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机械工业部属高校现在都是机械类强校

机械工程专业是为各行各业制造并提供机械设备和电气装置的部门,被誉为“国民经济的装备部”。机械工程类专业是一个是实实在在的专业,大到万吨巨轮,小到移动电话,高精到航天飞机,普通到曲别针的制造,都离不开该类人才。而且,机械类专业还具有通用性的优势:学建筑机械的去搞医疗器械能适应,学石油机械的去造飞机也没问题。另外,并非只有机械行业才需要机械专业人才,任何行业,无论是生产型企业还是研发性单位,只要使用设备、生产线,就要给机械专业人才用武之地,如制药、乳品、食品、橡胶等行业都需要他们来安装和维护生产设备。只要整个社会经济正常发展,该专业毕业生就不乏就业岗位。目前在国内,和机械专业学生就业对口的发展现状和前景都非常好的行业,比如数汽车行业。今天小编为你介绍原机械工业部属高校,看看他们发展到现在,机械工程学科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排名状况。

( 本一级学科中,有“博士授权”高校93所,参评89所,部分有“硕士授权”高校也参评,共计189所。 将排名按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7%为A(不含2%,下同),7%~15%为A-,15%~25%为B+,25%~35%为B,35%~45%为B-,45%~55%为C+,55%~65%为C,65%~75%为C-。)

原机械工业部属高校现在都是机械类强校

一、吉林工业大学(并入吉林大学)

1955年,为适应东北工业发展和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兴建对专门人才的需要,经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和国家高等教育部共同协商一致同意,将华中工学院的汽车及内燃机专业、交通大学和山东工学院的汽车专业调整出来进行合并,在长春成立汽车拖拉机学院。1958年更名为吉林工业大学,2000年6月12日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成吉林大学。2004年8月29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并入吉林大学。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学科为A-,王牌专业是车辆工程,全国排名应该是前三的位置。

原机械工业部属高校现在都是机械类强校

二、湖南大学

学校办学起源于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 创建的岳麓书院,1926年定名湖南大学,1963年起隶属国家机械工业部,2000年,湖南大学与湖南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南大学。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学科为A-,王牌专业车辆工程,全国排名应该是前五。

原机械工业部属高校现在都是机械类强校

三、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燕山大学)

195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系及相关专业成建制迁至工业重镇齐齐哈尔市,组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学院。1960年独立办学,定名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成为原机械工业部直属高校。1985年至1997年学校整体南迁秦皇岛市。1997年更名为燕山大学。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学科为A-,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排名全国第七,以重型机械为特色。

原机械工业部属高校现在都是机械类强校

四、安徽工学院(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工学院由蚌埠机械学院、芜湖电力制造专科学校、马鞍山钢铁专科学校、铜官山金属专科学校、淮南化工专科学校、安徽交通学院、安徽轻工业学院、安徽建筑工程学院等八所院校合并而成。1997年并入合肥工业大学。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学科为B+,王牌专业车辆工程,全国排名前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全国排名第六。

原机械工业部属高校现在都是机械类强校

五、武汉汽车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1958年10月27日,武汉工学院创建,1983年9月,由机械部划归为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领导,1995年,武汉工学院更名为武汉汽车工业大学,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分属于教育部、交通部、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的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而成。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学科为B+,车辆工程是王牌专业之一全国排名第十名左右。

原机械工业部属高校现在都是机械类强校

六、江苏理工大学(江苏大学)

江苏理工大学由镇江农业机械学院更名而来,是1978年国务院确定的88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2001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为江苏大学。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学科为B+,王牌专业:流体机械及工程、车辆工程。

原机械工业部属高校现在都是机械类强校

七、上海机械学院(上海理工大学)

学校源于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1994年更名为华东工业大学,1996年与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成上海理工大学,2003年,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并入上海理工大学。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学科为B,医疗器械是其特色。

八、陕西机械学院(西安理工大学)

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北京机械学院和成立于1960年的陕西工业大学。1969年北京机械学院搬迁至陕西汉中,1972年迁至西安。陕西工业大学以交通大学(西安部分)的水利系、纺织系为主体,合并西安化工学院、陕西科技大学、西安机械专科学校等组建而成。1972年,北京机械学院和陕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陕西机械学院,隶属第一机械工业部。1994年,学校经批准更名为西安理工大学。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学科为B,精密仪器是其特色。

九、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由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1995年合并组建而成。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学科为B,高效切削及刀具是其特色。还有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十、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太原科技大学)

1952年,学校前身山西省机械制造工业学校创建,1955年长春汽校、汉口机器制造学校锻冲专业并入,1960年更名为太原重型机械学院,1965年大连工学院、沈阳机电学院起重输送机械专业并入,2004年更名为太原科技大学,是我国重大技术装备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基地。2017年,该校重型机械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黄庆学教授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学科为B,工程机械等重型机械为其特色。

十一、洛阳工学院(河南科技大学)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北京拖拉机工业学校。1956年,应国家工业基地建设布局的需要迁至洛阳,后更名为洛阳工学院,隶属于国家机械工业部。2002年,由洛阳工学院、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河南科技大学。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学科为B-,该校被全国轴承行业确定为我国轴承行业人才培养和技术依托的仅有的高校,被誉为轴承行业的“黄埔军校”。

十二、洛阳工业大学

学校始建于1949年,1985年由沈阳机电学院更名为沈阳工业大学,原为国家机械工业部所属院校。从原名沈阳机电学院,我们知道,该校在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两学科发展都不错,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学科为B-,电气工程学科为B+,电气工程学科远胜机械工程学科。

十三、甘肃工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

学校前身是1919年的甘肃省立工艺学校;1958年,在组建兰州工学院的基础上,将甘肃交通大学并入,定名为甘肃工业大学;1965年,学校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同时将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和北京机械学院的水力机械、化工机械、石油矿场机械和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成建制全部迁入,并从湖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抽调一批教师来校工作;2003年,正式更名为兰州理工大学。从学校的历史沿革来看,该校的实力是很强的,由于地处西北,发展受限。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学科为B-。

十四、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的前身北京机械学院于1958年成立;1972年,该院迁往陕西与陕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了陕西机械学院;1986年,陕西机械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和北京机械工业管理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北京机械工业管理学院;1990年11月,学校更名为北京机械工业学院,隶属机械工业部;2003年,北京机械工业学院与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成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学科为C。

原机械工业部属高校现在都是机械类强校

十五、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学校前身是1972年依托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原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组建的工人大学,1980年更名为二汽职工大学。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正式命名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该校的人才目标是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面向生产经营、管理一线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未进入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榜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