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有一個“去日本工作的夢”?

聽說你有一個“去日本工作的夢”?

據最新報道,2018年赴日旅遊總人數超過了3000億,其中中國旅客赴日本旅遊總人數超過了800萬人,比2017年同比增長13.9%,位居所有赴日旅遊國家人數的第一位,同時中國旅客在日本消費達1.54兆日元,約合人民幣619億,超過了日本觀光消費的1/3。

這組數據讓我們看到了日本旅遊業超強的吸引力。去過日本旅遊的人十有八九都會對這個國度讚歎有加,直誇日本人溫柔親切有禮貌,生活環境乾淨整潔,充滿了舒適的氣息,甚至還有不少人因此而“想去那裡工作”。

據我觀察,一般有想去日本工作的人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透過日劇、日本動漫或者小說等文化作品對日本文化有了一些嚮往,希望能去日本工作生活,更加深入的瞭解這個國家。另一類是有短暫的留日經驗,例如旅遊、留學等,在心裡對日本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希望能在日本繼續生活,並融入這個社會。

懷抱夢想,追求美好的生活是每個人都希望的,但是如果單單是抱著這樣的動機就選擇去日本工作,那麼恐怕你需要想清楚了。很多已經實現了日本“工作夢”的前輩可能會提醒你:如果你只是旅遊,當個單純的觀光客,那日本真的很不錯;但是實際在日本生活,進入他們的職場工作,卻是另外一回事了。

身份的轉變:“外來人”變成“參與者”

無論你是旅遊還是留學,或者是以留學生的身份打過工,你都沒有真正的融入這個社會,在普通日本人眼裡,你仍然是一個“外來人”。留學和打工時,即使你已經在日本生活過兩三年,周圍的人都會認為,你是一個短期生活在日本的外國人,無論是語言和職場上的禮數,都不會用嚴苛的標準來對待你。

但是一旦你踏入職場,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中國人和日本人都同屬亞洲人種,長相就非常接近,很容易把你當成日本人。更主要的是,既然大家都屬於同期入職的,你更不會被當做“外國人”來對待,而是傾向於用“同僚”也就是日本人自己的標準來對待你,那也就意味著,那些你在旅遊時見識過的日本人的“禮貌”“溫柔”的品質,現在需要你自己來身體力行了。

截然不同的日本職場文化

在日本工作的第一個“文化震撼”,就是職場中大大小小、明裡和暗裡的各種規則。

舉個簡單的例子,日本是一個上下級關係分明的社會。日本講究“年功順序”,可以理解為員工在公司的“工齡”,不同的工齡的同事之間,言語和行為間都有長幼之分。後入職的“晚輩”要對早入職的“前輩”有絕對的尊重。好比說,吃飯聚餐,只有前輩入座了,後輩才能坐,不然都要在一旁乖乖地站著;上菜的時候,必須是前輩先動第一筷子;前輩的酒杯空了,晚輩得主動斟滿,夾菜分食這些雜事,也都是由晚輩來做。在職場上就更不用說了,新來的員工,要積極地去做各種雜事,搬運東西,接電話等,絕對不能讓前輩操勞這些事情,如果看到前輩手上拿著重物,一定要主動去幫忙拎,如果因為疏忽出了叉子,在附近的晚輩會謙卑地道歉。更重要的是,這裡的前輩和晚輩,並不是只年齡的大小,極有可能你的前輩的年紀還有比你小上好幾歲,私下裡,你是學長學姐,但是到了職場上,你仍然要像“前輩”一樣對待他們。對一個比自己小好幾歲的人畢恭畢敬的,這在國內很多人恐怕都難以接受,這也許就是日本職場文化跟國內的區別之一吧。

聽說你有一個“去日本工作的夢”?

雖然也有很多親切隨和的前輩,工作之餘可以輕鬆地聊各種話題,但是在日本職場的觀念裡,前輩和晚輩之間,有著明顯的不可逾越的界限。而這一點在國內,是沒有那麼明顯的。

一個在日本工作的朋友告訴我:“以前聽說,在日本工作,前輩沒有下班,晚輩是萬不敢離開辦公室的,以前以為是笑話,真的去日本工作後,才發現雖然話說得有點誇張,但是前輩這個詞,在日本的職場是有很重的分量的。”

更加嚴苛的語言要求

如果你作為旅遊客或者留學生,能夠較為流利地同當地人交流,他們就會誇你“日語說得很棒”。一旦“遊客”或者“留學生”的標籤被撕下來,進入職場之後,你就會被拉到跟日本人相同的標準下了。說得流利那是在理所當然的事情了,而一旦用錯詞則會收到譴責,尤其是“敬語”的使用非常重要。

普通的敬語,初學日語的人都很好掌握。類別漢語,提到自己的家人,稱呼家父家母、內子、犬子;提到對方的人或事要抬高一點,要說令堂尊夫人令公子什麼的。不過深入到一定程度以後,根據非常微妙的情景要作準確的表達就複雜了,自謙語、尊敬語和鄭重語都是有規律的用法,以及一些固定的場合。這些用詞說起來很複雜,其實跟漢語是一樣的,在漢語中也會有一些固定的場景用法和語言習慣,我在這裡想表達的是,無論是日語還是漢語,如果你想要熟練的掌握這些語言習慣並以此融入這個社會,那麼你對這個國家的文化要有著深刻的理解,僅僅是說得流利,是遠遠不夠的。如果你經常在語言表達上犯錯,會給對方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會被當做說著“怪話”的人。

所以,在日本工作,想要紮根這裡,真正融入社會並還期待有所成就的話,語言上要下的功夫可不是一星半點。

把真話藏在心底的建前文化

其實,中國人也有這種文化,比如我們經常說的“看破不說破”。這種文化在日本體現的更加明顯。日本是一個善於“讀空氣”、察言觀色的民族,許多內心的真實想法他們並不會直接用語言表達出來,而是靠著大家“讀空氣”,觀察說話人的表情和動作來了解他所想要表達的真實意圖。例如在家裡邀請朋友進餐時,日本朋友嘴上可能誇讚你的某道菜好吃,但是他卻沒有怎麼動這道菜,這時候你就應該意會到這道菜不符合他的味口。日本這個民族非常注重表面和氣,意思是指,不管內心是牴觸還是接納,都避免表達強烈的不滿,傷了和氣。這個和國內其實是不太一樣的,在現代的國內,大大咧咧地表達自己喜好的人很多

在這裡並沒有誇讚日本民族的這種內斂的特質,每個民族由於其成長環境和經歷的不同,會衍生出不同的民族文化,所以在很多問題上就會出現所謂的“文化爭端”,所以聰明的你,想要融入日本這個社會,一定要正視這種“文化差異”,並逐步適應它。

結語

總結下來,本文給想去日本工作的人三個建議:

1、瞭解日本上下級分明的職場文化。

2、除了流利的交流,還需要學習敬語。

3、學會含蓄的表達。

“人生就是這樣,喜歡的是一個,結婚生子的又是另一個”,如果僅僅是喜歡日本的旅遊環境,那不如多去玩幾次,而如果是想要紮根日本這片海島,那你要付出比當地人更多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