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虐打女童以后怎么办?这样做可以拯救她和天下所有家暴中的孩子

(一)

深圳残忍虐打女童的父母被刑拘了,但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并不是这对恶父母会受到怎样的惩罚,而是这个女童在父母被刑拘之后由谁来照顾,还有刑拘之后恶父母一定会更加暴力对待女孩,女孩该怎么办,等等。

不少好心人在网上呼吁:“把孩子交给我吧!我愿意收养她,给她一个温馨良好的成长环境。”当然想收养的绝大部分是好心人,但是,如果是歹徒或者人贩子也打着“好心”的面具想“收养”女孩,那么女孩一旦落入他们手中,那么连性命都堪忧了,还不如呆在原来的家里。

谁来证明这个来领养的家庭一定是安全的、有利于孩子的?

还有,就算是好心的家庭一开始带着满腔热忱好好对待孩子,但是相处后发现,他们并不喜欢这个孩子,孩子或也不喜欢他们,到时候怎么办?

中国的收养、领养程序是复杂的,但困难和繁琐却必不可少,因为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很多。还有,女孩本人希望别人来领养吗?她如果不希望离开原来的家庭和父母呢?她的意愿是否应该得到尊重?

被虐打女童以后怎么办?这样做可以拯救她和天下所有家暴中的孩子

有人说:有父母总比没父母好。这句话虽然并不完全对,但它告诉我们的是,父母就是一种先天的血缘,是一个无法替代的“家”,它在人的内心里达到的是一种“情结”的层面。

2018年12月26日,无锡市发生的一起“亲生母亲虐童案”最终以虐待罪判处9岁女童的妈妈杨素梅有期徒刑九个月,缓期执行一年。

这个叫洁洁的女孩也是被亲妈打得伤势严重,情况甚至比深圳的那个女童还要糟,可是当警察问她“你还愿意和妈妈一起生活吗?”洁洁表示“妈妈是爱我的,我也爱妈妈,我还要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希望法院能够对妈妈从轻处理。”

强行让被虐孩子离开原生家庭非常残忍,亲情又怎么能够随便被剥夺?

还有,交给福利院或社会机构养育被虐孩子直到成年,那么恶父母们可高兴坏了,自己不但从此不用为孩子的成长花一分钱,连打孩子的力气也省了,真是太便宜了他们了。必须重视的是,很多虐打孩子的父母其实是不爱孩子的,领养和机构代养正好让他们甩包袱。

那么虐打孩子反到有好处了。所以本质上说领养和送福利院等等只不过是种逃避行为。

综上所述,领养、交给福利院或者社会机构均是困难重重、遗留问题多多甚至危害社会的一种不太可行的解决方案。

那么把孩子交给亲戚,或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这显然很多人会反对,这种做法的害处大家有目共睹,在此不再赘述。

那么在警方惩罚完恶父母之后,让孩子回家?

很多人担心这对恶父母被警方释放后肯定会马上搬家,然后悄悄地消失在公众的视线中,这样孩子此后会遭到更为严厉的报复和殴打。

被虐打女童以后怎么办?这样做可以拯救她和天下所有家暴中的孩子

全社会现在都在等待政府、及公安部门给出一个孩子接下来妥善安置的解决方案,而根据以上分析,这件事似乎非常棘手,仿佛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

其实巧妙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十分复杂和劳民伤财,第二部分我就和大家来说一说。

(二)

方法就是:

警方告诉这对恶父母:1.从今天开始,你们家会一直处于警方的视线中,你们仍然照常生活,但是警察会不定时到访、查探他们家的情况。2.必须去公安部门规定的学校或机构学习关于教育孩子的家长课程,费用自己承担,什么时候结业由警方考核决定。考核包括对孩子状况的综合评估和审核。如果考核不通过,需要继续学习和培训并支付相关费用,直到考核通过为止。且此项规定强制执行,企图逃避者必须追究其法律责任。3.如果搬家必须主动告知警方,私自搬走而不事先通知警方的,同样追究其法律责任。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恶行没有发生的机会。

就算警察一年后才到这家去探访,这对恶父母也会害怕于“不知道警察什么时候就来了”而不敢再轻举妄动了。

但是他们可能会由肢体暴力转变为言语暴力或冷暴力。心理学家们得知此案后普遍认为,一旦肢体暴力被否定,施暴者会用讥讽、冷漠、贬低、孤立、忽略、排斥等言语暴力或心理暴力来继续伤害女童。

被虐打女童以后怎么办?这样做可以拯救她和天下所有家暴中的孩子

而教育学家们和司法部门的相关人士认为:根据很多恶性案例大家可以看到,很多虐打子女的父母并不知道除了“打”之外还有别的教育方式,他们只知道自己小时候就是这么被父母“教育”过来的。

上文提到的殴打女儿的杨素梅被公安机关抓获的时候,甚至即使是到了后来,仍然理直气壮地对办案人员说:“我就是要教育孩子,我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没问题,这么打孩子是很正常的事情。”深圳的这对恶父母也说:“我教育自己孩子关你屁事!”

