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之后无中华”,这说的有道理吗?

晓晓说史


如果这个判断是对的话,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就出现断层,但实际上却不是,不能否认,中国历史上曾经的出现过几次游牧民族取得政权的时期,但奇怪的是这些少数民族几乎没有在哲学,数学,化学,文学,历史,艺术,体育武术留下痕迹,他们几乎完整的继承了汉文化的全部,目前,很难完整的找到其中一个民族文化的痕迹,是他们忘记祖宗还是在强大的汉文化面前自愧呢,虽然有很多民族在抹黑中国,但他们也的确拿不出自己的文化,只是将汉文化戴上他们的外衣想法去欺骗世界.要说涯山之后无中国,也可能接下去会说中华文化盖亚洲,这择理解,不也是一种结论吗?


用户102172102


这是事实,只不过如今的中国人感情上很难接受。

古埃及不是今天的埃及,古印度不是今天的印度,古巴比伦不是今天伊拉克…元明清的中国不是汉晋隋唐宋,真的不是。

这个问题本来不应该在头条议论,低级臭喷子太多。但总要有人陈述真相,即便死水微澜…

一、中华文化自炎黄至唐宋一脉相承,四千年以上,真的未曾中断,而且在两宋达到极致,至今无法超越。两宋定格于崖山之前,成为中华文化的标志;

二、长江以北的中华文化在南宋之前即已遭难,宋末四川屠灭,江南扫荡,其后90年汉人不识字也无基本生命保障,纯正的汉语消失,文化传承中断;

三、朱元璋它们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本想恢复一个南宋,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哪还有什么宋,山寨都算不上,整个四不像。明朝之恶毒不亚于蒙元,其土气只比满清稍胜一筹。大家如今耳熟能详的“明式家具”,不过也是宋式家具的山寨版;

政治我们不懂,下面谈一点懂的:

一、语言,崖山之后大变,后人再难理解古汉语的深邃与美感;

二、瓷器水平和审美彻底改变;

三、绘画、漆器、服装、家居审美大变,彻底失去宋代品格;

四、社会宽容度大变,宋朝的开明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五、崖山之后科技、经济、医学、金融再难超越之前;

六、最后说说中医

当今的中医都是崖山之后的中医。

古中医的绝妙是文字无法完全表述的。虽然医书一直在那里(虽然医书也屡被篡改),但古中医传承关键环节是在心传口授,弟子的天赋加上老师的点拨,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一箱书。崖山之后,传承中断,只有极少的医术在没有文化的粗陋民间残存,这些残存其实算不上是唐宋的中医,只是一点点手艺,这便是今天民间和官方中医的来源。

明朝的所谓中医,肯定不是崖山之前完整的古中医。但今天的中医,基本上传承于明(清),与古中医大相径庭。人们以为今天流行的这些中医就代表中医,其实不是。这一切,都在崖山之后已彻底改变了……

所以

政治上可以说,埃及之后还是埃及,印度之后还是印度,甚至,崖山之后还是中华,

但是,血缘上的中华、文化上的中华、乃至价值观上的中华,已消失于崖山……



如今,艳俗的清宫瓷器能卖上亿元,宋代瓷器上百万都难,今人哪识宋啊!



这样的审美,只有日本还有。(喷子一律拉黑!)


中医自然疗法


崖山之后无中华,这本身就是一句没有道理的话。

这句话之后,往往还跟随着一句“明亡之后无华夏”。

很多人说,这两句话是日本人说的。其实,就这两句话而言,无论它是不是日本人说的,都是无关紧要的。从字面意思来说,崖山之后无中国,意思就是随着宋朝被元朝攻灭,中国治统和道统通通丧失殆尽,国民通通成了亡国奴,中国彻底走向黑暗和灭亡。 事实上,是这样的吗?

