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告訴了我什麼?

《原則》告訴了我什麼?

書的封面便是比爾.蓋茨和張瑞敏對《原則》作出了高度評價。此外,高西慶(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中投公司前總經理)也對這本書的意義和價值作了點評:

認識達利歐近三十年了,很少見到過像他那樣充滿濟世理想情懷、始終如一地堅持自己誠實做人的原則,同時又能把金融戰場上的逆市智慧和鐵血規則結合得如此完美的人。《原則》極好地詮釋了他這種罕見品質形成的過程和心路歷程。非常值得一讀。

在開篇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書的作者其人。

瑞.達利歐是全世界頂級投資家、企業家之一,對沖基金公司橋水創始人。橋水創立至今為客戶賺取的收益遠遠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家對沖基金公司。達利歐認為橋水的成功源自他所奉行的一套原則,而這些原則也是他一生中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

達利歐認為,我們要像看待機器一樣看待生活、管理、經商和投資,並將其系統化為一系列原則。這本書闡述了他的原則的兩大基石——極度求真、極度透明,並介紹了以此為基礎的創意擇優,以及可信度加權的決策機制。書中500多原則將幫助我們保持開放心態,看清現實,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從容面對做決策、打造強大團隊等問題,更進一步深入認識自我,實現不斷成長。

達利歐相信,自己的成功並非因為個人的特質,而是因為他從失敗中學會了做人、做事的原則,而大多數人和公司都可以運用他的這些原則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目標。

書的末尾簡單交代了作者所取得的成就。

對沖基金公司橋水創始人。他出生於紐約長島一個非常普通的中產階級家庭,26歲時在自己的兩居室公寓內創辦了橋水。經過42年的發展,橋水位列美國最重要的私營公司榜單第五位(《財富》雜誌),他入選《時代週刊》世界100為最具影響力人物,並躋身《福布斯》世界前100名富豪行列。由於他讀到的投資準則改變了基金業,美國CIO經理人雜誌稱其為「投資界的史蒂夫.喬布斯」。

接著,我將文章中部分精彩章節(打動我的地方)簡單總結如下:

《原則》告訴了我什麼?

1、「我將分享我在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方面獲得的一些深刻見解,並說明我將這些見解應用於私人生活和企業經營。這部分是本書的真正核心,因為它將說明為什麼幾何任何人都可以將這些原則應用於幾乎所有事情」

感悟:跨學科之間的學習在某些問題上的意義可見一斑。

2、在高中畢業紀念冊上,我的朋友為我挑選了梭羅的一句名言:「如果一個人和同伴的步調不一致,也許因為他聽到的是不同的鼓點。讓他跟著他聽到的音樂前行吧,不管節奏是遲緩還是激越」

感悟:當你身處逆境時,腦海中這樣鼓舞人心、砥礪前行的話太重要了。

3、不斷真切顯現的最痛苦的教訓是,沒有任何東西是確定的:總是存在會給你造成重大損失的風險,即使在看起來最安全的押注中也是如此,所以,你最好總是假設自己沒有看到全部。這個教訓在很多方面改變了我做決定的方式,本書中我將反覆提到這些改變,而且我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它們。但在犯下許多其他錯誤之後,我才徹底改變了我的行為方式。

感悟:痛苦+反思=進步。

回頭來看,我的一敗塗地是在我身上發生過的最好的事情之一,因為它讓我變得謙遜,而我正需要謙遜來平衡我的進攻性。我學到了一種很好的恐懼犯錯的意識,這把我的思維定式從認為「我是對的」變成了問自己「我怎麼知道我是對的

