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归野,一名设计师的可持续之路

“朴门(永续设计)将我的视野从一个狭窄的职业领域放大到人类的成长与进化,从金字塔模式中的奴隶变成一个跟随自由与爱的人,这是我在‘正规教育’中没找到的答案。”

1. 地球

我曾经有一个愿望——为人设计出宜居的环境,于是一直在建筑、环境、艺术领域学习。从中国到美国,从设计点缀环境的雕塑小品到研究城市人口、历史、生态而得出一套规划发展方案,我成为了一名景观设计师。

随着对设计领域的深入,我知道设计有时是纸上谈兵的概念和设计师的空想。年轻的设计师们喜欢在项目里加上城市农业(urban farming)的内容,却鲜有务农经验。拍脑袋后大笔一挥,一个个建设便落成了。快速做出的方案,能代替自然生长出的城市肌理吗?对生活在其中的人到底有多少帮助?经历过这些,我发现每天画炫酷的效果图并没有让世界变得更好,做着受限于各种因素的城市规划也很无力。

让心灵归野,一名设计师的可持续之路

我居住过位于密西西比河入海口的新奥尔良市。整个城市地势低洼,比海平面低一米半以上,四周都是堤坝。为了方便航运,掌管美国基建的陆军工程兵团开凿了一条从海湾直通城区的运河,结果引起海水倒灌、湿地动植物大面积死亡,失去可以缓冲风速和巨浪的天然屏障。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Hurricane Katrina)来临时,脆弱的防洪工程决堤,城市内一度出现物资缺乏、无家可归、疾病肆虐的混乱局面。

让心灵归野,一名设计师的可持续之路

↑ 我住的社区是当时的决堤口

在美国另一个城市休斯敦,无数高架桥和公路纵横交错。因为城市过大,出门开车一小时很平常。灰色的钢筋水泥无法滋养灵魂,这是个属于车而不是人的地方。回国后,看到这股建设的潮流蔓延在我国各地,在北方城市遇到严重的雾霾不敢出门,这些发达国家走过的路是我们想要的未来么?种种现状冲击着我的心灵,让我感到迷茫——我们的环境怎么了?

只着眼城市,建公园、广场、街景还远远不够,忽略生态系统的规律本末倒置,会导致全局性的灾难。太多的硬质铺装是让地球无法呼吸的疤痕,过度的工程建设衍生出土地开发、运输尾气、粉尘污染等问题使环境日益恶劣。现代景观设计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从当初改善城市卫生与环境到现在亟需解决全球性生存困境,它的理念需要演进与迭代。

让心灵归野,一名设计师的可持续之路

↑ 堆肥施肥后茶花盛开几十朵

这时我接触了可持续设计。可持续发展是指我们当今的发展为包含所有物种的自然系统考虑,不透支未来生命生存的利益。拥有可持续理念的行动者会将正能量感染其他人,形成涟漪效应,进而扭转环境破坏的局面、改变既有的文化。这些观念特别打动我。学习了可持续的三条原则减量、再利用和循环(3R: Reduce, Reuse, Recycle),我开始去超市自带购物布袋,回收果皮菜叶等厨余制作堆肥减轻垃圾回收压力,不用的衣物送去捐助站,购物前三思是否必要……以前也听说过这些有机生活的倡议,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时,听不懂也无动于衷;产生觉知后,意识到地球和我们拥有共同的命运,会自然去爱护它。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仰赖它生存,它的健康取决于我们的状态。学习怎样和谐地与这个星球共处,在这里居住、生存,一起繁荣永续,是我们的功课。

2.自我

与此同时,毕业后工作的新鲜感逐渐被重复性和快节奏消磨,让我没时间思考与消化,内在想慢下来的声音越来越强烈。我记起,小时候在一个滑梯、一个秋千上玩得那么开心,世界新奇、有趣,让人满足。为什么长大后不再拥有时间和自由,生活变得无聊而迷茫?像在一辆高速运行的列车里,窗外的景物慢慢变得模糊、失焦,不知自己通往哪里。

