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個症狀顯示你“忙碌成癮”了

5 個症狀顯示你“忙碌成癮”了

“閒下來讓我覺得全身不對勁,我應該可以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我沒有足夠的個人時間,我要工作、常常要加班,家事都我負責、還要照顧小孩……”

忙到焦頭爛額的生活日復一日,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可能“忙碌上癮”了?來自美國的Paula Davis-Laack是壓力管理領域的專家,她的著作被翻譯成多國語言,而她同時也身兼私人企業CEO 、心理諮詢師、學校教師等職務。她用過來人的經歷告訴我們:“沉迷於忙碌的後果猶如慢性病,不僅讓你缺乏休息,還伴隨倦怠、焦慮、恐懼、社會比較和身體疾病,而且在短時間內無法反映出來。”

“忙碌成癮症”(Addiction to Busyness Syndrome,ATBS)已是現代文明中不容忽視的問題。在嚴重的身心疲憊發生前,我們可以由幾個跡象判斷自己是否“忙碌上癮”:

1. 行程表永遠都是滿滿的

你害怕無聊,閒閒沒事讓你感覺浪費人生、有罪惡感。你的行事曆一點留白都沒有,永遠都要擠出一些行程來“充實自己”。

2. 當你發現自己閒著沒事做,會變得煩躁不安

忙碌讓你“心安”,你已經忘記最後一次坐下來,讓精神完全放空是什麼時候了,因為無所事事總讓你感到焦慮不已。

3. 你容易自責

你相信你的個人價值建立在“你做了多少事”以及“你能把事情做多好”。即使你在精神和身體上都很疲憊,你仍然放不下身上的重擔。如果不小心忘了一些事,或是某些任務做的不盡完善,你會非常自責。

4. 你做的事情很多,但難以分辨優先順序

你覺得每件事都很重要,待辦清單落落長卻分不出優先順序,總是想同時完成許多任務。

5. 你的忙碌已經對人際關係產生負面影響

你把家庭打理得很好,但你總是

沒有時間跟小孩、另一半進行深度對話。你每天面對許多客戶,卻抽不出空跟老朋友、家人來一次聚會。

為什麼我會“忙碌上癮”?

1. 源於內疚

“內疚經常是驅使忙碌的主要情感。”,Paula解釋說,“在我接觸過的病人之中,尤其是女性與父母經常被我不想讓某人失望’的想法套牢。他們為自己設定的標準太高,擔心自己匆匆離開公司去學校看孩子表演,會讓老闆或同事失望;也擔心加班無法回家吃飯,會讓在家等待的家人失望。在無法取捨的狀況下,他們總是忙得團團轉。

2. 忙碌其實是一種自我麻痺的手段

失敗的戀情、緊繃的人際關係、低落的自尊、渺茫的未來目標……種種生命中令人不安的真相,讓我們投入忙碌的懷抱。你努力不懈來讓自己感覺“更有價值”,用忙碌來麻痺脆弱感。

失去了生活品質,內心卻依舊空虛。

跳脫“忙碌成癮”並非一蹴可就。找出讓你內疚的因素、那些真正帶給你充實感的事物,並試著給自己更多同理心,勇敢與身邊親近的人坦承內心的無助。透過反覆的練習,我們終究會跳脫“忙碌成癮”,找到自我與生活的平衡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