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將擴容至20%,千億資金將流向421個股,這些基金已經一網打盡

北京時間3月1日凌晨,國際知名指數編制公司MSCI正式宣佈,未來將中國大盤A股的納入因子從現有的5%增加到20%。

此次諮詢結果還涉及的其他兩項議題也均獲得通過:

MSCI表示,在提升中國大盤A股的納入因子同時,將中國中盤A股也納入MSCI中國指數;並且同意將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市場加入符合MSCI指數條件的證券交易市場名單。

公告顯示,經過諮詢,納入因子的提升將分成以下三步進行:

一、2019年5月,MSCI將把中國大盤A股的納入因子由5%提升至10%,同時將創業板大盤A股以10%的納入因子納入到MSCI指數體系中。

二、2019年8月,MSCI將把中國大盤A股的納入因子由10%提升至15%。

三、2019年11月,MSCI將最終把中國大盤A股的納入因子由15%提升至20%,同時將中國中盤A股(包括潛在創業板指標的)以20%的納入因子納入MSCI指數體系。

完成三步實施後,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預計成分股中將有253只中國大盤A股和168只中國中盤A股(包括27只創業板股票),將進一步增加A股佔MSCI新興市場指數權重至3.3%。

MSCI亞太研究部主管謝徵儐在此前接受上證報專訪時表示,根據MSCI測算,每以5%的因子納入A股,帶來的資金約是220億美元。待A股的納入因子提升3倍,預計將有660億美元的境外增量資金流入A股。

最終將以20%的因子納入

MSCI表示,在提升中國大盤A股的納入因子同時,將中國中盤A股也納入MSCI中國指數;並且同意將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市場加入符合MSCI指數條件的證券交易市場名單。

此前2018年5月,MSCI公佈了半年度審查結果,以及被納入MSCI指數體系的成分股名單,但當時創業板市場的股票在這份名單上集體缺席。而如今,隨著創業板市場被加入符合MSCI指數條件的證券交易市場名單,這一缺憾將被彌補。

據MSCI在官網披露的信息,以下168只個股將是MSCI中國中盤A股指數的潛在成分股。

MSCI將擴容至20%,千億資金將流向421個股,這些基金已經一網打盡

MSCI將擴容至20%,千億資金將流向421個股,這些基金已經一網打盡

MSCI將擴容至20%,千億資金將流向421個股,這些基金已經一網打盡

對於為何此次考慮加入中盤股,謝徵儐在此前接受上證報專訪時解釋稱,在MSCI指數編制準則上,所謂的標準指數都包含有中盤和大盤的股票,作為整體代表,且幾乎無一例外。但是在中國A股這方面,MSCI在納入時採用了一個先例,考慮到A股當時首次納入MSCI指數,若一次性納入大盤和中盤股,會使投資者“消化不良”,便沒有把中盤股加進去。但是這一點是不完全符合MSCI指數編制準則的。

而現在在5%首步納入成功後,MSCI覺得將中盤A股納入的時機已經成熟,可以進一步考慮A股與其他市場在MSCI指數編制層面的一致性。

MSCI還表示,將持續觀測市場發展,以確保中國A股在MSCI指數中的權重,及時反映市場準入狀況的改善。

MSCI將擴容至20%,千億資金將流向421個股,這些基金已經一網打盡

MSCI將擴容至20%,千億資金將流向421個股,這些基金已經一網打盡

MSCI將擴容至20%,千億資金將流向421個股,這些基金已經一網打盡

MSCI將擴容至20%,千億資金將流向421個股,這些基金已經一網打盡

4000億增量外資要來了!