众所周知,宋朝灭亡后,元朝接过宋朝的治统,继续统治中国,最后还延续了接近一百年。在这一个世纪里,中国对外交流并没有停止,贸易更加繁荣,泉州港成为中外交流的枢纽站。

中国内地,蒙古人虽然是统治民族,但是汉人并没有被消灭,朝廷里面汉人官僚依然存在,忽必烈征伐安南,攻打日本,所用的军队里面汉人的数量不比蒙古人少。

在文化领域,元朝的国号由来大家都知道,是取自《易经》,元朝依然行中国制度,以中书省统治天下,儒家道统和佛教番僧皆对元朝皇帝产生重大影响。

马可波罗在此时来到中国,情不自禁的赞叹,中国是一个繁荣伟大的国家。如果真如一些愤青所言,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中国文化泯灭,世道混乱,马可波罗笔下还会羡慕中国的文明吗?

实事求是的说,元朝只是汉人的低潮时期,但却不是中国的黑暗时期






昊正说历史


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今天我们来看这句话感觉是危言耸听,但是你看问题要回到历史的角度,假如你回到明末或者宋末,我觉得这句话就没错。

为什么没错,崖山一战南宋最后一支军队十多万人几乎全部阵亡,所谓的阵亡我觉得不一定都是战死,而是这些有理想有抱负的人看到理想破灭,觉得已经没有活下去的意义了,所以很多人是主动投海自尽的,所以历史上才有这一战之后海上全部是尸体。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明末,比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广东道滘…这样的例子太多,比如扬州和嘉定为什么最后换来屠杀,那就是全城军民誓死不降,老幼妇孺同仇敌忾,所以才惹怒了征服者。这样的例子在明末太多了,假如你去翻开明末的历史,每一页纸你都能痛哭一场,确实是太伤感了,我们的华夏的最后一群有骨气的人太可爱了,也太可敬了,他们只是不想低头活着,所以选择不要头了…

所以我觉得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这句话何错之有?因为我们民族最有骨气最可爱的那一群人已经在抵抗中死去,或者是因为看不到希望而自己了却了自己


此岸情彼岸花180269099


“崖山之后无中华”是日本人侮辱和打击中国文化的伎俩。还有中国人不团结,中国人没有时间观念,中国人做事马马虎虎……,类似邪恶观点都源于日本对中国人自信心的打击!

在20世纪初期最希望清朝灭亡的国家是日本。清朝与美国签订了伯利恒协议,全面倒向美国,还有,德国。美国将负责全面培训清朝海军,贷款给清朝改进船坞,引进冶金、化工、机械、造船、火炮等等技术。同时清朝第一期向美国订购最新型10门双联装305毫米/45倍口径主炮的特拉华改进型战列舰。同时,制定了7年发展计划,订购8艘无畏级战列舰,20艘巡洋舰为核心的海军舰队。陆军第一期建设计划36镇陆军,以此发展到1920年以后,日本国势就会被压制住。

很快日本情报部门和黑龙会就开始培养反清势力,制造和散布各种反清言论(绝大部分反清书籍和理论,都是日本人编写的,比如很多人喜欢的那句“崖山之后无中华”,就是日本人编造出来的词句。元清非中国论,也是日本人搞出来的。),将民族主义思想引入国内..........如果稍微研究一下,就会发现日本黑龙会在清朝灭亡的过程当中,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内田良平,宫崎寅藏,北一辉,头山满,高野长雄......都是其中的关键人物。

我们要正本清源,破乱反正,对此要有正确的认知,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中国 做了很多个世纪的全球老大,美日才不到一个世纪。相信我们国人的智慧,中国的复兴只是时间问题,我们会把日本人制造的关于中国的谣言迟早会还给他们的!


fisher7


“崖山以后无中华,明末以后无华夏”是最没有道理的一句话。按照这种论调宋灭以后中华文化彻底断裂了,何以存在5000年以来传承不断的中华文明?如果按3600多年的文明的说法更应该减掉600年,只剩有3000年了。而且我们现在是活在“非中华文明”里了。合理吗?!