感悟:失敗者的思想深度也是他成長的速度。

4、基於這一理由,我堅持在橋水上下采用問題日誌的做法。我的規則很簡單:如果事情出了岔子,你必須寫入日誌,寫明其嚴重程度,並寫清楚誰為此負責。如果一個錯誤發生,寫入日誌,你就沒事;如果沒有記,你就會有大麻煩。通過這種辦法,問題會被呈送到管理者面前,這比管理者不得不把問題找出來要好得多。錯誤日誌(現在我們稱其為問題日誌)是我們的一項管理工具。後來,我明白了,管理工具在促使人們採用正確的行為方式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感悟:對於公司員工,如果犯錯之後,能夠寫個錯誤日誌,而不是僅僅擔心被老闆炒魷魚,這是多麼大的恩賜啊,老闆的魄力與遠見可見一斑。

5、但從20世紀90年代起,我開始認識到大多數人都有一定的情緒障礙,不願坦率地面對自身的問題和弱點。他們不願直面撲朔迷離的形式和艱難的挑戰,在遇到這些情況時,人們通常會覺得不舒服。兼具常識、創造性和主動尋求改變等個性的人,簡直是鳳毛麟角。幾乎所有人都需要他人幫助才能達到這個境界。

感悟:人們大多數喜歡接受他們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包括我也是,這一點,還是需要多體驗錯誤,多經歷失敗才能逐漸改變吧。

6、在我看來,人生有三個階段組成:在第一個階段,我們依賴其他人,我們學習;在第二個階段,其他人依賴我們,我們工作;在第三個階段,當其他人不再依賴我們、我們也不必再工作時,我們就可以自由地體驗生活了。

感悟: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人生三階段,包括我也是。我理想的人生三階段:第一階段:學習;第二階段:努力實現財富自由;第三階段:回饋社會。

7、我做事的方式是試錯:犯錯,找出錯誤原因,總結出新的原則,最終成功。

感悟:大人物姑且都不怕犯錯,所以犯錯的時候不必慌張,要注意總結。

8、每當面對是實現自己的目標還是取悅他人(或不讓他人失望)時,他們都會選擇實現自己的目標。

感悟:「顧及他人」在奮鬥者的眼中有時顯得沒那麼重要。這一條我打個問號。

9、我逐漸認識到,成功的滿足感並不來自於實現目標,而是來自努力奮鬥。

感悟:幸福感來自與奮鬥的過程,而非取得成功後。

10、真相(或者更精確地說,對現實的準確理解)是任何良好結果的根本依據。當真相與願望不符時,大多數人抗拒真相。這很糟糕,因為好東西會照顧自己,而理解和應對不好的東西才是更重要的。

感悟:這莫名地讓我想起阿里巴巴的螞蟻金服前董事長彭蕾在招聘人才時說的八個:聰明、皮實、樂觀、自省。其中對於樂觀,她解釋到:在充分認清了現實的真相後仍能保持樂觀精神的人很可貴。

11、我逐漸意識到,我產生這些最初的反應,是因為我沒有把事物放到大背景下看待,即現實的構造是讓整體實現最優,而不是盡力實現我的願望。

感悟:這一點或許能解釋「生老病死」從某種意義上,只是為了讓宇宙整體達到最優。

12、a)不要混淆你的願望和事實。b)不要為自身形象擔心,只需關心能不能實現你的目標。c)不要過於重視直接結果而忽視後續、再後續的結果。d)不要讓痛苦妨礙進步。e)不要把不好的結果歸咎於任何人,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感悟:「五不要」每一件都做好,我相信奇蹟。

13、我定義的“可信”的人有兩個特徵:曾反覆地在相關領域成功找到答案(至少成功過三次,擁有過硬履歷);在被問責的情況下能對自己的觀點做出很好的解釋。

感悟:作者使用「可信度加權」法,對於「可信」給出了漂亮的定義,這為用對人和做好事打下了基石。

14、在我看來,人們在發生分歧時變得憤怒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大多數分歧與其說是威脅,不如說是學習的機會。在學到東西后改變想法的人是贏家,頑固拒絕學習的人是輸家。這不是說你應該盲目接受其他人的結論。在我看來,你既要頭腦開放也要堅定:你既應該考慮和思索各種相互衝突的可能性,也應根據瞭解到的情況,隨時迅速地調整自己的想法,接受可能正確的東西。有的人能輕易做到這一點,其他人卻不行。一種檢驗你做得好不好的方式是,把和你有分歧的人的觀點,向對方複述一遍。如果他說你複述得對,就說明你做得很好。我還建議雙方都遵守“兩分鐘法則”,兩分鐘內不許打斷對方,以便對方有時間把想法說清楚。

