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團和氣中老死不相往來

在一團和氣中老死不相往來

關於畢贛的新電影《地球的最後一日》再次出現口碑分裂的結局。有人深夜髮圈說:我很喜歡畢贛的這部電影!2018的最後三小時,過得很美。

有人凌晨三點給推薦電影的人發微信說:你吹過的那個叫畢贛的導演,就是他媽個大傻逼!

哈哈哈哈……我幹過一樣的事兒,所以特別理解推薦電影的那個人。此時他心裡一定有一萬頭草泥馬奔馳而過——你憑什麼凌晨三點吵醒我?就算畢贛是個十足的傻逼,我也沒藥啊!

有時你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生活就陷入到這樣的無聊分歧當中。你懶得解釋,因為人家也懶得聽。彼此心裡都有個小人在向對方吐口水,罵罵咧咧,臉上倒都是一副三月桃花的樣子。這情景就像零下十度的北京,路上倆剮蹭的司機互相加了微信趕緊回到車裡,開著暖風和語音互相對罵。

理解是個奢侈品,現在人與人之間互相理解的普遍水平,也就零下十度,骨子裡都是我們在一團和氣中老死不相往來。

有天在咖啡店喝咖啡。隔壁桌有倆創業的合夥人在“做夢”——倆人點了一杯咖啡,在那談了倆小時幾億的生意。我很辛苦的在旁邊忍著笑,真的不是覺得他們做的夢有多“白日”,而是好奇他倆是咋湊一塊兒的——120分鐘裡,他們就沒有一分鐘在一個頻道里說話。

甲說:我覺得,我們課件的營銷方案就是讓買了我們課件的人再替我們去賣給新的學員,一個課件199元,一級學員能有40塊抽成,二級學員有20塊抽成,三級學員有10塊抽成……這樣,我們不用一年時間,學員過百萬根本不是問題。

乙說:我一點也不擔心營銷。我覺得,我們主要還是要把課件打磨好,課件需要找業內最著名的人來講,而且我們還要在課件裡設計爆點,要實用……

甲說:我根本不擔心課件的質量問題,我對你是有信心的。

乙說:我也不擔心你的營銷能力……

吧啦吧啦……就這麼幾句車軲轆話翻來覆去說了倆小時。我心說:你們都不擔心啥啊?說那麼好聽“我不擔心營銷”、“我不擔心課件”,說白了是不是“我不關心營銷”、“我不關心課件”?你們彼此這麼不想去理解對方,怎麼合起夥來騙下線啊?

想想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就是很難,都是嘴裡說著理解的話,卻幹著互相拆臺的事兒。

記得好像是2008年時,香港特別行政區有個熱詞叫做“你有壓力,我有壓力”。說的是一個小巴司機,看到兩個乘客在車上因為雞毛蒜皮的大打出手,他出來勸他們,說出了這麼一句話,然後兩個乘客就此罷兵,彼此諒解,於是這句話就紅了。

現在再看這個熱詞,其實還蠻觸動的。當每天的忙忙碌碌看上去都是庸庸碌碌時,人是會焦躁的,而在焦躁中的人是容易失智的,失智之後便是不可理喻的暴走,最後看上去就是道德淪喪,但可能背後只是“你有壓力,我有壓力”。

前幾天看到新聞說,好幾個地方都出現公交車上有人搶司機方向盤;然後有看到一堆關於高鐵霸座的新聞;上週看到有個女的在商場化妝品櫃檯砸東西的新聞……

評論區自然會是一面倒的道德譴責,而且好消息是這樣的人現在都要被行政拘留了。但就像電影《搜索》裡,高圓圓因為得知自己得了癌症而沒有給老人讓座而成為人肉目標一樣,每當遇到這樣的事情時,人們都會條件反射地開始譴責,卻懶得多花一分鐘去思考和理解。

開車聽廣播時主持人正好說到砸化妝品櫃檯的事兒。他說:我們是不是要去理解一下,沒準這個女的確實有什麼難言之隱呢?

我並不認同這種理解。理解不是用來原諒不道德的藉口。但我們要去理解,這世界可能存在另外一種可能。現象之下,可能還有真相,只有瞭解真相,才能理解現象。

我們總是囿於自身的侷限而很難去做到理解。之前看到一個段子:

一位老人騎三輪車把一輛奔馳車刮掉了一塊漆,奔馳車主下來看看後沉默了會兒,為了不讓老人愧疚說:“你賠30塊錢得了”。老人也沉默了會兒說:“小夥子,30塊錢能買一桶油漆,夠噴你一個車了,你可不能訛人啊!”

瞧!理解的結果大多就是這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