让心灵归野,一名设计师的可持续之路

↑ 午后的河岸

很多次我漫步在密西西比河岸,看着悠悠的河水,感受着心中的渴望。“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自然教会我顺应本心。逐渐地我放松下来,思考什么是我真正需要的——我有很多兴趣,想做很多事情,希望拥抱整全的生活。一些随心生活的自由职业者让我看到,朝九晚五外的世界那么大,而且都行得通。也许,不用再努力劝说自己在一条不适合的路上走下去。

我开始做感兴趣的事情。从走访华德福学校、去农场做志愿者、游学于大自然,到做自媒体、开民宿,脱离多年来外界灌输到心中的束缚和评判,不断发现自己的天赋与潜能,收获内心的笃定与从容。内在与外在的转变让我变成了一个新的人,找到了充满活力、可长期持续的生活方式。

让心灵归野,一名设计师的可持续之路

↑ 每周收到我所服务的农场配送的有机蔬菜

现在我是一个自雇者,根据自己的状态、喜好分配时间,工作即生活,生活即玩乐。除了设计,我还写作、绘画、种植。不同领域间相互滋养:可以看一天电影,从中获取绘画灵感;设计布置房间后,把民宿的故事记录下来;或者打理植物,体会与自然生命的联结。做些小而美的事情,身体力行。

回头看,我们多么习惯寻找安全感,把自己托付给一个又一个学校、公司和企业。我更愿意花时间看一棵树怎样在风中摇摆,看一朵云怎样在天空变换形状,坐在窗前静静听下雨的声音。大自然展示了生命应有的节奏。喜欢泰国PunPun农场主Jon Jandai说的话,“人们有很多的时间,他们就可以从容地做回自己;当他们有时间做回自己,他们就有时间了解自己;当他们了解了自己,就可以看到自己一生的目标是什么。很多人发现他们想要幸福,想要爱,想要享受生活。于是人们看到了生活中的美丽,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展现美丽。”

3.永续

第13届国际朴门永续设计大会掠影,视频制作:Dawa Fullmoon

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具可持续性、关怀人与自然的朴门永续设计(简称朴门)一拍即合,并参加了2017年11月在印度海得拉巴(Hyderabad)举办的第13届国际朴门永续设计大会(IPC 2017——13th INTERNATIONAL PERMACULTURE CONVERGENCE)。该会议每两年在世界各地举办一次,这次的主题是“走向健康社会”,下设六个分专题:

● 女性,改革的推动者

● 朴门的社会责任

● 朴门草根在行动

● 恢复和保护传统的耕作方式

● 可持续水资源管理

● 朴门与适应气候变化

朴门起源于农业生态设计理论,并不断在原有的概念上扩大。事实上,它是对发源地澳大利亚社会几十年前面临的各种生态、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回答。我住所附近的农场专门培训难民和非裔美国人,使他们掌握耕种技能,回归健康生活,解决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朴门根植于生活方式和社会革新,对于当今我国社会很有启发性。

让心灵归野,一名设计师的可持续之路

↑ 天然材料制成的会议胸牌与餐券

本次来自全球63个国家的千余人汇聚在印度这个传统农业大国,分享各种朴门理念、经验和项目。在会上,除了慷慨陈词现代农业带给地球的伤害,还有演讲者满怀忧思提及核工业和辐射对人与土地的影响、带着关爱讨论填鸭式教育的后果及对策……我们还和朴门先驱Rosemary Morrow一直帮助的阿富汗难民做了现场视频连线,了解自给自足种植食物怎样改变他们的生活。虽然那里局势动荡,战火纷飞,他们温暖的故事和满腔希望却把我治愈了。我之前所在的景观设计领域也关注人道问题,不过方法受资金限制。而朴门是一种人人皆可实践的低成本方式,通过与土地和自然的联结,我们会找回生命的本能,做真正对我们、整体生态环境和地球有益的选择。这次会议的话题涵盖面与参与度之广,说明人类的集体意识在扬升。当我们回归本源,个人的转变将与地球进化同步,形成生命共同体。

