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号线奉贤第一站,诸多回沪知青的归宿——西渡

五号线奉贤第一站,诸多回沪知青的归宿——西渡

五号线奉贤第一站,诸多回沪知青的归宿——西渡

五号线奉贤第一站,诸多回沪知青的归宿——西渡

五号线奉贤第一站,诸多回沪知青的归宿——西渡

五号线入奉第一站

刚开通的通往奉贤的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过江段成了新的打卡胜地,西渡站与江川路站之间的闵浦二桥可以俯瞰黄浦江江景,就是西渡这边的岸线没有什么值得看的,主要还是一些码头和工业仓储用地,奉贤区对黄浦江滨江的开发可能还停留在规划阶段吧。

但是,一旦五号线下了闵浦二桥,稳稳地停在了西渡站的时候,突然发现,这里又是另一片人间烟火的样子——连城商业广场虽谈不上高大上,但客流熙熙攘攘,广场上跳舞的人群、电影院看电影的人群、超市采购的人群、金店饭店学店游乐区消费的人群络绎不绝;沪杭公路沿线的菜场、小吃店、食品店、鞋服店、手机店、农资店、银行、邮局、房产中介人来人往……一派我国中西部三四线繁荣小县城的蒸蒸日上感觉,不高端、不漂亮,但接地气、有人气。

五号线奉贤第一站,诸多回沪知青的归宿——西渡

5号线西渡站

五号线奉贤第一站,诸多回沪知青的归宿——西渡

连城商业广场

知青回沪安身立命的故乡

西渡这个地方有个特点:上海曾经支内、上山下乡的知青特别多,从新疆、黑龙江、云南、广西、江西回沪的知青都有。这批曾经代表上海,在全国各地奉献青春年华的一代人回沪曾经遇到三大障碍:(1)市区父母的房子没有他们落脚的地方、(2)因为各种政策的多样性落户遇到重重困难、(3)上海市区的房价日益高企绝非拿支边收入所能承担。上海的何处才是安放的故乡?

而上世纪90年代末、本世纪初的西渡房产以微利、蓝印户口著称。能够回到上海立足、重新取得上海户口、房价能够承受,这三个条件在当时的西渡全部满足,并能很方便地见到这些离开上海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上海老知青们经常梦见的黄浦江。几年间,一下子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上海老知青回沪定居。在涨了几轮之后,价格依然算是洼地,袁童鞋记得在2004年5月的时候,西渡地区的水岸家园等小区房子的时价是3000多一平方米,一套百平方米左右的房产,30万左右可以买下,当时我熟悉的有对新疆回沪的知青夫妇就在西渡买了一套。

五号线奉贤第一站,诸多回沪知青的归宿——西渡

连城广场上跳新疆舞的新疆回沪知青

五号线奉贤第一站,诸多回沪知青的归宿——西渡

连城广场上跳新疆舞的新疆回沪知青

希望上海不会忘记那些曾经上山下山的知青

在连城商业广场、西渡口滨江绿地的晚上,经常可以看到老知青们嘎着山湖,唱着、跳着插队落户或支边地区的舞蹈歌曲,有新疆的、有黑龙江的,还有云南广西的,这样的一群上海知青、这样多元的风情,在上海中心城区内并不多见(仅见于鲁迅公园等少数公园),西渡的这个特殊群体也是我国一个特殊历史时期鲜活的上海标本,也是上海在那个年代对全国贡献的见证者与亲历者,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经历也是奉贤西渡区别于上海其他区域的一种难能可贵的财富。

有些知青回沪之后在生活待遇、社保政策、物价水平、气候条件方面可能遇到种种不适应,当年他们在新疆、云南、黑龙江流过汗、流过血,年龄大了回到上海也因各种原因流过泪、受过委屈,但无论怎样,他们终于回来了,在上海有了落脚的地方,在曾经的故乡上海,一个黄浦江边上的社区,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一处安身立命的地方——西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