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術:解讀《教父》中耐人尋味的細節(二)

關於術:解讀《教父》中耐人尋味的細節(二)

《教父》一書,在中國許多讀者眼中,就是一本美國黑幫爭鬥小說,其中諸多香豔情色的場景描述,充斥著各大黑惡勢力爾虞我詐的博弈,各種慘烈血腥的場面。筆者能有幸讀到這本名著,還是緣於觀看了《教父》系列的電影,才會對原著產生強烈的好奇。我想,很大一部分讀者也是如此吧?電影表現出來的效果是刻意美化的,書中有太多細節值得我們去推敲。

在女兒的婚禮上,教父唐·柯里昂接待完賓客後,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和自己顧問湯姆·黑根確定下來接見的名單。其中,柯里昂強調把邦納塞拉(就是上文中做殯葬生意的有錢人,但一直很疏遠柯里昂,擔心趟進渾水)留到最後。

關於術:解讀《教父》中耐人尋味的細節(二)

為什麼要把邦塞納拉放到最後?筆者在這裡留個懸念,各位可以先思索一下。

麵包師第一個得到接見,柯里昂用擁抱歡迎面包師,兩人是小時候玩伴,長大了還是好朋友,一直關係友好。麵包師每年不論生意好壞,都會對教父表達敬意,奉上自己的心意,卻幾乎沒求過任何人情。

柯里昂遞給麵包師一根雪茄,一杯酒,親密地按著他肩膀鼓勵他說出所求之事。一邊傾聽一邊陪著麵包師踱來踱去,同情地點著頭,鼓舞著麵包師的勇氣,等他終於講完。唐·柯里昂笑著對他說“我親愛的朋友,你可以不用擔心了。”他開始仔細解釋他的解決之道,並表示說辦事需要錢,行情價格是兩千塊。保證事情順利辦成,費用由他代收。

事情解決完以後柯里昂陪他走到門口,保證派得力干將去找他,安排妥當所有細節,整理一應必須文書。

一個小人物找一個大人物幫忙,在開口之前,心裡肯定是翻江倒海,思來想去,怎樣去訴說,會不會被拒絕,會不會得罪他等等。

而教父的做法是

先安撫使對方冷靜下來然後是鼓勵,使對方敢於把自己所求說出來,並努力照顧對方的情緒盡全力表達出自己的同理心。同時不斷的用親密的姿勢來傳遞自己的善意,讓對方覺得自己雖然是教父級大佬,但兩人之間的情誼是不會變的。我們仍然可以像小時候一樣親密,我們的友誼不會因為我幫你的忙而產生絲毫改變。等明確了對方的所求首先打消對方的顧慮,直接明確答覆保證能做到,讓對方懸著的一顆心放下來;再詳細解釋做這件事情的步驟,所需要代收的費用也直接點出來,並徵詢對方能否接受這個方案

我們想想,教父既然答應了對方,可以幫忙,為什麼還要講如何去操作的步驟,以及還要收別人的錢?這麼親密的夥伴,從小一起長大,就不能直接幫人家嗎?

這就是柯里昂他高明的地方,如果柯里昂直接一口答應,然後跟他敘敘舊就送麵包師回去,麵包師會怎麼想?

假如我是麵包師,我首先會想,教父他肯定會幫我,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把這個事情做好。做這個事情,肯定要付出很大代價,需要很多錢。要提前準備好,別到時候要用錢又不夠,我是不是應該還要準備些其他的?萬一教父這件事沒做到,怎麼辦?諸多想法都會使我心裡不踏實。

而教父柯里昂的做法就直接打消他所有的顧慮首先保證能做到接著通過解釋如何做到這件事情的步驟一方面展示自己的實力,意味著以後你遇到再大的事情,都可以先找我求助,一方面引出需要花錢,並且點出具體數目,這樣,求助者完全放心了,並且會有驚喜的感覺,所付出的代價是遠遠低於自己的預料

事情辦完後柯里昂又親自送這個麵包師出門,並且再一次強調會有專人負責他的事情,幫他處理好一應事物,完全不用操心。

充分的給與這個小人物足夠的尊重

這裡強調一下,給朋友幫忙,該收的錢,一分都不能少,這不是給自己的報酬,而是用來做事的。我們幫對方的忙,是把這筆錢花在刀刃上,把事情辦妥當。最好不要又出錢又出力,這樣再大的家業也經不起幾下折騰。生活中很多朋友之間就是又要面子又要裡子,胸脯拍的嘭嘭響,到做事的時候發現要花不少錢,要麼硬著頭皮去繼續,要麼就打退堂鼓,拖著不進行。這兩種做法都只會傷害到朋友間的友誼,很不可取的。

幫朋友的目的是能通過自己的渠道,讓朋友少花錢,或者少費精力,不是大包大攬,切記!

關於術:解讀《教父》中耐人尋味的細節(二)

第二個得到接見的叫安東尼·科波拉,父親是柯里昂年輕時的工作夥伴,他想開披薩店,缺錢,問教父借500美元。唐從衣袋摸出一卷鈔票,數量不夠,他做了個鬼臉,對湯姆·黑根說“借我100塊,星期一我去了銀行還你”央求者再三聲明,400就夠了。唐·柯里昂拍拍他肩膀,抱歉地說:“婚禮開銷太大,搞得我有點缺現金”接過黑根遞過來的錢,和他的那捲鈔票一起塞給央求者。

文中所描述的場景,我們職場和生意場上經常可以用上。原文也實實在在的解釋了這樣做的原因,必須用自己風格表現慷慨。要讓對方受寵若驚,雖然不熟,不能表現太親密,但是通過一些手段使你心裡充滿感激。

我們做生意經常遇到大額數目需要刷卡,我認識一個老闆。每次當面定了貨品以後,直接就留一張銀行卡在賣家手上,並且把密碼都寫給他。然後告訴賣家,發完多少錢的貨,告訴我一聲,然後刷卡就好了。這種風格讓別人對他好感大增,這樣無條件的信任,真的令人受寵若驚

事實上,像這種的銀行卡,他有很多,訂了多少錢的貨,他就往相應的銀行卡里打同樣的數目。雖然這種手段,做生意的都心知肚明,但是表現出來的感覺就是不一樣,令人很舒服。

關於術:解讀《教父》中耐人尋味的細節(二)

這裡解釋文中的那個問題,為什麼要把邦塞納拉放在接見名單中的最後一個。

首先,這個殯儀館老闆很不屑和教父柯里昂打交道,哪怕對方的妻子是自己女兒的教母。這在其他人看來,兩家關係必定很親密的。而事實上,邦塞納拉卻是刻意疏遠這位黑道大佬,避之不及。他此次過來找教父幫忙,與其說求助,不如說是在尋求交易。

第二,事情的原由,柯里昂本人心裡有數,也顯然明白對方的來意。對於這個從不把自己放在心裡的人,他雖然很厭惡,但是本著與人為善的原則,他還是想著能多一個朋友。那麼就必須讓這次談話是建立在求助而不是交易的基礎上。所以,這對他來說也是個小麻煩,不想交談過程中對方產生情緒波動而影響其他求助者。

第三,把殯儀館老闆放在最後,冷落一下,體現出自己的態度,你願意等就等,不願意等,可以打消求助念頭,自己好好想想。

第四,可以在最後一輪談話中,言傳身教,把兒子叫進來學習自己的處事手段,如何通過溝通,令對方打消原本的念頭轉而臣服於自己的規則之下。

下一節,我們來具體分析教父柯里昂和邦塞納拉的溝通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