由此可见,中国社会急需来一场“父母教育”和“家庭教育扫盲”,以此来纠正很多人头脑中错误和危险的教育理念。

常言道“不知者无罪”,很多正在暴打孩子的父母并不知道是虐待罪,让有虐打嫌疑的父母去政府指定的学校或机构学习一些科学的育儿方法和理论并考核,这样做可以同时收到“惩罚恶行、改造和提升父母素质、优化社会风气”等多种好处。

(三)

深圳虐打女童案是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才被曝光的。因为家庭的私密性,所以很多黑暗的行为,很多痛苦的挣扎的孩子绝大多数是不会被人知道的。

而且有一点值得担忧的是: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压力发泄的最容易也最安全的途径就是家里和尚且弱小的孩子。

那么怎么办?该如何保护孩子?

被虐打女童以后怎么办?这样做可以拯救她和天下所有家暴中的孩子

方法有,但是需要公安部门和社会机构做出一些改革。

在这里我着重提两个方面:

1.公安部门改变“总是坐等别人报案”为主动出击

比如在保护潜在受虐的孩子方面。我提供的方法是:

公安部门可以每学期、或每年到各级各类学校明察暗访一次,或不定期抽查等,去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单位,通过随机调查的形式询问在校学生的家庭生活情况。

比如,随机拉住一个孩子,问问他:

你现在和谁住在一起?家里有哪些成员?

你对你的父母(家庭成员)印象如何?

你的父母(家庭成员)做什么事令你最高兴?

在家里你最喜欢的人是谁?

你最害怕的是谁?

你最想对你父母(或监护人)说什么?

……

请注意,不要把这些调查工作交给孩子的老师或让老师协助,虽然看起来老师们做这项工作更省事省力而且老师更了解孩子。

原因是,老师们在明处,如果都是老师向公安机关报案,那么目标太明显,一些家长就会直接去找到老师进行报复。

应该完全由公安部门的人员来执行此项工作。而且时间应该严格保密等。

这样一来所有的父母都会对“虐待”这件事有所顾忌了,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等于已经在警方和全社会的眼皮底下。

被虐打女童以后怎么办?这样做可以拯救她和天下所有家暴中的孩子

而且,警方一旦发现某些孩子处在家庭教育不良的情况下,就可以立即采取措施,而不是等待恶性事件的发生。

这样的做法,哪怕一年只有一次,一次只抽查一个孩子,都足以威慑全社会。

2.制定一些介于“无罪”和“犯罪条款”的“中间地带规定”,灵活地为营造优良社会秩序和风气动用智慧。

比如说,刚才说到的抽查之后,警方发现一些孩子的家庭教育有问题,但是孩子的监护人并不足以构成犯罪,却又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了创伤和痛苦,那么这个时候办案人员就需要考虑一个介于“犯罪”和“无罪”的“中间地带问题”。采用介于“判刑”和“释放”的“中间处理方式”。

这个“中间处理方式”也包括我上文提到的:

1.找到疑似“不良父母”,私下通知他们处罚规定。

2.被公安部门通知到的父母,必须去公安部门规定的学校或机构学习关于教育孩子的家长课程,费用自己承担,什么时候结业由警方考核决定。考核包括对孩子状况的综合评估和审核。如果考核不通过,需要继续学习和培训并支付相关费用,直到考核通过为止。且此项规定强制执行,企图逃避者必须追究其法律责任。

3.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和公民正常生活的权利,处罚规定不向全社会通报。

就像交通违规交个罚款,被“调查”到的“不良父母”仍旧具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和权利,但是同时又会遭到一定的惩罚和改造措施。这样有效保障了被虐儿童的隐私和正常生活。

而且公安部门可以根据“不良父母”的危害程度,灵活而智慧地进行“中间地带惩罚”,比如有的情节较轻的“不良父母”享受不被随机家访特权,而情节较重的执行一周一次不定期等。

被虐打女童以后怎么办?这样做可以拯救她和天下所有家暴中的孩子

有的人会问,那些年龄还没到上学的学龄前孩子怎么办?

很抱歉地说,对于这个我目前还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唯一的希望就是他们能够熬到上学,或者是有警务人员到处巡逻能够发现他们的险境。

最后,总的来说,我的理念就是:

作为维护社会治安和改善社会风气、维护社会和平、公正和正义的公安、执法等部门,就像医生一样,不是等到有病了才去医治,而是在出现“病症”之前就给出防患于未然的积极措施;不是等到犯罪了才“治罪”,而是努力做到没有犯罪。

我相信,如果真的能做到这样,且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也许有一天我们的周围将再也看不到暴力的踪影。

本文只是愤怒之后的一些思考,实在惭愧在此作为个人观点拿来和各位讨论,一定有很多疏漏和不足之处,希望各界不吝赐教给予我批评和指正,谨在此表示我不胜的感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