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自卑?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自卑?

小喇叭:微信群免费集体答疑开始啦!如何加入微信群?如何预约?请留意文末二维码。了解我们的服务方式。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自卑?

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人的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因此,家长应关注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自卑心理,一旦发现,须尽早帮助克服和纠正,以避免形成自卑性格。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无疑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最了解孩子的也应该是父母本身。不少孩子在成长中或遇到自信的难关,怎么判断孩子是否存在自卑问题?自卑儿童往往会出现以下征兆:

判断幼儿是否有自卑心理的方法

1.胆怯怕羞

儿童略有怕羞纯属正常,但是过度胆怯、怕羞,如不愿抛头露面、不敢接触生人,则可能内心深处隐藏强烈的自卑情结。

2.独来独往

一般来说,正常儿童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但是自卑心理的孩子对交结朋友兴趣索然,往往喜欢独来独往。

3.猜疑心重

自卑儿童对家长、教师、小伙伴对自己的评论十分敏感,特别是对小朋友的批评,更是感到难以接受,有时甚至无中生有地怀疑别人讨厌自己,且表现出愤愤不平。

4.有自虐倾向

占相当比例的自卑儿童往往会表现为自暴自弃,更有甚者,还可能表现出自虐行为,如故意在大街上乱窜、深夜独自外出、生病拒绝求医服药等,似乎刻意让自己处在险境或困境之中。

5.缺乏自信

虽然有的自卑儿童十分渴望在诸如考试、体育比赛或文娱竞赛中出人头地,但又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因此,他们大都尽量回避参与任何竞赛。

6.表述困难

据统计,8成以上自卑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或表现为口吃,或表述不连贯,或表达时缺乏情感,或词汇贫乏等等。

专家们认为,这是因为强烈的自卑感阻碍了大脑中负责语言学习系统的正常工作之故。

7.承受能力差

自卑儿童大多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承受挫折、疾病等消极因素带来的压力,即使遇到小小失败或小小疾病,便“痛不欲生”,有的甚至对诸如搬迁、父母患病等意外都感到难以适应。

父母相互埋怨,容易导致孩子自卑。

“你怎么当妈的?孩子老跟着一群小朋友去外面瞎玩,你看不见啊?”明明的父亲大声嚷嚷。“就知道说我,难道你当爸的不用负责任吗?你什么都不管,现在倒埋怨起我来了!”母亲也不甘示弱地反驳道。

而明明则直勾勾地盯着电视节目。于他,这样的情景早已见怪不怪。母亲见到明明这幅模样就来气,冲他吼道:“不争气的东西!就是因为你!”明明关掉电视,在一声高过一声“你不负责任”、“都是你的错”的相互谩骂声中摔门而出……

生在这样家庭的孩子,自卑是最为普遍的心理特点,最坏的情况则是让他们走上歪路。

人生在世,孰能无错,更何况年龄尚小的孩子,他们在由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用犯错误来获得成长。然而,有些父母就像明明的家长一样,在孩子犯错后,就开始相互埋怨,把责任都推到对方的身上,“有些家长必然也会连同孩子一起进行炮轰。”

孩子的心理比较脆弱和敏感,他们看到父母因自己而吵架,就容易产生“这都是因为我”的想法,而一味自责下去,就在不自觉中放大了自己的缺点,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羞耻感和无助感也油然而生。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压抑而自卑。“反正自己会给人惹麻烦,那就干脆把它变成现实。”杨甫德说,自卑催生自暴自弃的情绪,从而“破罐子破摔”,让有些孩子真成了不良少年。

这种类型的教养方式可以说是最不负责任的,建议家长应该彻底反省一番。“换个角度看问题或许是比较有效的方式。”父母不要急着从对方身上找原因,应该把焦点对准孩子,就是要仔细想想孩子最近的所作所为,分析他们为什么这样做。然后,跟孩子好好谈谈,旁敲侧击地问出他们的真实想法。

如明明的父母就可从“最近都常和哪些朋友在一起”、“他们是不是比以前的朋友更谈得来”等等,以此来判断孩子是不是真像自己所想的那样,结交了不良朋友。最后,才是要自我反省,并且和爱人交换一下想法,但千万不要过分埋怨对方或自己。

纠正孩子自卑心理的方法

首先,驱逐孩子心里的阴影。

自卑心理的形成,可能只是源于一次失败的或者一次不愉快的经历。父母应该及时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积极的方式给孩子教育和疏导,不要让阴影长期存在。

其次,引导孩子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积极的人际关系能让幼儿更开朗,也更具包容性。良好的人际交往能纠正幼儿的偏执心理,也能慢慢引导他逐渐敞开自己封闭的内心,公正地评价一些自己和他人

再次,给孩子更多正面积极的评价。

孩子之所以自卑,就是因为觉得自己技不如人,低人一等。这个时候,做父母的应该努力纠正孩子的这种消极心理。主要就得通过鼓励和表扬来肯定孩子的表现,慢慢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最后,分阶段让孩子获得成功的喜悦。

通过让孩子获得成功来给予他鼓励是最好的让孩子找回自信的方式。那么父母可以通过分阶段为孩子设定可达到的目标,让孩子在努力之后获得成功。不断地通过这种分阶段成功的方式来强化孩子对自己的认可,从而找回自信。

温馨提示:头条号上现有不少家长咨询儿童心理问题,因三言两语无法获取全面信息,也无法有针对性地给出建议。刘鸿雁工作室提供集体答疑(免费)和一对一咨询服务,预约请加微信号“lhyxinli”,注明“头条号”。

来源:本文根据摇篮知识等相关文章整理。

免费集体答疑开始啦!

随着粉丝量的逐步增加,咨询辅导量也在与日俱增,尽管我们也投入了大量精力,但是资源的确有限,同时我们又心牵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家庭,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推出了集体答疑的服务,进行每周固定时间与有需要帮助和辅导的父母进行互动,探讨育儿话题。集体答疑服务免费。

咨询预约/联系我们

儿童心理成长的微信号:ertong_xinli,是儿童心理资讯和服务平台,欢迎关注。

问题快速查找:A叛逆,B爱发脾气,C固执,D嫉妒,E敏感,F急脾气,G磨蹭, H爱告状,I哭闹&耍赖,J立规矩,K胆小和不自信,L安全感,M抗挫,N拿别人东西,O教育方法,P做个好爸爸,Q入园焦虑,R不合群,S兴趣培养,T注意力,U性心理,V二孩教育。请关注本号后回复对应的字母,如“叛逆”回复“A”。

点击好看让更多家长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