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课在行动——高血压的高危因素

北京东单九号院,是著名的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所在地。百年来,从这里毕业的莘莘学子,已成为中国医学界的脊梁。现在,他们又汇集在这里,为每一位中国老百姓,用平实简单的语言,做负责任的医学科普。

高血压是目前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我们身边几乎每4个人中就有一位高血压患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有年轻人问:

父母都有高血压,

我特别担心,

我会不会也得高血压呢?

特高课在行动——高血压的高危因素

哪些人容易得高血压呢?

高血压的发病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流行病学数据发现,在人群中,随着危险因素的数目和严重程度增加,血压水平呈现升高的趋势,患高血压的可能性也会增大。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呢?

主要包括年龄、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多种不良生活方式

年龄因素就不多说了,来说说遗传因素,多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大约30%的人血压升高是与遗传因素有关的。与遗传因素相关的高血压要分为两大类:

一大类是单基因遗传的高血压,是由于某些特定基因的罕见突变引起高血压发病,具有青少年,甚至儿童期就出现高血压,器官损害更严重等特点;但这类单基因遗传的高血压在全部高血压患者中比较罕见。

另一类高血压有关的遗传因素,是指基于基因多态性

的遗传因素。基因多态性是指基因在一些非关键位置的不同,就好像每个人都是两个眼睛一张嘴巴,但每个人的长相都不完全一样。

基于基因多态性的遗传因素所导致的高血压,并不是遗传了某个基因突变而患高血压,而是一种患高血压的倾向性。父母一方或双方有高血压的个体中,高血压发病率大约是平均水平的2倍。

年龄和遗传因素都是我们无法选择,也无法改变的。但还有一些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是我们可以去修正的,那就是不良的生活方式,与高血压相关的有以下几点。

与高血压有关的生活方式

饮食

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人群最重要的高血压危险因素。临床研究的数据显示,每日摄入钠量增加2.3g,相当于5.6g食盐,收缩压/舒张压中位数平均升高5-7/2-4mmHg。而中国居民的膳食调查发现,2012年我国成人居民的平均盐摄入量是10.5g,超过WHO推荐的5.6g近1倍

由于前面讲到的基因多态性的不同,高血压还可以分为盐敏感性非盐敏感性。盐敏感性高血压就是说血压的高低对盐摄入量的多少非常敏感。而中国人的基因决定盐敏感性高血压所占大多数,这就意味着,高钠的饮食习惯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钾在膳食中主要来源于新鲜的水果蔬菜。如果饮食中的钾摄入量低,患高血压以及中风,慢性肾脏病的可能性就会增加。除了钾摄入量,膳食中的钠-钾比值也会影响血压。摄入的钠-钾比值越高,就是说钠多钾少,血压升高的趋势越明显,并且预期因为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也会增加。

特高课在行动——高血压的高危因素

体重

通常,我们用体质指数(BMI)来描述超重和肥胖。

体质指数的计算是用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比如说一位178cm的男性,体重85kg;体质指数就是85(kg)/1.78(m)^2 = 26.8 (kg/m2)。

按照中国超重与肥胖诊疗指南的定义,中国人的适宜BMI是18.5-23.9,BMI 24-27.9定义为超重,BMI 28以上就定义为肥胖。那么刚才我们举例的这位男士BMI是26.8,就是一位超重的男士。从人群的角度来说,随着BMI增加,超重者和肥胖者的高血压患高血压的可能性,分别是体重正常者的1.16-1.28倍。

肯定有人会说,虽然都是85kg,大腹便便的中年油腻男和六块腹肌的健身教练,那看起来肯定是不一样啊。的确是这样,BMI虽然可以衡量体重是否合适,但没办法区分是肌肉还是脂肪。而内脏型肥胖,或者叫腹型肥胖,也就是内脏周围大量囤积脂肪形成的肥胖,与高血压以及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更为密切

。所以在BMI的基础上,医生也会用腰围以及腰臀比来衡量是否存在腹型肥胖。

特高课在行动——高血压的高危因素

饮酒

研究发现,如果每日饮酒男性超过乙醇量40g(相当于53°白酒90mL),女性超过乙醇量20g,高血压的发病率是不饮酒者的1.5-2倍。随着饮酒量增加,患高血压的可能性会更高。而限制饮酒量会使收缩压和舒张压都能够显著下降。

不能过量饮酒,那是不是真的“小酌怡情”呢?尤其是现在还有很多人笃信“喝红酒有利于心脏健康”的说法。曾经有研究认为,少量或适量饮酒可能有利于心血管健康,但既往关于饮酒的研究大多数是在持续饮酒者和戒酒者之间比较,而能够做到永久戒酒的人群,必定包括一些因为身体状况不佳而不得不戒酒的人群,与从不饮酒的健康人群有很大不同,因此并

不能充分证明少量饮酒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最近几年,一项来自五大洲12个国家11万参与者参加的前瞻性队列研究(PURE研究)证实,尽管少量饮酒可以使患心脏病的可能性轻度降低,但是会增加患某些癌症的风险。总体计算下来,即使是少量饮酒,不仅不会增加参与者的健康净获益,还会使酒精相关癌症的风险增加51%。因此,并没有安全饮酒量的界限,饮酒与吸烟一样,都是不值得提倡的生活方式。

特高课在行动——高血压的高危因素

运动

大多数研究都发现,长期的有氧运动方案对血压有益,而有些研究认为阻抗训练,就是通常说的“举铁”等肌肉训练也能够降低血压。然而,一些个体在运动时血压会过度升高,这则可能是发生高血压的先兆。

特高课在行动——高血压的高危因素

情绪

长期的精神紧张

包括焦虑,担忧,心理压力紧张,愤怒,恐慌或者恐惧等等可激活交感神经而使血压升高。

而一些研究也认为,高血压在具有某些人格特质的人群中,比如经常持敌对态度的人群,总是有很强时间紧迫感或急躁易怒的人群中更常见。高血压在患抑郁症的人群中也更常见。

除了以上说的这些危险因素,糖尿病、血脂异常也可能与高血压发病风险增加有关。近年来,大气污染的影响也备受关注。

特高课在行动——高血压的高危因素

总体说来,在引起高血压发病的众多危险因素中,有很多都能够通过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而避免。坚持戒烟戒酒,健康饮食结构,适当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放松心情等健康生活方式,对于血压正常者,能够降低患高血压的可能性,对于高血压患者,有利于血压控制。在今后的文章中,我们还会继续详细介绍如何做到健康的生活方式。

特高课在行动——高血压的高危因素特高课在行动——高血压的高危因素

郭潇

医学博士,2009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目前就职于卓正医疗,担任成人内科主诊医生和心内科专科医生。擅长慢性咳嗽,鼻炎,消化不良等成人常见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脏病,糖尿病等心血管慢性疾病的规范管理。

东单九号院

面向大众普及的医学资讯

来自东单三条九号的校友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

出品人:九号院健康理事会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欢迎转发给亲朋好友及朋友圈!

“东单九号院”只做科普,不做诊疗。如有疾病,请尽早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