初的這個時候,我就覺得時間過得特別特別快,快到讓人焦慮,因為總覺得自己過去一年一事無成。

我本來以為去年也是這樣,畢竟工作上好像沒什麼進展,一直焦慮自己沒有一技之長這件事也沒有得到解決,感覺自己還是和前年、前前年甚至更久以前一個樣,毫無長進。但在年末和豌豆豆一起做自然日記年終總結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我去年竟然堅持寫了大半年的自然日記,竟然認識了那麼多植物,竟然注意到了四季的變化和星空的變化。

對感受到四季的變化這一點我感觸最深。

去年及以前我特別特別焦慮。打從工作以後,我沒有停下來過,連軸轉地工作了好幾年,工作節奏快、壓力大不說,還覺得自己的能力一直跟不上工作需求,於是更加焦慮,總想著速成。急,什麼都想學,生怕稍微鬆懈一下,就停滯不前,落後了。

而且,現在網絡這麼發達,信息那麼豐富,隨便刷刷手機,就能看到某某牛人有多厲害,不免經常受到刺激。此外,最近這幾年無數的大牛、公知還在販賣知識焦慮,在販賣“X年後你的會感謝現在的自己”這類讓人努力的雞湯勵志文,社會大環境如此,我也不可避免地沾上了這些焦慮,覺得除了工作之外,自己應該努力成為某個方面的專業人士,有一技之長。

於是焦慮再加焦慮,我就更焦慮了,結果所有的注意力都在焦慮和急這兩種情緒上,哪有什麼心情去觀察自然,感受四季的變化呢?最多隻是感受到冷暖,添衣減衣而已。至於每個季節有哪些花開果熟,完全不知道。

但去年不一樣。前年我的狀態最糟,去年年初的時候為了調節情緒,開始觀察自然。沒想到看著看著就喜歡上了(大概只要開始注意了,就沒有人不喜歡吧),就開始寫自然日記了,就這麼堅持做下來了。通過做這件小事,我竟然越來越不焦慮了,也越來越不急了。是個意料之外的收穫。


我的2018:慢下來,靜下心,只做一件事

不過,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焦慮就像蕁麻疹,感冒,不是說退了之後就不會再有的,它是反覆性發作的:做某件事的時候遇到瓶頸期了,焦慮;這一段時間感覺自己沒怎麼進步,焦慮;看別人好像輕易地達成了目標,而自己的努力收效甚微,還是焦慮……

就拿我寫自然日記來說吧,剛開始寫的時候,心情很激動,畢竟是新鮮事兒嘛,但是寫著寫著,每天的自然變化不那麼明顯了,該看到的植物寫得差不多,沒內容可寫了,於是又開始焦慮了。在楊小咪的點撥下,擴大了可寫的範圍,解決了這個問題,但又有新的問題來了,寫的自然日記總像是在記流水賬,沒什麼比較紮實的內容,寫作水平也怎麼都提不高,這不,又開始焦慮開始著急了。

大概這樣反覆了幾次,我才開始適應自己的狀態,或者說接受自己容易焦慮的狀態,開始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告訴自己沒必要心急,沒辦法一口吃成胖子的,還是老老實實地多讀書多寫多練才是王道;慢慢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才是王道。

一年下來,雖然我覺得自己的寫作能力好像沒有提高,但作為旁觀者的楊小咪說,我進步很大,不僅一千字小短文寫得很順當了,詞彙量也越來越豐富了。聽到她這麼說的時候,我超級超級開心,因為堅持做了將近一年的事情終於有了收穫,沒有什麼比這個更加重要!


其實我自己也感覺到了進步。我一直想練習寫作,但總是光說不做,一來是懶,二來是一旦有點難度的事兒我總是很難堅持長期做下去。寫作看上去是簡單的事情,但需要付出精力、腦力和時間,還要多看書儲備知識,所以我說了好幾年,也沒好好寫過一篇文章(除了工作需要之外)。但今年除了自然日記,我還寫了幾篇書評,而且是長書評,對我來說,這可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呢。

寫自然日記給我帶來信心之後,我今年打算再接再厲,不僅要繼續寫自然日記,還要多寫書評或其他文章,繼續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我的2018:慢下來,靜下心,只做一件事

