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融證券八項訴訟案值超30億 股權質押惹禍覆盤疑點不少

儘管華融證券稱訴訟事項對其生產經營、財務狀況等無重大不利影響,但過去大刀闊斧經營時期留下的隱患未必能輕易了結

告別賴小民時代的華融證券已物是人非、急待重整,然而,過去留下的舊賬並不那麼容易了結。

近日,華融證券公佈了其所涉及的8項重大訴訟事項,涉及金額超過30億元。據悉,其中6項訴訟與該公司的股權質押業務有關。

《投資時報》記者從上海證券交易所公開信息中看到,華融證券此次提及的8起重大訴訟涉及到16華融C1、16華融C2、17華融G1、17華融F1、17華融C1、18華融C1、18華融F1等數支債券。在訴訟所涉及的案由中,有兩起分別是定向資管計劃發放委貸違約和債券違約糾紛,其餘6起案由則都是股票質押合同糾紛。在這些糾紛中,從*ST保千(600074.SH)、神霧環保(300156.SZ)到*ST天馬(002122.SZ)、天潤數娛(002113.SZ),這些名聲在外的“雷點”盡在華融證券囊中。

通過對涉訴案值的對比記者發現,華融證券與深圳日昇創沅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日昇創沅資產)的糾紛是6起股票質押糾紛中案值最大的一個,不包括利息及違約金即已涉及14億元人民幣。

據相關資料顯示,2017年4月期間,日昇創沅資產將其持有的*ST保千的股票,作為抵押物向華融證券質押融資,共質押1.89億股。不過很快市場便獲悉原保千里董事長莊敏對外投資存在不當,並侵佔了上市公司利益。事實上,保千里在資金鍊出問題後無法正常運行,公司業績也出現大幅滑坡。

從*ST保千2017年年報中可以看到,該公司在2016年時尚有32.97億元貨幣資金,而在2017年年報的資產負債表中這一項已僅剩2.89億元。彼時,*ST保千在應收賬款、預付賬款、長期股權投資、商譽等多項資產上提減值近78億元,令市場為之側目。不過記者同時注意到,*ST保千的股價斷崖式下跌比其公佈2017年年報的時間要早,在2017年的7月24日當天,該股就以跌停價報收,次日開始停牌,到當年12月29日復牌後便開始漫長的跌停之路。而*ST保千的首個跌停(2017年7月24日),距華融證券與日昇創沅資產進行保千里的股票質押業務,卻只有三個多月的時間。

一位業內人士向《投資時報》記者透露,2017年4月,已經是華融證券大開大合式業務經營的末期,賴小民在一年之後即被調查,而保千里股票質押後的走勢以及質押業務的時間點都耐人尋味。

彼時保千里股價在13元左右,與1.89億股的質押數相乘意味著當時質押的股票市值在24億元左右。如今,*ST保千股價在1元的價格線上波動,質押在華融證券手中的*ST保千市值縮水已超90%。

*ST保千在2018年2月5日的公告中表示,由於該公司股價已經觸及股票質押平倉線,日昇創沅資產持有該公司的所有股票都被司法凍結。這次司法凍結當然與華融證券有關,因為在連續的封板跌停的過程中,華融證券失去了平倉止損進行風險控制的機會。2018年3月,華融證券向江蘇高院正式申請對日昇創沅資產及實際控制人陳鴻成予以強制執行。至2018年10月,法院完成了*ST保千股份司法劃扣非交易過戶。據業內人士估算,以上述時間劃斷,華融證券的損失金額已超過7億元。

據業內人士向記者提供的信息,華融證券風頭正盛的時期在2017年之前,而早年間大刀闊斧的經營風格亦為日後埋下隱患。

《投資時報》記者通過查閱多方資料發現,此次華融證券公佈涉及股票質押訴訟案件,有兩起的時間點可以回溯到2016年。這一年華融證券先後預埋了兩顆雷,一個是神霧環保,一個是後來的*ST天馬。

當年10月,華融證券為神霧集團提供了股票質押式回購相關業務,一開始雙方所定期回購期限為一年,後又延長三個月至2018年1月。

據悉,當時神霧集團將1116萬股神霧環保流通股份作為標的質押給華融證券,2017年7月10日和14日,神霧環保一週出現兩次跌停,而就在14日的跌停後神霧環保即開始停牌,到2018年1月16日再次復牌時,重組失敗的消息帶動了新一輪跌停。2018年2月2日,神霧集團沒有履行約定從華融證券手中回購神霧環保股票的消息最終得到確認。

市場專業人士告訴記者,神霧環保2018年7月14日後停牌,的確會導致華融證券 “避險不及”,不過現在再回過頭看,停牌時段的“安排”恰好覆蓋了華融證券與神霧集團的股票質押回購到期日,這一點很耐人尋味。

華融證券在2016年“埋雷”的股票還有一隻。喀什星河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2016年12月23日為初始交易日期,將3175萬股天馬股份即後來的*ST天馬質押給華融證券,約定購回交易日期為2017年12月18日。這筆交易同樣出現違約,華融證券向違約方喀什星河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提起訴訟,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於2018年3月28日正式受理該案,2018年6月27日,華融證券收到了法院對該案的《執行裁定書》。

除了在多起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業務中踩雷,此次華融證券的公告還顯示,該公司與大唐能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出現定向資管計劃發放委貸糾紛,與宿遷市致富皮業有限公司發生債券違約糾紛。

儘管華融證券在此次公告中表示,“前述訴訟事項對其生產經營、財務狀況及償債能力無重大不利影響”,但記者注意到,根據監管機構最新公佈的2018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華融證券已由AA級別降到了BBB級。另據消息稱,針對前董事長賴小民被法紀處理後中國華融暴露出的經營問題,該集團高層已在討論全員減薪計劃。有媒體稱得到華融證券員工反映,其降薪幅度達50%上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