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茶?

对于好茶的判断标准,似乎很难统一,有人喜新,有人喜陈。新茶、陈茶本身就是两种茶类,一个是发酵茶,一个是不发酵茶,就好比我们拿葡萄酒和葡萄汁来作对比,两者根本无法对比。即使选择同样的新茶,其实也不统一。

新茶的口感,要香,要甜,要鲜爽度高,那么,山头古树茶是最优选择。但是,一旦存放,香在,韵在,口感不在,核心是氨基酸、儿茶素本来就偏弱,存放的结果是更弱,那么,存茶的意义何在?拼配的新茶未必就好喝,但是,未来未必不好喝。市场上一系列的经典老茶已经有明证。

当然,绝大多数的情况是“山头古树茶”被当年及时消耗掉,比如你收了1公斤班章,收了2公斤冰岛。山头上一下来,呼朋唤友,要不了3个月班章古树茶就消耗完。那么,好了新茶的市场和结果出来了。

但是,什么是好茶呢?我们思考的话题是,你是唯山头古树而论,那么,这个理论强调的是“原料”。而一个好茶的判断,往往是这样的:原料+加工+品牌+仓储+经销+推广。从这个公式中,你可以发现,越是后端越重要。你能受到一些启发么?这说明,你强调的原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什么是好茶?

从开始的路途至于远方,未来真的很远……要喝当年的新茶,还是未来喝的新茶?

这两者其实又不一样。比如说现在流行的陈年老班章,之所以说它霸气,其实是内含物质的综合作用,因为新茶的苦涩感觉,加之班章茶浓烈沉郁的香气物质的混合作用,导致人感觉力道很猛。

由于班章茶的概念并没有几年,这就说明存放的陈茶也没有几年,导致陈年班章的力道依然猛,这样的茶,提神、醒脑,介于新茶与老茶之间,我称为“夹生茶”。夹生茶不同夹生饭,因为新茶即可饮,而新米不能食。

夹生茶好喝,但是,问题又来了:现在的班章有人不混采,采摘单株古树的茶叶并不霸道,香、柔、甜,没有接触到班章古树的人,往往认为好喝,但是,又纷纷认为是假班章。这带来的问题是一样,老班章古树茶存放的效果怎么样?

那么,什么是好茶呢?对于老茶、陈茶,基本上判断的标准相对统一,比如“醇、甘、厚、滑”这四个字基本可以概括。现在只是“醇”有较大的争议,或者说有不同的看法。所调醇包含了两种含义:一个闻香气的醇,一个是茶汤的醇。普洱陈茶香气低沉,溶于茶汤,所以,鉴别茶汤的醇实际是一大功课。

什么是好茶?

之前,大师教人喝六六粉味道的茶,称为老茶。之前大师教人喝棺材板味道的茶,称为古董茶。这两种茶类,基本被我判断为假,要么年份假,要么故事假,要么大师假。现在的市场也基本行不通。

但是,霉味和仓味混合陈香导致的所谓樟香、参香又让人难以鉴别,难以区分,甚至有人把湿度大一点的茶,都称为废茶,这其实等于把婴儿和脏水都一起泼掉了。生茶的存放导致的转化,某种意义上就是熟茶渥堆发酵的原理,我们总不可能看见毛茶发堆就全部扔掉?当然,这是仓储陈化和熟化、发酵和退仓等等一系列的关系,三言两语说不清。

还是回头说醇。我的朋友李先生说过,普洱茶是自然之道的茶。我不迷信,看老子道家的东西也少,但是,我自己信奉天然。无论是烈酒之醇,老茶之醇,得自然之道,才能得其真味。

一切自然而然,才是存茶之道。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大叶种具有天然的花果香(花果香在古树茶里体现得尤为明显)。(品茗,咨询可加微信:zssj77823456)中国的茶道盛行了几千年,原因何在?为生理服务。喝茶、选茶的道理如是。喝茶、闻香,正因为身心愉悦,才可能乐此不疲。

所以,好茶或存什么样的茶,在于你的身心愉悦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