“明末以后无华夏”这句话也是极不合理,明末以后华夏文化结束了吗?是自己全盘否定自己的说法。

说这种话的人对什么是“中华文化”和“华夏文明”持有十分模糊的观念,或者说是抱有非常狭隘、自闭的观念。说白了就是认为中华文化就是纯粹汉民族统治时期才算中华文化的概念。而无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之中,社会政治管理体制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视元代统治者也传承了宋代管理体制、清代统治者也传承了明代管理体制这样一个事实。顽固抱有“崖山以后无中华”观念的人,不明白秦代以后的汉族人血统已经不是纯粹周代姬姓人后代,已经融入了许多其它姓氏和其它民族的血统及其遗传基因了这样一个铁的事实。

文化不是以什么民族当这个国家的统治者来划分的,而是以什么精神什么样的价值观作为共识来划分的。抱有严重的“崖山以后无中华”观念的人,只适合于去首阳山采树叶和蘑菇吃去了。

文化的兼容性和包容性是文化自我发展的能力,是文化吸取多种营养成分途径。如果一听到美国就认为他们的历史文化简短没有厚重的传统根源,而看不到美国文化的兼收并纳的精神就是非常片面的文化观点,是你所缺乏的。美国因兼容并纳而能够强大起来称王称霸也是事实吧?你文化上闭关自守、封闭自己,导致清末民初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任人宰割,也是中国人经历过的事实吧?到了今天还以“崖山以后无中华”来自我陶醉自娱自乐不感到可笑吗?别人不分民族不分国家凡是优秀文化,唯我所用地吸纳人才;而你抱着“崖山以后无中华”观念,连自己国土里的不同民族文化都不愿意接受,不显得过于自闭,犯有自闭症了吗?


海云青


有起错名字的没有叫错外号的,崖山之后无中国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宋朝经济发达,文化昌盛,虽然社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在以民为本方面在历朝历代都是排在前列,崖山之后蒙元时代,有气节敢反抗的人都被杀光了,投降的北方汉人是四等人,反抗的南方汉人是五等人,这些人的民族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缺失的,到了明朝,从上层的统治阶级到下层黎民百姓都有很大缺陷,户籍固化,朱程理学这些理论都有严重的不足,到了明末清初,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杀戮,严格意义上汉人的气节几乎已经丧失殆尽,有独立思想独立意识的人几乎没有,奴才文化,马屁文化大行其道,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现在,脑袋的辫子剪掉了心里的辫子还在,皇帝没有了,到处都是土皇帝,这种现象绝对不是我煌煌大汉具有的天生的民族性格,仁义礼智信,高傲自信大气智慧等才是我大汉民族的真正优秀传承,从这个意义上讲,崖山之后一直到现在的中国不是真正的中国,起码没有达到像宋朝巅峰时期那样,经济,社会,文化都极度发展,民众的辛福体验到了很高水平的时期。


LA灯


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明末清初,有个文人叫钱谦益,他写了一首诗,诗名《后秋兴之十三》,其中有这么一句诗: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

日本人就据此炮制出“崖山之后无中华,明亡之后无中国”的口号,钱谦益是个没有气节的文人,日本人说话的可信度更是值得怀疑,所以“崖山之后无中华”的可信度可想而知。

当然,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也有一定依据,比如蒙古大军在北方的屠城,加上饥饿、瘟疫,死于这些的汉人数量触目惊心;再有,蒙古人统治下,汉人地位低下。

因为这些,很多西方人甚至是国内的一些网友,就认为元朝不属于中国。

对于这样一种观点,笔者是不认同的。

元朝血腥不假,即便政权再如何不好,终究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蒙古人横扫欧亚大陆时,一开始是叫大蒙帝国,后来忽必烈即位后,就依据汉族文献《易经》改国号为“大元”。

