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可:渴望一個大浪淘沙的世界


賈可:渴望一個大浪淘沙的世界


賈可:渴望一個大浪淘沙的世界

這才是真正的辦法,確實該向飲鴆止渴的時代告別了。

賈可:渴望一個大浪淘沙的世界

2019年1月,我有大概半個月的時間在美國。前半程主要是為了CES,後半程則是底特律車展。當時,國內汽車輿論的主旋律還主要是圍繞28年來車市產銷首次下降來展開,各種說法都有,普遍不樂觀。而我在域外,一點也不關心這種討論,或者說根本就不擔心車市是否進一步下滑,因為我認為整體車市的下滑是天經地義的。

當然,整體車市下滑可不能突然雪崩,突然雪崩會令國民經濟吃不消,畢竟這個產業關聯的上下游產業太多了,它的體量佔GDP的六分之一,拿姚景源的話說是,汽車產業就業鏈條是最長的,向上可以是企業家、科學家院士,向下延伸到擦車洗車的。

我的想法是,突然雪崩不會,但車市恐怕已經見頂了,不要再說中國千人汽車保有量只有140輛,與國際標準差距還是相當大,因為汽車共享實踐越來越豐富,它導致大多數人對於購買一款車的吸引力已經減少,通過手機叫來一輛網約車的行為越來越多,而更加理性地購買使用權交易(也就是實施里程出行)的做法也開始出現,真正想要買一款屬於自己汽車的人會日益減少。

這期《汽車商業評論》封面故事《不買車時代》全面剖析的就是消費者購買使用權交易的里程出行。從產權交易到使用權交易,我們要看清的是越來越多車企試圖真正轉型為出行服務商的底層邏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你千萬不要認為這不過是一種正常賣車業務之外的拾遺補缺,這是個方興未艾的事業。

面對不可避免的車市下滑,我們還是可以淡然處置。一來車市本身已經規模不小,或者說蛋糕已經足夠大,雖然有增量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但如果你身強體壯,從存量中搶得更多蛋糕也是天經地義,並沒有什麼好怕的。所以,對於那些準備充分以前瞻眼光看世界的企業來說,這還是個大好河山。

我不是狹隘地以為這樣的企業就一定是外國品牌,國際品牌也在分化,一些被淘汰並不稀奇,而中國自主車企自立自強,一些成長為能夠與國際大牌企業並肩的品牌也是正常。這次在美國我就看到了這樣的中國企業。

發佈全新品牌戰略一週年的紅旗以“旗境” 智能艙首次亮相拉斯維加斯的消費電子展,中國一汽徐留平董事長親自站臺。2018年,這個品牌史無前例地突破3萬輛銷量,劫後重生的紅旗給了人們更多可信的未來。拜騰則是二度來美,抓住CES舞臺不放鬆,顯示出這家有一汽投資的造車新勢力對於未來的信心。而去年8月它贊助圓石灘車展的舉動比它去年初首次參加CES更讓我對之讚賞。

廣汽乘用車還沒有參加過CES,但它卻是第五次參加北美車展,也就是眾所周知的底特律車展。迄今為止,沒有第二家中國車企連續五次參加同一個國際車展,廣汽傳祺做到了。去年3月塔塔汽車為了紀念連續20年參加日內瓦車展特意製作了LOGO。我從前些年在那裡看到只能被恥笑的塔塔汽車到去年看到它展示像模像樣的產品,覺悟到的是一種堅持向上的力量。

此次美國之行的後半程,我跟著參加北美車展的廣汽乘用車訪問了其在洛杉磯的前瞻設計中心和硅谷的自動駕駛電動化等相關技術的研發中心,並參加了它在底特律研發中心的開業儀式。為了成為世界汽車的一個重要角色,後來居上的廣汽沒有把眼光侷限在中國,而是堅定地走國際化道路,打進北美市場已經是其堅定的方向,雖然國際局勢的變化讓這一進程或有拖延。

當然,努力著也並非只有我們中國企業。這一次CES,我參加奧迪展示沉浸式車載娛樂系統的一個記者體驗項目。活動是在清晨5點半舉行,奧迪說這恐怕是2019CES最早的活動,我想說,這是我史上參加過的舉辦時間最早的車企活動。工作人員明顯一夜未眠,作為外來者的奧迪在美國也足夠拼命。

今年的底特律車展雖然諸多歐洲大牌缺席,但是大眾汽車集團一把手迪斯沒有缺席。來自亞洲的日系、韓系車企也依然如約而至,這裡是他們成功打進並紮根的市場,他們依然兢兢業業地經營。特別值得稱道的是最為成功的豐田,它的領導人豐田章男不忘初心,沒有嫌底特律車展不夠檔次。

2020年開始,底特律車展將會更改日期到溫暖的6月舉行,一方面這是為了避開與其搶風頭的CES,另外一方面也不得不說這是它順勢而為的變革之舉。底特律城市並沒有因為破產而徹底衰敗,相反最近兩年已有復甦跡象,通用和福特雖然大裁員但同時也是在大力招募汽車四化的新人才,整個大底特律地區湧動著激進改革的春風。

這個世界屬於不斷變革堅持不懈的人。此次北美之行,我在洛杉磯還見到了正在從南極跑到北極的“李白跑地球”成員白斌和李鎮宇。他們自去年2月底離開北極開始長征,我就再也沒有見過,只有在微信朋友圈裡看到他們在默默地艱難困苦地不斷向前。看到他們,我看到的是中國的希望。

中國的希望還在於1月29日國家十部門剛推出穩定汽車消費的六條具體措施,第二天,《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就在國務院常務會上獲得通過。這一次,中國政府不再想“含金量”高的辦法,而是立足於將引導汽車的產業轉型升級和滿足居民消費升級需要更好地結合起來。這才是真正的辦法,確實該向飲鴆止渴的時代告別了。

所以,我們根本不用擔心車市整體下滑,大浪淘沙的時代總是要開始,那就不如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這樣的一個強者競爭的市場經濟圖景才是我們所樂見的。而要做到這些,除了智慧更需要勇氣。你說,對吧?2019年5月10日和11日舉行的第十一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我們確定的主題就是“勇氣”。歡迎讀者諸君前來分享或者捧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