3月1日,MSCI官方宣佈增加中國A股在MSCI指數中的權重,並通過三步把中國A股的納入因子從5%增加至20%。

根據計劃,此次調整將分三個階段完成:MSCI將在今年5月半年度指數評審時,擴大至10%,8月季度指數評審時升至15%,最終11月升至20%,同在11月,將中盤A股以20%的納入因子一步納入MSCI中國指數。


MSCI將擴容至20%,千億資金將流向421個股,這些基金已經一網打盡


值得注意的是,2月全月北上資金合計淨流入603.91億元,僅次於1月份的606.88億元。2019年前兩月北上資金累計淨流入1210.79億元,超過上季度外資流入的總和。

在利好政策不斷釋放,越來越多的資金對A股“虎視眈眈”。機構樂觀估計,此次擴容或為A股帶來4000億人民幣以上的增量資金。


MSCI:A股納入因子由5%擴大至20%

MSCI宣佈增加中國A股在MSCI指數中的權重並通過三步把中國A股的納入因子從5%增加至20%。

當地時間2019年2月28日

為全球投資者提供指數,投資組合分析工具,及相關服務的領先提供商MSCI宣佈增加中國A股在MSCI指數中的權重並通過三步把中國A股的納入因子從5%增加至20%。此項決定是基於MSCI與全球多家機構投資者的廣泛諮詢。參與諮詢的投資者包括資產擁有人,資產管理人,經紀人/交易商以及其他市場參與者。

增加中國A股權重的提議獲得了這些投資者的大力支持。

“互聯互通機制已被實踐證實是投資A股市場的可靠渠道。中國A股以5%的納入因子初始納入MSCI指數的成功實施為國際機構投資者提供了正面的體驗,並促成了他們進--步增加對中國大陸股票市場投資的興趣。”MSCI董事總經理兼MSCI指數政策委員會主席RemyBriand先生表示。“中國監管機構對繼續改善市場準入條件的堅定承諾是贏得國際機構投資者支持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此承諾的例證之一是最近幾個月來A股停牌數量已顯著減少。”

諮詢期間收集的反饋意見表明,國際機構投資者更傾向於分三個步驟增加中國大盤A股的權重,而不是MSCI原先提出的兩步建議。主要的考慮是為了減輕指數調倉執行期間的潛在交易壓力。此外,相當一部分的投資者還建議,中盤A股應在大盤A股權重增加的時候一起納入MSCI指數,從而更加順暢的實施大中盤A股的有序納入。最後,將創業板加入符合MSCI全球可投資市場指數規則的證券交易所名單的提議獲得了投資者的廣泛認可。

有鑑於此,MSCI將根據以下時間表增加中國A股在MSCI指數中的權重:

步驟1:作為2019年5月的半年度指數審議的一部分,MSCI會把指數中的現有的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5%增加至10%,同時以10%的納入因子納入中國創業板大盤A股。

步驟2:作為2019年8月的季度指數審議的一部分,MSCI會把指數中的所有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10%增加至15%。

步驟3:作為2019年11月的半年度指數審議的一部分,MSCI會把指數中的所有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15%增加至20%,同時將中國中盤A股(包括符合條件的創業板股票)以20%的納入因子納入MSCI指數。

完成此三步實施後, MSCI 新興市場指數的預計成分股中有 253 只中國大盤 A 股和 168 只中國中盤A股(其中包括了 27 只創業板股票);這些 A 股在此指數中的預計權重約 3.3%。

在此次諮詢中,國際機構投資者也強調未來中國 A 股在 MSCI 指數權重增加超過基於 20%的納入因子 應以中國當局成功解決一系列剩餘的市場準入問題為前提。MSCI 正與相關監管機構保持緊密聯繫討論 諮詢中較突出的現存市場準入限制。這包括對套期保值和衍生品工具的管制,中國 A 股短促的結算周 期,互聯互通的交易假期風險以及綜合賬戶交易機制的缺乏。

MSCI 讚賞中國當局迄今改善 A 股市場準入所取得的成效及其積極推動市場深入開放和發展的目標。我 們支持中國當局快速實現此目標,包括允許在境內外交易所推出股指期貨和其他衍生品以滿足國際機 構投資者對風險管理工具日益增長的需求,和進一步改善結算週期、互聯互通交易假期和綜合賬戶機 制。我們相信這些改善將受到投資者的歡迎,並推動未來中國 A 股在 MSCI 指數中權重的進一步提升。

MSCI 將繼續觀測市場發展,以確保中國 A 股在 MSCI 指數中的權重及時反映市場準入狀況的改善。

權重升至3.3%421股將受益

MSCI表示:

諮詢期間收集的反饋意見表明,國際機構投資者更傾向於分三個步驟增加中國大盤 A 股的權重,而不是 MSCI 原先提出的兩步建議。主要的考慮是為了減輕指數調倉執行期間的潛在交易壓力。

此外,相當一部分的投資者還建議,中盤 A 股應在大盤 A 股權重增加的時候一起納入 MSCI 指數,從而更加順暢的實施大中盤 A 股的有序納入。

最後,將創業板加入符合 MSCI 全球可投資市場指數規則的證券交易所名單的提議獲得了投資者的廣泛認可。

完成三步實施後, MSCI 新興市場指數的預計成分股中有 253 只中國大盤 A 股和 168 只中國中盤 A 股(其中包括了 27 只創業板股票);這些 A 股在此指數中的預計

權重約 3.3% 。此前中國A股佔MSCI新興市場的權重將為0.71%。

MSCI概念大盤股:

MSCI將擴容至20%,千億資金將流向421個股,這些基金已經一網打盡


千億北上資金搶籌

而MSCI的擴容預期,也給今年的A股上漲打了一針催化劑。

2019年2月,滬指漲近14%,為2015年5月以來單月最高漲幅。Wind數據顯示,自2000年以來,滬指單月漲幅超過10%共出現23次(不包含本月)。


MSCI將擴容至20%,千億資金將流向421個股,這些基金已經一網打盡


業內人士指出,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市場出現如此強勢的反彈,外資加速入場重要推手。

Wind數據顯示,2月全月北上資金合計淨流入603.91億元,僅次於1月份的606.88億元。2019年前兩月北上資金累計淨流入1210.79億元,超過上季度外資流入的總和。

MSCI將擴容至20%,千億資金將流向421個股,這些基金已經一網打盡

MSCI將擴容至20%,千億資金將流向421個股,這些基金已經一網打盡

(圖片來自Wind金融終端“滬深港通速遞”功能)

外資為何在這一階段加速入場?機構人士認為,外資加速配置A股的動力主要有兩點:其一,年初以來,美股出現一波反彈行情,全球風險偏好回升,新興市場股市也受到提振,估值處於歷史低位的A股相對性價比提升;其二,中國資本市場開放與MSCI權重增加的預期吸引外資提前佈局。

中泰證券策略分析師篤慧稱表示,近期無論是人民幣升值,還是外資不斷加大A股配置力度,都在反映全球資本對新興市場經濟的態度,尤其是對中國經濟復甦的態度,悲觀預期有所扭轉。

此外,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提速。今年1月QFII額度從1500億美元提升至3000億美元,疊加MSCI指數A股擴容,為此次外資“搶跑”提供了有利條件。


或帶來增量資金4400億人民幣

根據MSCI預測,每一次以2.5%的因子納入,將為A股帶來約110億美元的增量資金。據此計算,納入因子由目前的5%擴大到20%,預計將為A股帶來約660億美元的增量資金,約合人民幣4429億元。

就中長期而言,星石投資首席執行官楊玲表示,即使短期內資金或有兌現收益的需求,可能會導致市場短期震盪盤整,但中長期外資增配A股的趨勢不可逆。目前,A股在全球具備估值優勢。截至2019年2月20日,上證綜指動態市盈率12倍,標普500動態市盈率19倍,日經225指數16倍。此外,外資對A股的配置絕對低配,外資持有A股市值的比例不到3%,持有日本股市市值比例約30%,韓國市值比例約15%。但是,中國境內經濟6.5%的GDP增速在全球名列前茅,從全球比較的角度來看,A股能給外資帶來超額收益。

華創證券研報表示,根據此次MSCI擴容方案,將A股納入因子從5%提升至20%,A股佔 MSCI全球指數和新興市場指數將有所上升,樂觀估計可以為A股帶來近610億美元(約4135.80億人民幣)的增量資金,其中2019年5月、8月和2020年5月帶來的增量資金分別為229.70億美元(約人民幣1557.37億人民幣)、242.70億美元(約1645.51億人民幣)和137.60億美元(約932.93億人民幣)。