在《元典章》中的《建国号诏》,忽必烈还明确宣布了自己和“大元”是继承了三皇五帝、秦汉隋唐的历代中国帝王正统。

即便元朝的建立是外族入侵,但它确确实实是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来的,而且,自成吉思汗开始,蒙古政权就慢慢接受了中原文化,并最终融入了汉族文明。


有人喜欢拿元朝的建立跟日本的侵华战争对比,不过这完全是两码事,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当然,日本人对“崖山之后无中华”这句话可是极为认可,据说,南宋灭亡的消息传到日本后,日本“举国茹素”来哀悼大宋的灭亡,忽必烈因日本此举,且倭主不来朝贡,曾两次派兵攻打日本。

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只是汉族人口比较多,如果不承认蒙古人建立起来的元朝,那么其他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难道也不属于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金兔历史


        某种意义上是有一定道理的,支持这一轮据的人会说宋朝覆亡,厓山海战中国整个精英阶层全部殉国,一脉相承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由此产生断层,其影响深远延续至今。宋朝虽然在对外战争上一直很废柴,但是宋朝在经济、文化、科技、农业、工商业、手工业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其成就超过了之前的隋唐和之后的明清,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抑制工商业的朝代。所以支持派认为崖山海战直接让中国文化全面灭亡。这种理解是片面的,首先文化传承一方面靠圣人之言,但是文化典籍对文化传承起到最重要的作用,精英阶层的殉国对文化传承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不然秦始皇“焚书坑儒”为什么会被后世那么批判,因为大量的圣贤典籍被毁掉了,找不回来了。

      反对派会认为 一部五千年中国史就是各民族交流、摩擦、争斗与融合的历史。四周的少数民族接受了中原王朝的先进文化,融入到汉民族之中。汉族在同化少数民族的同时,也为自身注入了新鲜活力,丰富发展了本民族的文明。是我们各民族的祖先共同缔造、延续、发展了中华文明,就5000年的历史长河来看待这个问题过于片面,在华夏大地的5000的历史本来就是战争融合。分久必合,合就必分的天下大势。

       个人认为文化的传承最主要的是经典文化典籍的传承。一部红楼梦,多少红学家,曹雪芹虽然不在了,但是在大观园里的人和事一直对影响着后世,红楼梦反映的是旧社会的事情,折射出一些道理,影响现代的一群人,形成了一种学科,叫红学,对社会的影响不大,但折射的道理是方方面面的,给现在的社会思想是根深蒂固的。还比如金瓶梅,康熙字典,四库全书,四书五经等等。虽然编书的人不在了,但是他们的精神留在了典籍里面。所以崖山之后无华夏是片面的。

但是宋朝对我们后世的启示是很大的,强大的经济基础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习近平总书记现在强军的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辞话Love


“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满清之后无汉族”全句是“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满清之后无汉族,文革之后无信仰,改革之后无道德”。


“崖山之后无中国”,这就是日本所说的。现在是时候说这正是日本开始努力奋斗的时候。当然,日本人不承认中原地区由蒙古人、满人主导的。因此,拒绝承认他们是中原的正统派。满族不是正统的,谁是正统的?这就是日本人所说的再无中国,日本人才是正统的。 “明亡之后无华夏”也是这样的情况,日本人对自我正统地位的呼号。本这也是日本推出大陆战略的理论基础之一。


我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能把这句话当真。事实上,日本人在自己的定位上一直更加功利和现实。例如,在明治维新后的中原地区,日本人意识到欧洲很强大,他们并不在意。日本人转而开始宣扬脱亚入欧。在日本完成大国的转型之后,它又转向了亚洲。

中国是中国,因为我们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原因在于其强大的生命力。我们是知道中华文明的根源。我们说满族是野蛮人的入侵,一方面又认同清朝时中华历史。尽管满族人不断地伤害中华文明,但他们也在努力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