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容面對變化,參透事物運行規律是關鍵!

品經典 經濟學原理-微觀經濟學 十大原理之九: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

通貨膨脹是指經濟中物價總體水平的上升。由於高通貨膨脹會讓社會付出各種代價,所以世界各國都把保持低通貨膨脹作為經濟政策的目標之一。是什麼引起了通貨膨脹?在大多數嚴重或持續的通貨膨脹情況下,罪魁禍首是貨幣量的增長。當大量本國貨幣發行時,貨幣的價值下降了。

怎樣判斷是否發行了過量的貨幣呢?我們可以通過貨幣發行總量的數據來分析

如何從容面對變化,參透事物運行規律是關鍵!

通過上圖,可以看出來,1990年,市場上流通的貨幣總量為1.5萬億左右,到了2017年,市場上流通的貨幣達到了165萬億,27年間,貨幣總量增長了不只100倍。所以我們自然能夠感受到貨幣是在貶值的。

通貨膨脹帶來的負面效應不言而喻,理性的經濟學人會怎樣理解呢?伴隨著通貨膨脹的發生,明顯的經濟學現象之一是社會不可再生資源會持續增值,土地就是不可再生資源,所以房產的價格持續走高是一個大概率事件,當然這裡邊還要考慮政府土地供應節奏,房屋交易稅費,銀行貸款利率政策,購房資質條件限制等一些列因素。

如何從容面對變化,參透事物運行規律是關鍵!

可以肯定的是,未來經濟發展的引擎會從房地產行業逐漸轉向其他領域,經濟發展的引擎轉移到哪裡,未來的機會就會在哪裡。

如何從容面對變化,參透事物運行規律是關鍵!

如果對標西方發達國家,有穩健的貨幣政策和健全的法律法規支撐的金融市場,是吸引更多社會資金的理想去處。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們人民幣要加入CDR,加強法制建設,沒有這些基礎,就無法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場。

如何從容面對變化,參透事物運行規律是關鍵!

作為一個現代人,每個人都應該對經濟學、金融學原理有基礎的認知,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快速發展,不斷交易的時代。交易離不開金融體系的穩定運轉,身處其中,就要掌握其中的原理,才能遊刃有餘。

持續學習經濟學經典著作,因為經濟學是一門包括了社會、人文、地理、歷史的綜合學科,所以還有其他領域的經典著作,參透經濟生活的本質,是個有意思的事兒。


品經典,通過現象看本質,未來那個充滿智慧的自己正面對你露出會心的笑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