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中国种地越多越挣不到钱呢?


为什么在中国种地越多越挣不到钱呢?

多数人都有一个田园梦,尤其是在其他产业做的不错的人,对农业蠢蠢欲动。究其原因,他们往往会摆出自己的情怀,我还记得小时候田园的苹果,河里的鱼虾等,还有就是国家政策的扶持。于是许多商业资本也开始涌入大规模种植的领域,但是规模种植真的赚钱吗?

为什么在中国种地越多越挣不到钱呢?

有调研显示,中国目前有个奇怪的现象,发展面积几亩到几十亩的种植户赚钱的往往收益不错,上百亩甚至上千亩的大户,反而很多赚不到钱。简单的加减在农业上并不实用,核心的问题出现在哪里?笔者简单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为什么在中国种地越多越挣不到钱呢?

种植业的现状

发展是向前的,是更好的,但是我们现在确实处于产业变革期。从传统的散户到规模化经营发展,到底多少规模合适呢!还是在探究中,影响因素很多。我们的种植业尤其是果树行业还是机械化程度低,组织化程度低。缺乏社会化服务机构,技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但是技术的衡量标准没有准线。造成了遍地开花,百家齐放,农场主便不知道听信何人了。机械化程度低,土壤条件也不理想,生产资料又有一个大问题,从事农业对生产者的素质要求还是很高的。这个行业的门槛低,但是水很深,想做好不容易。

为什么在中国种地越多越挣不到钱呢?

农场主的几点误区

(1)明修农业,暗渡陈仓

出身农村的农场主,并不了解农业。甚至并不是看重农业本身,只是看重政策,主要的精力放在跑关系、跑政策,真正用到农业生产上的精力并不多。

为什么在中国种地越多越挣不到钱呢?

(2)定位不明,能力不清

规模化经营不是单一的第一产业的问题,不是生产就行了。还要考虑采收的销售加工等问题。无疑是延伸了产业链,从种植者变成了运营者。因此对农场的定位和运营能力要求很高。例如300亩苹果园单一的生产职能,往往难以盈利。同时延伸产业的同时又带来了成本的增加,因此定位很关键,你有多大能力,能做成多大事情,心里要有个底。

为什么在中国种地越多越挣不到钱呢?

(3)取舍不当,自讨苦吃

苗木,生产资料都是农业生产的关键点,不是靠省钱图便宜就可以的。有的农场主使用生粪把几百亩园子全毁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事情在种植圈里很普遍。规模化经营要考虑投入产出比,不是说光节约就可以的。但是有些地方是可以实现节本增效的,比如自己生产有机肥,大规模园区的水溶肥原料化都是可以的,这些也需要简单的技术支撑。

为什么在中国种地越多越挣不到钱呢?

很多人在建园的过程中选择低价低质的苗木,为后期的生长发育埋下隐患。还没有长起来就严重缺苗,不仅挫伤自信心,而且带来了时间和金钱的损失。

(4)规划为先,拒绝盲目

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怎么卖?这些是需要进行计划的,盲目发展后期问题越来越多。 种什么?怎么种?还是说的技术,因地制宜是关键,盲目冒险的都是家里有矿。卖给谁是公司消费定位的问题,怎么卖就是营销技术,这个运营是建立在产品的基础上。有些园区连产品都生产不出来,有机认证就做下来了。

为什么在中国种地越多越挣不到钱呢?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很多进军农业的老板,并不重视技术,笔者也接触过很多这种老板。往往在出现大问题了,才想起来技术的重要性。前期规划并没有考虑到这些事情,一步走错可能就是损失很大。吸引人才,培养园区技术骨干,为科学生产做好人才保障。

为什么在中国种地越多越挣不到钱呢?

(6)适度规模,精美农场

忽视农业投资大,且见效慢的特点。资金只允许承包100亩,但是承包了500亩,于是就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投资,最后是骗了自己,浪费了时间也是赔光了家底。对于一个园区来说,投资中劳动力成本的变化很大而且占比很高,因此在投资建园的过程需要有计划的进行投资。适度规模,要比起贪图大规模要好的多。规模越大越多意向不到的事情,曾经有个老板承包五百亩种植鲜食无核葡萄,而周边干活都找不到人,显然是失败的投资。

适度规模,打造精美农场,多少是适度需要去在当地调查,并且结合自己的财力。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为什么在中国种地越多越挣不到钱呢?

情怀可以有,但是情怀不能当饭吃,情怀也不能保证你的园区盈利。走过很多园区,规模大的往往在基础建园上就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南方建立下陷式的日光温室夏季涝害毁园,甜樱桃南方种植不起垄涝害死棵严重,底肥使用生粪进行出现烧苗等。为什么种地不赚钱,原因很复杂。我们讲究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进行人为调控。纵然不能完全避免天灾,也可以大大降低风险。未来种植业尤其是果业的发展还是要进行避险栽培,通过简易设施进行风险调控保障收益。究竟能不能赚到钱,这里并不给予满意的答复,只是希望选择了这条路请认真对待,深入了解,期待春暖花开,花果飘香!

为什么在中国种地越多越挣不到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