感悟:「兩分鐘」法則,從現在開始執行。

15、我和一些全球最有錢、最有權勢、最受尊崇的人打過交道,也和世界上一些最不起眼的角落裡最窮、最弱勢的人打過交道,我可以明確地說,在基本生活線之上,幸福水平和常規的成功標準之間沒有任何聯繫。一個能從木工中得到內心滿足的木匠,能輕鬆擁有和美國總統一樣美好甚至比美國總統更好的生活。我希望你從本書學到的最重要的認識是,人人都有長處和短處,人人都能在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大自然塑造萬事萬物皆有目的。你最需要的勇氣不是驅使你戰勝別人的勇氣,而是不管其他人對你有何冀望,你始終堅持做最真實的自我的勇氣。

感悟:做自己,可是如何使自己不斷完善、成長、成熟,這便是個難題。

16、很多慘痛的糟糕決定,都是由於決定者未能權衡後續和再後續結果,而當你最初做出的劣質決策印證了你的偏見時,決策的不良後果就會尤為致命。在提出疑問和探尋事實真相之前,永遠不要看到一個選擇就定下來,不管它看起來多麼好。在過去,為了避免自己墜入這個陷阱,我習慣自問:我在瞭解相關情況嗎?我已經掌握了決策所需的所有知識了嗎?經過一段練習後,你會自然、心態開放地蒐集所有相關信息,但你必須躲過不良決策的第一個陷阱,就是先在潛意識驅使下做一個決策,然後挑選與決策相符的數據。

感悟:這句話也解釋了情急之中易出錯。

17、獨立思考並決定:(1)你想要什麼;(2)事實是什麼;(3)面對事實,你如何實現自己的願望,而且要保持謙遜和心胸開闊,以便你能動用自己的最佳思維。

感悟:滿滿400多頁的文字,字裡行間都流露著作者謙遜的態度。

18、a)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以儘量使其不那麼糟糕。b)若不想當面議論別人,背地裡也不要說,要批評別人就當面指出來。c)如果你自己無法成功完成某件事,就不要想著指導別人該如何完成。d)一旦做出決定,任何人都必須服從,即便個人可能有不同意見。e)允許你下屬的下屬隨時越級向你彙報。f)誰講話有權威要看誰的邏輯站得住腳,而不是看誰的職位高。要讓最好的點子勝出,而不要管是誰說的。g)不要糾結於一時的成敗,要放眼於達成目標。

《原則》告訴了我什麼?

19、在其他方面不變的情況下,如果領導者在外形和行為方面更像技藝超群的忍者,就總是能戰勝動作片裡孔武有力的英雄。

感悟:優秀的領導力,需要智慧。

20、正如我在開篇所言,我的目標是把那些我認為有效的原則傳授於你,而如何踐行這些原則由你自己來決定。

感悟:我先明確我以後遵循的一條原則:聽黨的領導,但也要聽老婆話。

21、當某個人在經歷痛苦,那就是讓他把經歷什麼樣的痛苦記錄下來的最佳時機,但還不是反思的合適時機,因為當時很難保持頭腦清醒。

感悟:這條原則感覺是作者在最後送給我的禮物,一條棍棒,在我手心狠狠拍了一下,記住不忘。

關於《原則》,我的收穫大抵如上所述,雖然2018年1月份發行出版,其價值還未經歲月真正的洗禮,但我個人認為,這是我自卡耐基《人性的弱點》之後,第二本最有價值的鉅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