堅持寫自然日記培養了我的耐心,這讓我在做其他事情上也不那麼急躁了。比如看書,之前因為焦慮,所以越來越沒耐心,越來越沒能力看一本厚厚的書,一看到厚書就犯怵。

但從去年開始,我挑戰看厚書,上半年的時候看完了《銀河英雄傳說》《尋秦記》,兩本的字數都超過百萬,《銀英傳》甚至有200萬字;為了培養語感,下半年我看完了金庸的《神鵰俠侶》,也有近百萬字。而現在我正在看一本很大很厚的《世界史》,有近600頁,要是擱在以前,光是拿起來我就非常有壓力,更別說要看它,結果到現在我快看完了。此外,上次去圖書館,我竟然還借了一本更厚的《時間地圖》,在以前更是想也不敢想的。

我終於不再怕看“重”的書了,不僅僅是指書的“重”,更指的是內容上的“重”。

其實,閱讀分兩種,一種是為了娛樂,一種是為了學習。我之前圖輕鬆,總下意識地挑選內容比較輕的書,但若是想打好知識結構,儲備更多的知識,應該多讀厚重的書,這些書才是提供實實在在的知識,而且是第一手知識,不是經過別人反覆咀嚼過後提供給我的。所以,我今年的閱讀目標是,多看經典的、真正提供知識的書,補充自己的知識量,搭建自己的知識結構,人文歷史、藝術與文學三個方向並重,多讀文學是為了培養語感。

我的2018:慢下來,靜下心,只做一件事

除了寫作、閱讀之外,還有做衣服這件事。我前年學了大半年的服裝設計,因為那一年特別焦慮,總想著逃避現有的生活,急的時候焦慮的時候,眼前看到什麼就想抓住什麼,也不管那件事可行不可行,難度有多大,於是想著是不是可以走做衣服這條路。

但畢竟學的時間不長,總感覺自己學了大半年什麼都不會,與預期相差太遠,急自己為什麼總是做不好。直到去年我還為這件事焦慮,也不清楚到底該把做衣服這件事擺在我的工作和生活的什麼位置上。

後來也是因為寫自然日記,或者該說觀察自然不那麼焦慮之後,我才靜下心來開始認認真真地想我到底該往哪個方向發展。我的工作是編輯,是做書,而做衣服是我的愛好。我把兩者放在一起對比,發現我都很喜歡,但要說到以哪個來謀生,做書更適合我,於是我決定把做衣服(包括做包)當作自己的愛好,每年根據自己的需求做幾件。但是未來還很長,也許多年以後,我會走上做衣服這條路,誰又說得準,不是嗎?畢竟,未來充滿無限可能。

回顧過去一年,2018年是我收穫最大的一年,通過寫自然日記這件小事,我瞭解到了很樸素的道理,雖然這個道理我一直知道,卻一直忽視,那就是:慢下來,靜下心,堅持做一件事。

是的,先堅持做一件事,為之付出,為之糾結,遇到困難和挫折也不放棄,朝前走,走著走著我們就會收穫一些小小的成就。這些成就也許對別人來說毫無意義,對自己卻有莫大的助益。我因為寫自然日記,不焦慮不急了,這才有能力和耐心處理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這麼說,我終於把生活與工作理順當了一些,知道接下來該朝哪個大方向走,我只要繼續走下去,堅持下去,也許未來的某一天會開花結果。

我的2018:慢下來,靜下心,只做一件事

此外,去年我還逼自己走出舒適區。依然拿寫作來說。我一開始寫自然日記的時候,楊小咪說我寫東西放不開自己,不真誠,總想極力迴避情感的表達。一開始我不接受,我覺得自己已經寫得很交心了啊,瞧,我不是寫了很多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嗎?人是很難接受自己的缺點的,但好在我有反省精神,雖然一開始不願接受,事後想想還是承認了自己這個缺點。我仔細想了想,我寫東西的時候的確遮遮掩掩,很多想法不願意透露,寫的東西也冷冰冰的沒有情感。沒有辦法,這和我的天性有關,我是100%內向型人格,特別不愛表達,不愛發表觀點,更不想讓別人知道我的事情,最好是世上沒幾人記得有我的存在。

既然承認問題了,就得想辦法解決。雖然在寫作的過程中釋放自己是件痛苦的事情,但還是去做了,這等於是我親手打破自己豎起來的保護自己的殼,自己從殼裡走出來,和這個社會,和他人多做些交流,即使有時候是單方面的。這對我來說,實在是件了不起的進步。這種痛苦,也許只有內向型人格才能明白吧。

不破不立,2018年算是我打破自己,重新塑造自己的一年。2019年我將繼續加油,堅持做好寫自然日記這件事,堅持看書。我要一點點地積累,不怕慢,不怕少,只怕氣餒不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