在女性议题中,当将朴门设计课程带到华语地区的Robyn Francis,将灵性、神圣感与朴门结合的Starhawk和致力于人道主义与社会朴门的Rosemary Morrow这三位著名的女性设计师在台上赋能,我明白了为什么女性可以推动变化。我们感同身受大地母亲盖娅。如果女人能孕育孩子,创造生命,有什么是我们做不到的呢?女性给朴门注入流动与接受的能量,以圆融的方式带给了世界独特的礼物。

让心灵归野,一名设计师的可持续之路

↑ 国际会议上代表中国的自豪(右二为作者)

在国内小毛驴市民农园创始人之一袁清华演讲之后,来自大陆的7个参会者们聚在一起,这里有舒马赫学院推广者、生态村建设者,和设计行业的朴门应用者。相比我们的国土面积、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和当下需要可持续发展的程度来说,这个数字还有很大潜力。我们围坐在一起,畅想着国际朴门大会在国内举办的那一天。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影响深远,我相信生态文明的未来在中国,而且朴门师法自然的理念亲近我们的传统文化,很容易理解。近几年国内的朴门爱好者和实践者越来越多,大家正在连成一个网络。现阶段这仍是个小众领域,有时我们被看成一群“奇奇怪怪的人”。正如朋友问过我,接受了先进的设计教育,一般人要么在国际公司工作,要么投入国内如火如荼的建设,我为什么不继续从事专业?很难一下子解释清楚我在做什么,和这选择背后的哲学。可以说,朴门将我的视野从一个狭窄的职业领域放大到人类的成长与进化,从金字塔模式中的奴隶变成一个跟随自由与爱的人,这是我在“正规教育”中没找到的答案。

大家聊起自己为何关注朴门。我的转折点之一是去年的美国景观设计师年会。在环境公正(environmental justice)和社区参与(community engagement)的议题中,我们拜访了一个建在垃圾填埋场上的社区,几乎每家都有人因土地中的大量毒素患癌症去世。除了敦促政府搬迁,没有其他有效的解决办法。居民们乞求帮助,绝望的情绪在蔓延。这件事让我明白单纯的关注没法解决问题,要去想办法行动和改变。面临种种现实,有时候想问“这个世界会好吗?”朴门给出的答案永远是积极的,因为我们在行动。为生命中的一切负起100%的责任,不等待别人的拯救,通过找回自己的力量,每个人都可以是行动家。

让心灵归野,一名设计师的可持续之路

↑ 种子圣坛,神圣生命的起点

当我把所有的经历串在一起,点点滴滴中,一条可持续之路清晰起来,终于明白自己在寻找什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由193个会员国一致通过,正变革着我们的世界,这是人类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可持续生活及朴门永续设计告诉我们“无为”——少做一点,再少一点。我们设计了房屋,设计了城市,最后把自己与自然隔离,是不是有点荒谬?自然本身是完整精妙的系统,我们是它的一部分,有天然的联结。只要我们愿意让心灵归野,会发现它一直在等待我们,希望归还我们原初之人的一切。

重要的是意识状态。一个偏执的人即使身处生态村,内心也未必平静;一个内心完整的人,在哪里都容易生活得顺畅。所以不必纠结外在形式,甚至“朴门”这个概念。要拯救大自然,先拯救自己。拥有轻松愉悦的生活态度、充满尊重与理解,所有的关系会变得和谐起来。届时,我们会拥有自然农法种植的作物、回归大地的生态建筑、动植物环绕的田园、循环利用的资源、生机饮食、培养愿景者的教育、充满爱的氛围……这是美丽地球的全景蓝图。我相信,当我们越来越活出自己,会有更多人被吸引。这个过程需要勇气、信任与耐心。有一天我们会变成大多数,人们会珍视地球,并明白为她所做的一切都值得。

让心灵归野,一名设计师的可持续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