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风第一旅”——蛰伏深山,撑起大国脊梁!

“中国东风第一旅”——蛰伏深山,撑起大国脊梁!

写在前面

初春时节,南国深山乍暖还寒。在祖国大江南北的崇山峻岭中,火箭军一支支导弹劲旅枕戈砺剑,时刻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备战状态,守卫神州大地、守护人民幸福。

伴随着备战打仗的铿锵号角,让我们走进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第一旅”,共同感受火箭军官兵铸就大国重器的铁血豪气和家国情怀。

“中国东风第一旅”官兵

蛰伏深山,撑起大国脊梁

“中国东风第一旅”——蛰伏深山,撑起大国脊梁!

铁肩担当(冯根锁 摄)

这是一支沉默之旅,沉默之中孕育万钧雷霆。

春节刚过,入伍不久的新战士便走进这个洲际战略导弹旅旅史馆,在这里接受精神洗礼。

“活着拼命干死了也合算,埋在山头上顶起原子弹为党为人民再苦心也甜……”大学生士兵秦宇菲第一次在旅史馆里看到这首“打油诗”时禁不住泪流满面。如今,她当上了解说员,第一代“东风人”扎根戈壁,用榆树皮、骆驼草充饥,挺起脊梁打出“争气弹”的历史,在她心底烙下深刻印记:忠诚!

旅长王锡民曾走进中央电视台《开讲了》栏目讲述“东风人”的故事,被网友称作“东风快递一哥”。王锡民说,自己只是跟着前辈的脚步,传承他们的精神。

上任之初,王锡民专门来到旅史馆,向第一任旅长董春儒“报到”。当年,董春儒带领部队转战12万公里,成功发射4枚导弹。导弹相继腾空,他的身体却每况愈下。弥留之际,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再看一次导弹发射。当他看到部队送来的发射录像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用孱弱的声音对老伴说:“我死后,就把我埋在离导弹阵地最近的地方吧……”

岁月峥嵘,忠诚无悔。“中国东风第一旅”是战略导弹部队的一粒种子,从“第一营”“第一团”到“第一旅”,历经6次移防、4次转隶、多次换装,每次都是闻令而动、人走家搬,党指到哪里,他们就把根扎在哪里。

旅政委张伟说,红色基因,代代传承,全旅官兵都清楚,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连着军队动向,连着国家战略,再苦再累都值得。

旅里有名退休的老兵赵平普,当年他与妻子王松华走进山沟,建起了战略导弹部队第一个夫妻哨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近百公里的巡山线路,构成了他们每天的生活轨迹,默默无闻守护着导弹阵地的通信安全,这一守就是25年。哨所年年被评为“红旗哨所”,赵平普荣立了一等功。退休那天,旅领导问他们还有什么要求,赵平普望了望哨所的方向,深情地说:

“如果需要,我愿再守大山30年!”

中国无战事,军人有牺牲。为了守护大国重器,担负阵地值班值勤的官兵长年坚守阵地。见不到阳光,他们就用水彩笔画一个红彤彤的太阳,每天清晨准时“升”起在战斗岗位。一位前去采访的记者备受感动:“我第一次知道,太阳还能在地下岩层升起,在战士心中升起,因为他们心里洒满信念的阳光。”

“别看我沉默不语,吼一声威震雷霆。”采访中,王锡民说,我们既要打好忠诚的底色,更要锤炼亮剑的本领。

“中国东风第一旅”——蛰伏深山,撑起大国脊梁!

子夜练兵(宋 波 摄)

那年发射在即,突然狂风骤起、大雨滂沱,对于洲际导弹发射来说难关重重,上级首长颇为担心。现场指挥员沉着指挥,发射号手精细操作,不仅突破多个训练禁区成功亮剑,还一次刷新5项纪录。

忠诚铸剑,矢志不渝。他们就是神秘的洲际战略导弹部队里的神奇官兵,他们远离光环,却护卫万里天疆;蛰伏深山,却撑起大国脊梁;他们英雄无名,声威却震天撼地。

“中国东风第一旅”——蛰伏深山,撑起大国脊梁!

主管 | 火箭军政治工作部

主办 | 宣传文化中心

刊期 | 第 10 期

监制:毛勋正

主编:王 涛

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010-6633866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