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互聯公司開始裁人,互聯網行業要開始走下坡路了嗎?

互聯網職場是毫無安全感可言的,即便最頂尖的人才也不例外

18年前,微信之父張小龍已經是中國最頂尖的程序員+產品經理了,推出的Foxmail被ZDnet評為五星級的產品,在一個電腦加起來不到1000萬的中國市場擁有200萬的用戶

然而當時的張小龍對自己的職業就充滿了焦慮

那一年

他去面試了微軟,想去大公司鍍金

同時為出國作準備,想去國外當程序員

10年前,今日頭條的CEO同樣是國內最頂的程序員+產品經理,連續創辦多家公司,擔任多年CTO

然而由於08經濟危機帶來的不確定性,同樣讓他充滿了不安全感

於是,他辭掉了“飯否”CTO的崗位,離開王興去微軟做程序員,到大公司鍍金去了

2018年既沒有風口也沒有泡沫

直播問答受政策影響,還在萌芽狀態就結束了

共享經濟、區塊鏈要麼就是收割投資人,要麼就是收割普通韭菜的

VR、人工智能、大數據尚處於概念之中,技術和體驗根本不成熟

在線抓娃娃日活1萬都不到

……

流血上市

獨角獸紛紛赴美或赴港上市:愛奇藝、B站、小米、美團點評、拼多多、趣頭條、英語流利說……經濟下行,一級市場「錢荒」燒錢模式難以為繼,開始流血上市

小米、美團都一度深陷破發魔咒

優信上市當天就破發,市值從融資時32億美元估值,縮水至不到13億

人才飽和

以BAT三家為例,百度阿里的員工工號已突破18萬,騰訊員工的工號已經突破10萬,這批45萬具有BAT背景的互聯網從業者,只有1/3留在BAT,其它的都流入到了互聯網行業,另外還有不到5萬人的互聯網從業者,他們雖不具備BAT的履歷,但是由於本身的天賦跟運氣及努力,在互聯網行業也是混的遊刃有餘,他們有的是初創公司的中高層,有的是微博知乎大V,有的是TOP公眾號的運營者,有的是互聯網各領域的大拿,這樣一個不到50萬人群,基本可以滿足互聯網對於人才的需求了

公司沒有錢,加上人才供不應求裁員和縮招不就再正常不過了麼

同時由於貿易戰關稅,人民幣匯率,錢荒,物價,房價,以及用工成本的影響

逐漸衝擊著各個行業,傳統行業利潤壓縮,意味著進入到互聯網行業的錢變少,P2P的暴雷導致融資艱難,對於相對小的互聯網而言,為了生存下去,裁員是避免不了的

19年1月份開始,社保費用將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意味著所有的公司都無法避稅,在薪資不變的情況下,用工成本直接增加20%,但是大部分公司的利潤都不一定有20%,所以只能通過精簡人員來降低成本,又是一輪裁員

前兩個月,拉勾網CEO離職,並被曝出裁員

拉勾網本可是專注於招聘平臺,按道理來講,互聯網離職人員多,求職需求增加,產品的用戶也增加,為什麼還要裁員?因為拉勾網是向企業收費的,企業招聘需求降低,預算壓縮,這個就直接影響了招聘網站的收入

整個行業的崗位銳減95%

在金三銀四期間,我每天都在爬取拉勾的崗位數據,發現,其中B輪以上的互聯網公司招聘的有效的運營崗僅有2299個

通常B輪公司估計大概在5億人民幣以上,公司相對穩定,崗位發展潛力大,薪資也不錯

但是在2017年,這個數據是30000崗位,2016年的時候是60000崗位

2019年互聯公司開始裁人,互聯網行業要開始走下坡路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