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業的“寒冬”,真的要靠5G來拯救嗎?

向來高傲的蘋果手機開始著急了,近年來,蘋果公司的股價不斷下跌,讓以庫克為首的蘋果管理者們也犯愁了,因為無數的跡象都在表明一件事:蘋果手機真得沒那麼好賣了!

手機業的“寒冬”,真的要靠5G來拯救嗎?

作為手機行業的風向標,蘋果手機的危機也引發了業內人士對於整個智能手機行業的擔憂,畢竟當前整個手機行業都出現了同質化嚴重、創新力不足的現象,這也使得我們作為消費者換機的慾望沒那麼強烈了,加上現在手機的壽命越來越長,換手機的頻率就更低了。

總而言之,就是目前新手機對於消費者的吸引力不夠,提不起消費者的購買慾望,而手機廠商想要改變這一現象,就必須尋求新的突破,當前最直接的改變手段自然是即將到來的5G,那麼被寄予厚望的5G能否拯救手機行業呢?

手機業的“寒冬”,真的要靠5G來拯救嗎?

首先要清楚5G能夠帶給我們什麼,除了數十倍於現在的網速,還有基於這網速帶來的萬物互聯,屆時將會實現曾經只是存在於科幻電影裡的場景,比如智能家庭、VI技術等待。如果一切都按照這樣理想化的進行,那麼自然5G對於手機行業是能夠諸如新鮮血液的,但問題在於,能夠這樣理想化 的進行嗎?

按照目前所定下的時間,我國5G的商用時間要到明年,理論上來說明年大家就可以感受到上述的體驗了,但現實問題是5G開始商用等於普及嗎?大家都知道4G剛出來那會,絕大部分人還是在用3G,即便是用了4G,也會因為高昂的收費與3G混用,所以屆時收費標準將會影響大家的對於5G的依賴程度。

手機業的“寒冬”,真的要靠5G來拯救嗎?

手機作為5G最重要的載體,的確是要同時進行更新的,但目前5G手機對於5G的運用除了單純的提升網速之外,並沒有帶給消費者更多的吸引點,因此在拉動消費在購買慾上各廠商做的還不夠多。想要充分發揮5G帶來的影響力,各手機廠商還需要在新功能開發上下工夫。

也就是說,手機廠商不能僅僅只是單純的等待5G的到來,而是要與5G緊密合作,充分發揮5G的價值。其實目前4G隨著各類流量套餐的興起,像電信在貴州地區推出的爽卡套餐,用戶每天只要2元就能享受30G的國內流量,這樣的優惠下,用戶在使用手機的時候就能充分發揮4G的價值,而5G想要做到這樣還需要一段時間。

手機業的“寒冬”,真的要靠5G來拯救嗎?

公眾號對話框輸入關鍵詞“暢享流量套餐”

手機業想要靠5G來拯救不是不可行,而是還需要一段時間,想要脫離寒冬還需行業自身的努力,這一點國外品牌倒是可以像國內品牌多學習學習,從性價比和營銷方式上入手,多元化的方式才能刺激消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