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经朝鲜族小村庄,拐进一户普通农家,发现了我梦想中的生活


从长白山沿着202省道往延吉开,因为限速,车也开不快,刚好可以趁机欣赏下沿途的风景,东北的天是真蓝哪,云彩也淡淡的似有似无,就像羽毛做的霞衣,一会儿变个样儿。路边的标语都是朝语和汉语并列,冷不丁一看像身在韩国一样。

正午的太阳晒得人直发困,刚好这时路过一大片一大片的朝族小村落,我从小生活在汉族和朝族混居的地区,所以对这个民族又亲切又熟悉,未做过多思考,随机拐进村里,我想看看现在的朝族民居有啥不一样了,在我的家乡,这些小平房早就拆迁得所剩无几了。

家家户户都是平房,带个大院套,院子里有拖拉机、脱粒机、手扶车等,苞米楼子也是标配,看来这儿的农村是以农业为主,很多人家还散养着鸡、鸭、鹅、狗等,生活气息扑面而来,看这白色小栅栏和淡蓝色铁大门,是不是也很有小时候的感觉?


这是比较新的民宅,找了一位路人打听,大哥告诉我,这个村是朝族村,叫明山村,居民大多数是朝鲜族,也有少部分汉族,汉族人的厨房也大多建成朝鲜族家庭的样子,因为那种节约能源,而且干净,灰小,我盘算着再找一户人家亲自进去瞅瞅就更好了……

老天眷顾,碰见一位热心的阿姨,她说她是汉族,但是家里跟朝族人一样,全盘火炕、大黑锅镶在锅灶上、拉门……热情地邀我们进屋喝口水,推开铁大门,散养的土鸡们咕咕咕咕地用它们特有的方式列队欢迎参观,阿姨及时提醒:“加小心嗷,地上都是鸡粑粑……”

一边开门,一边说:“家里没咋收拾,别嫌乎乱嗷,来,进屋里脑乎脑乎……”虽素昧平生,但这份热乎劲让人心生暖意,这就是东北普通老百姓骨子里的实在劲儿。

“我先归拢归拢,早上吃完饭也没太整利索捏,你们先脱鞋上大屋炕坐会儿呗,我给你们拿开水喝……”“不用不用阿姨,这就很干净了,夺利索啊,可以说是一尘不染了……”看,这就是朝族人家典型的锅台了,两口铸铁大黑锅坐在灶台上,中间有块大平锅,知道这是干嘛的么?

一个灶坑烧火,两边做饭和炖菜,中间那块铁板用来做汤,这样的话,饭、菜、汤……全有了,而且熟的时间都差不多,不影响开饭时间,也把炉火功效最大化,同样烧一把炉子,饭熟了,炕也热乎了,灶台左边那口缸是嘎哈的知道不?


掀开盖子看,原来是米缸,放在炉灶旁干燥,米容易保存,而且使用方便,里头放个㧟米的盆子,东北干燥,厨房更干,所以从不担心大米发霉。

阿姨拿来一个袖珍的铸铁小锅放在中间的铁板上,告诉我们,孩子在城市里定居了,剩老两口在家,大铁锅基本就是炖菜用一个,米饭用中间这个小锅就够啦,不过他们比较讲究,不爱吃剩的,所以每顿米饭都是现做,嗯,我认识的几家朝族人家也是如此,每餐饭后都洗锅晾干,下一顿再重做新饭。

来到大屋瞅瞅,一进门只有一个玄关处用来脱鞋,抬腿就是炕,整个屋子基本都被大火炕占满了,屋子里热乎乎的直烤脸,家具啥的都坐在炕上,也是量身定制,后院是其他人家的前院;前院则是自家的苞米楼子和土鸡们的运动场。


阿姨说“吃完饭没啥事儿,现在也没啥农活,就往炕上一倒,闷一觉,麻将扑克都不爱打,空了就擦擦炕,抹抹地,喂喂鸡……就俺们老两口,没啥活儿其实,都是自己给自己找活儿,闲下来老得快吖……”我脑补躺在这大炕上睡午觉的场面,那一定很舒服,把脚丫子扔给太阳,晒得暖洋洋的,舒坦地脚趾头直想前后晃……

我们这儿嘎哒不烧煤,家里苞米核子有的是,就烧这东西,一天吧,一玻璃丝袋子就足够足够了,每家每户都烧这玩意儿,还环保,省得没地方堆没地方卖的……

临走,阿姨坚持把我们送出院子,说:“人家朝鲜族好的地方咱汉族就学,你看那炕啊炉子啊都是跟银家学的,俺们这村基本汉族和朝族都是一样一样的,汉族人吧你看我说话也有朝族口音,可和谐了,哈哈”,一边唠,一边把企图越狱的鸡关在铁门里,跟阿姨道谢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个小村子,哎呀,岁月静好,这也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