截至2017年末追蹤MSCI全球市場指數、新興指數投資規模分別約為37000億和18000 萬億。但考慮到僅嚴格按照MSCI指數成份買入的被動型基金會跟隨MSCI的調整計劃買入,而其他資金(如主動管理資金傾向於擇時配置)未必會在MSCI納入時點上進入A股,因此海外資金的流入更傾向於漸進和分散流入。


MSCI將擴容至20%,千億資金將流向421個股,這些基金已經一網打盡



不過國信證券燕翔則沒那麼樂觀。他表示,此次擴容對A股市場帶來的增量資金約為490億美元(約3299億人民幣)。其中,2019年5月和2019年8月帶來的增量資金分別為244億美元(約1644億人民幣)和246億美元(約1655億人民幣)。


MSCI將擴容至20%,千億資金將流向421個股,這些基金已經一網打盡



公募加速佈局MSCI指數基金

MSCI將逐步提高A股納入比例,各大基金公司也加快了佈局MSCI指數產品線的速度。藍鯨財經整理發現,目前市場上已經成立的MSCI指數基金共有28只。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華安MSCI中國A股、華夏MSCI中國A股國際通ETF及其聯接基金,其他的MSCI指數基金都是於2018年之後成立。

從跟蹤的指數上看,大部分MSCI主題基金都是跟蹤的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還有一部分是跟蹤MSCI中國A股國際指數,此外還有跟蹤低波動指數和國際質量指數的MSCI指數基金等。

MSCI國際通指數和國際指數略有不同:

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MSCI China A Inclusion Index),2017年10月編制,這個指數成份股和今年8月初步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A股相同,指數跟著納入進程進行成份股變動,也就是說這是個過渡指數。

MSCI 中國A股國際指數(MSCI China A International Index),這個指數2014年發佈,是國際投資者投資A股市場使用的基礎指數,它不僅包括了目前已經被納入的236個大盤股,還包括193個將來要被納入的中盤股,可以說是反映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A股未來真實樣貌的指數。

在未來公佈MSCI新興市場指數進一步納入中國A股中盤股後,兩者將保持一致。通俗來說,國際通指數還處於成長階段,若干年後長大了就變成了國際指數。

除了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MSCI 中國A股國際指數,市場上也開始有基金公司推出了跟蹤MSCI中國A股低波動指數、MSCI中國A股國際質量指數的基金、國際價值、國際消費、國際紅利指數等等。此前市場上大部分的MSCI基金都是主要集中於寬基指數領域,MSCI低波動和MSCI質量基金則是加入了smart beta的因子,在跟蹤指數的基礎上以取得超額收益。

例如中金基金最近陸續成立的以Smart Beta策略運作的價值、質量、紅利及低波動4種風格鮮明的MSCI概念基金,平安大華基金在也在去年大舉推出了多隻MSCI指數基金,包括平安大華MSCI中國A股國際ETF以及其聯接基金,還有平安大華MSCI中國A股低波動ETF。

平安大華基金ETF指數投資部向藍鯨財經解釋,低波ETF和質量ETF兩種指數都是“聰明貝塔(Smart Beta)”指數,和主流指數的區別在於指數成分股的權重設置會考慮“質量”或“波動”因素。

低波策略ETF在市場處於熊市的時候更具優勢,由於其對波動率的控制,相對於MSCI中國A股低波指數有較明顯的超額收益。特別的,MSCI中國A股國際低波動指數不是單純地選擇低波動的股票,而是從組合整體波動率考慮,在MSCI A股國際指數的基礎上,由MSCI利用其最新的風險模型,利用Barra優化器,並加入一些限制條件,優化計算得到。該指數通過較為嚴格的行業偏離和因子偏離的限制,保證了最終優化的結果,是一個在低波動率因子上,暴露相對比較純粹的指數。


MSCI將擴容至20%,千億資金將流向421個股,這些基金已經一網打盡



來源:綜合Wind、中國證券報、中國基金報、藍鯨新財富及多家券商研報,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